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2015-10-13湖北省国防科工办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军工军民

□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

坚持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

湖北国防科技工业:两大任务、三大建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将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个中心,落实保障军品任务完成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两大任务,强化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两大动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重点聚焦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三大领域,坚守军品质量、安全保密、安全生产三条底线,加强党的建设、法治军工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大建设,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湖北国防科技工业新发展,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和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做出湖北军工应有贡献。

坚定改革信心,实现融合发展新作为。湖北是军工大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近年来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军工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自2014年湖北省成立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以来,军民融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为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坚定改革信心,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在落实强军首责、圆满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改革发展工作,实现融合发展新作为。一要密切跟踪国家层面的军民融合领域深化改革的动态和部署,认真落实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改革举措,抓紧制定我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政策及2015年的改革任务。二要以省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为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协作的工作机制,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突破。三要着力创新协同创新机制,以雷达技术军民融合武汉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为试点,探索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新模式;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为试点,探索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运营新模式;以高德红外公司为试点,探索地方政府对民参军企业的综合管理新模式。

突出重点领域,迈上产业发展新台阶。军民融合发展涉及领域环节较多,但关键是产业的融合发展。湖北将突出重点领域,继续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民用航天、光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一要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依托军工船舶设计、建造优势,促进湖北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壮大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化船舶,积极培育船用LNG装备、船用通讯导航等船舶配套产业。印发《湖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努力促成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制造、运营、服务和基础配套产业,积极扶持重点航空产业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和推进全省光电子信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动员引导光电子信息领域优势企业参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二要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提升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孝感军民结合产业园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和争取政策支持平台;积极创建武汉东湖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全国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典型示范区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三要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湖北军工企业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海上浮式核电站示范工程、国家(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湖北新型航天产业综合发展基地、中航通飞武汉和荆门爱飞客航空综合体建设项目、湖北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军民结合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力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

加快创新驱动,打造转型发展新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将紧紧扭住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努力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打造新动力、取得新成效。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项目工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特别是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领域以及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领域,敢于和舍得投入资金资源。二要促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积极促进全省国防科技工作基础信息共享,稳妥推进军工单位试验、计量、检测设备设施等基础能力对社会开放。支持军工单位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央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协作,搭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争取在全省军工行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登记站点,引导和推动军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登记工作规范、有序发展。三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投入机制,大力培育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把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打造成全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积极研究和大胆采用国家、省、市鼓励创新成果转化和激励创新人才的政策,大力扶持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核心作用。

强化规划引领,谋划科学发展新愿景。

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将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总目标,谋划好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的蓝图。一要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研究,做好湖北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总体规划及《2015-2020年湖北省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抓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民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民爆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二要围绕国防科工局“十三五”规划思路和要求,谋划和争取一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围绕国家和湖北省重大战略实施、重点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谋划推进一批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三要做好规划的统筹衔接,在制定规划和谋划项目的过程中,既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呼应,又与地方优势特色相适应,努力实现军工企业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相互协调衔接和相互支持促进。

加强行业监管,落实服务发展新举措。湖北国防科工办作为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的主管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能,勇于承担责任,处理好依法监管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为,切实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科研生产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一要严格依法监管。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国防科工局法治军工建设的要求,依法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政务公开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大与国防科技工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和落实力度,着力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和研究对我省军品协作配套单位的监管工作体制和机制。研究解决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和价格监管放开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和强化民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监管手段、监管方式。探索推进军工安全保密文化建设,使安全保密工作不断深化。三要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深入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坚决防止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保持全行业安全生产平稳态势。严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积极推进规范定密和军工单位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反奸防谍和内部保卫工作,依法履行安全保密监管职责,强化形势研判和对策研究,加强技防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努力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打造新动力、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军工军民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军民融合 新引擎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