APP下载

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

2015-10-13吕顺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开展中学

吕顺明

【摘 要】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武术教学在我国中学开展并不普遍,现状并不乐观。武术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功效。可见,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具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还是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志品质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意义

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防身自卫的功效。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武术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国术”一词不再使用。而“武术”一词的定义几经修订,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被赋予更恰切的涵义。

1961年出版的体育院校《武术》本科讲义,首次将武术界定为:“武术是由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组成的民族体育形式……”仅强调了套路的锻炼价值,对武术的技击属性未曾提及。

1978年出版的体育院校教材《武术》中,武术概念是:“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识、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988年举行了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将武术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此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武术有哪些性质,具有什么特征,包含什么内容,有何种形式,以及归属等问题,也反映出人们对武术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武术整体理解的加深。同时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也表述了武术的民族特点,并被1991年出版的《武术》采用。

2005年出版的《武术》中武术概念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09年7月,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和学者,对武术做了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增加了文化内涵,这是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召开的武术定义专门的研讨会,是最具权威性的最新界定。

以上概念揭示了武术的内涵,其中2009年7月,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和学者对武术概念的表述更为全面,它既阐述了武术的练习形式如套路、功法、搏斗,又明确了武术的文化内涵。

二、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的意义

1.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东方人利用本身特有的智慧,从战争搏杀与徒手搏斗中逐步提炼出来的,经过上千年的历练与发展,形成的一种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对武术的学习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武术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武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2.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是继承与发展中华武术的需要

武术虽然以套路运动为主,但大多数动作是从格斗中提炼出来的,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具有明显的攻防技击性。因此,武术运动不仅具有其他体育项目增强体质的功能,还可以通过武术锻炼培养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并且能够掌握一些防身自卫的方法。中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在中学进行武术教学,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教育有促进作用,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项运动项目,是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有机结合的统一。目前我国中学生人数过亿,在人数群体这么大的范围内开展武术教育,可以极大的推动武术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也是弘扬中华武术的一条重要途径。

3.开展武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以及意志品质的需要

武德,即武术道德。蔡仲林、周之华编写的《武术》中描述:“武德就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武德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武术,逐渐形成的正确修养,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武术习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武德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中学武术教学要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并且掌握武术技术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也得到提高,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武德品质。首先,在武术课堂中加强学生德育养成教育,借助武术教学中的教材特点和动作技术要领对学生适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德育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在其他体育教学课中安排一定的武德教材,使学生能在对武术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武德理论和修养方式。

总之,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特色文化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项体育项目,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道德准则和思想道德觉悟。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开展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论大学武术教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
武术套路技术教学实行“格斗文化”教学的思考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