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10-13石小棉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苏新沂221400

关键词:躯体心绞痛心肌梗死

石小棉(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苏 新沂 221400)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观察

石小棉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苏 新沂 221400)

目的 总结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本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后在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和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三方面以及SCL-90的各项指标评分值均大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调适心理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老年患者;恢复期;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心肌梗死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的缺氧、缺血造成的组织坏死,容易并发心律失常、心衰甚至休克等,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老年人因为年龄较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发病后有猝死的风险,即使在恢复期也可能复发。针对该情况,我院对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了全面的临床护理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9.5±3.8)岁;心源性休克20例,心力衰竭23例,心律失常47例,无并发症者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拒绝配合治疗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均给予全面的恢复期护理干预。

1.2 护理方法

①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湿度与温度适宜,密切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患者一旦出现乏力、呕吐、恶心、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需要尽快查心肌酶与心电图,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②心理护理。因为对于疾病复发、今后生活质量等的担心,患者在恢复期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起伏大,可能使疾病的康复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诉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有信心战胜疾病,积极调节心态。可以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鼓励室友间相互交流等[2]。

③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方案。少食多餐,尽量少进食过于油腻、高胆固醇、刺激性强的食物,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补充钾盐、维生素等,戒烟戒酒。

④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疾病特点等知识,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目的和作用,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锻炼方案。开展健康宣教,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嘱咐其按照医嘱服药,参与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疾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出院时(干预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其中生活质量使用SAQ进行测定,共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疾病认识程度(DP)、治疗满意程度(TS)、心绞痛发作情况(AS)、心绞痛稳定状态(AF)和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具体条目共19项。心理状况使用SCL-90进行评定,包括精神病性症状、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与其他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计数数据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AQ评分对比

经过分析和统计,干预前后患者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在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和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值均大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AQ评分对比(±s,分)

表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AQ评分对比(±s,分)

项目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P DP61.4±13.567.2±11.3<0.05 TS66.4±14.873.1±11.8<0.05 AS90.5±13.190.4±12.4>0.05 AF95.1±10.297.1±9.2>0.05 PL60±12.865.1±9.5<0.05

2.2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对比

经过分析和统计,干预后患者在精神病性症状、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与其他项目中的评分值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对比(±s,分)

表2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对比(±s,分)

项目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P精神病性症状1.90±0.341.63±0.24<0.05偏执1.79±0.441.51±0.35<0.05恐怖2.02±0.761.49±0.25<0.05敌对1.87±0.451.51±0.67<0.05焦虑2.35±0.731.69±0.47<0.05抑郁2.47±0.671.60±0.26<0.05人际关系敏感2.14±0.821.68±0.66<0.05强迫症状2.23±0.671.66±0.43<0.05躯体化2.19±0.701.31±0.35<0.05其他2.09±0.341.58±0.55<0.05总分153.31±21.33128.44±20.12<0.05

3 讨 论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差,体质相对虚弱,而且大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一旦患心肌梗死,不但治疗难度大,而且恢复时间长,如果没有足够重视其恢复期护理,导致患者出现较大情绪波动,很可能造成病情复发甚至猝死,所以在恢复期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全面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护理人员可以尝试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按摩、刮痧、中药熏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功能[3]。

本次研究中,干预后患者在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和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三方面以及SCL-90的各项指标评分值均大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调适心理健康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杜秋萍,黄婉滢.以人为本的系统化护理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3,(14):100-101.

[2] 曾碧媚,吴少群,张转转.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7): 1256+1260.

[3] 王姝丽,张 欣,王 莉.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21):1-2.

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valescence

SHI Xiao-mian
(Jiangsu Province Xinyi City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Xinyi 221400,China)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2.173.02

猜你喜欢

躯体心绞痛心肌梗死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心绞痛
现在干什么?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