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活瘀化痰汤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2015-10-13赵登科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内科河南开封475004
赵登科(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4)
理气活瘀化痰汤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赵登科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4)
目的 观察理气活瘀化痰汤在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中药干预组(下称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晚饭后服用,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理气活瘀化痰汤水煎服,两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两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疗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评定比较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肾功能异常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活瘀化痰汤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疗效可靠,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理气活瘀化痰汤;颈动脉斑块;观察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在颈部的表现。大量研究证明,颈动脉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斑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运用中药理气活瘀化痰汤干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38±15.8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9.24±14.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IMT情况,如果患者的IMT增加,且增加的程度>1.2 mm,可以确诊该患者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在超声检查中仔细观察发现,患者出现斑块的区域有低回声现象,如果回声较为低沉,同时斑块具有粗糙的外观,说明该斑块为软斑;而硬斑与软斑的超声检查情况相反;如果硬斑和软斑的检查情况同时存在,说明患者的斑块为混合斑。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在本文中主要使用的中医诊断标准为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在1997年出版的《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证候部分》[3]以及朱文锋在2008年出版的《中医诊断学》[4]主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耳鸣及晕眩现象,同时其情绪极为不稳定,急躁易怒,部分患者存在抑郁现象;次证:小部分患者存在口腔情况,包括口干以及口苦,另外其睡眠质量不高,偶尔伴有失眠,同时出现健忘的现象;对患者的舌象进行观察发现,其舌呈红色,同时舌苔较黄,且唾液分泌少;患者脉搏通常为弦脉,并且是滑数,可知患者体内有热痰。在主证中,如果具备三项,视为确诊,如果具备主证两项和次证两项也可以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颈动脉超声提示有斑块形成;②颈动脉管腔狭窄<70%临床表现有脑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CT或MRI排除严重脑梗塞、脑出血及颅内肿瘤;④自愿参加本研究,依从性好,可随访。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晚饭后服用。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活瘀化痰汤(赤芍10 g、当归10 g、丹参15 g、山楂15 g、柴胡10 g、郁金10 g、白芍15 g,炒枳实10 g、泽泻10 g、茯苓15 g、半夏10 g、陈皮10 g、川芎10 g、水蛭5 g)血瘀甚加红花10 g、全虫6 g;痰湿重加竹茹10 g、橘红10 g。水煎早晚分服,两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如果患者同时存在糖尿病,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还需使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也可在上述药物基础上采取降压治疗。
1.5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进行评分,同时检查患者的斑块情况,包括其程度以及性质,对比前后差异。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比较(±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352.53±0.481.95±0.56对照组352.44±0.692.21±0.47 t 0.63352.1039 P>0.05<0.05
2.2 两组斑块疗效比较
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斑块疗效比较 [n(%)]
2.3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评定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对比(±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3524.30±3.217.40±1.97对照组3523.60±4.1212.10±3.35 t 0.79297.1548 P>0.05<0.05
2.4 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肾功能异常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服服药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 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冠心病、脑梗死均显著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脱落或小斑块脱落可以成为大面积脑梗死或腔隙梗塞的直接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中,患者的年龄以及情绪对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在患者年龄增加的过程中,不仅其体内动脉血管壁的细胞结构会发生改变,酶学的分子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升高,甚至出现钙化的情况,但是其体内的弹力纤维却会逐渐减少,严重的甚至可能直接消失,进而导致患者的内膜厚度增厚,动脉出现扩张的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患者的心理以及行为都与其心血管疾病有关,明冠[5]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如果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使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面积不断增大,其原因为患者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降低了TC以及BMI水平,从而使患者病情加重。
通过对理气活瘀化痰汤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证明,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药具有更好的疗效,它对于患者症状以及内膜厚度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且毒副作用少,便于长期服用,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国中医急症[J].2011,(19):11.
[2]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2013:1507
[3]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70.
[4]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90.
[5] 明 冠.益气活血、通阳泄浊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
R277.7
B
ISSN.2095-6681.2015.12.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