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2015-10-13张燕

教师·中 2015年9期

张燕

摘要:排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探讨,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丰富已有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排球运动;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进行排球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排球是一项团体性的体育活动,排球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也十分重要。排球运动不仅考验了学生的速度与弹跳能力,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与判断能力。除此之外,排球运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排球教学的开展,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从而培养正确的运动习惯,可以说,在高职院校开展排球教学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的排球教学通常都是采取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从学习的教学方式。客观上讲,这种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与学生记忆能力的强调,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受到了压制。另外,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仅仅传授一些简单的发球、点球、传球动作,缺乏联结动作的教学。过于单一死板的教学内容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让学生深入地掌握排球技术。

(2)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体育项目的动作技术要求必然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导致了高职院校排球教学重实践、轻理论情况的出现。许多高职院校将排球教学的教学目标单纯地定位为动作技能的训练,很少强调排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重失衡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单调的动作训练中丧失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3)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好坏。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教师培训、录取机制尚未完善,导致排球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水平不高。排球教学是近些年来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发展起来的,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标准。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教学改革的创新必定会受到阻碍。

三、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理念。

教学目的能够决定教学活动的方向与目标。尽管排球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有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但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在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说,教学目标是帮助教师修订教学安排、完成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必须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开展排球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而不是出于专业运动员培养的需要。

(2)丰富教学内容,强调个性发展。

想要培养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让学生感受到排球这项运动的特征与亮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排球教学由两种课程内容构成:娱乐排球与竞技排球。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大院校大多强调的是排球运动的娱乐内容,对竞技内容有所忽视。因此,在进行排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加以简化,适当降低这项运动的技术标准。老师可以用软式排球或者气排球代替标准排球,避免学生受伤的情况出现。由于职校学生的排球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老师在进行排球教学前,必须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组教学。上述措施都是对学生兴趣的极大激发,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想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都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要求。如果一味地沿袭过去的排球教学手段,势必导致排球学习变成了机械模仿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量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智丰.排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李少华,黄彦华.高校排球教学模式优化与选择浅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