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2015-10-13黄解良
黄解良
摘要: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这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实处着手,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和学生平等地走进课堂;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充当一个成功的引导者、积极的促进者;定向发展自身的教育个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思路;技能
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学轻教,以学定教”;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重指导,轻传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重视个性化教学,轻模式化,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认清当前形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的工作岗位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面向企业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理实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为专业课程服务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职业岗位针对性”。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之一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因素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因而,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最根本保障。
换言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意思,即效率、效果、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视。确保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质,也是最终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业教育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
二、从实处着手,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尽管“能力本位”的职教模式早已推行,各专业有培养目标、每门课程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教学目标,其最终的归结点是具有专业特点“能力”,但无论是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未能着眼于“能力”,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书本知识,对专业目标不去考虑,所以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反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所有课程都应是某种职业能力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教师明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来说,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改革。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要以能力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能和情感汇为一体,使课堂教学要素得到科学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走进课堂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彼此分享思考、传递知识、交流情感,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如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后,要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得知学习本专业课程的价值和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由“要你学”变成“我要学”,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解决重点和难点,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记忆深刻,不易遗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并不断地创造更多的机会,把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学生则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作为一个合格的组织者
新教学模式倡导重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出传授知识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考虑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根
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如思维创作课题的教学,在引入课题后,教师要分析:学生理解这个课题了吗?他们是否还需要帮助?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适时点拨,予以正确指导。如可组织分组讨论,要求每组做出一套创作方案,使全班学生在一种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五、教师充当一个成功的引导者、积极的促进者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信息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逐渐转化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如通过新课引入的设计,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挖掘出教材所隐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教师除了把学生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之外,还要精心设计、讲解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向学习重点和难点,不断引发思维碰撞,还要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做一个积极的促进者,如开展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
六、定向发展自身的教育个性
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要基本功过硬,专业知识精深,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在教学中触类旁通,如鱼得水。专业教师不仅要自身理论、实操水平过硬,还要对文史地理有所了解,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教师要不断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短缺,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省,从中寻找优势,在明晰自身优势的同时,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要在教学实践中放大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形成教学风格、教育个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教材处理上,要使课本知识活起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满自信,灵活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越精彩,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有了师生的密切配合,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