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数字化环境下的外语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刍议

2015-10-13尚东升

教师·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外语教学混合式教学

尚东升

摘要:移动学习以其时空优势、主体性、互动性和情境性等特点成为无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应用中存在教学脱节、监控缺失等问题。因此,以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对移动学习进行整合,构建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才是顺应时代发展、有效改善信息数字化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外语教学

随着信息数字化“E时代”的到来,声音、图像、文字,甚至三维物体都可以转化成数字格式,便捷地携带和再现,传统的媒介受到了生死存亡的挑战:MP3、MP4、iPad等取代了录音机和随身听,Email、微博等几乎让纸质书信绝迹,网上可以随意下载或在线观看影视作品,电脑、手机及其他如MP4、iPad等带显示屏的电子数码产品均可阅读电子书报。在这种环境下,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移动学习的特点与常见应用模式

1移动学习的特点

(1)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可通过无线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PDA、MP3、MP4等)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无线移动终端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更新。教室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课堂时间也不再是教师答疑解惑的唯一时间。

(2)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移动学习能够使学习者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因此,移动学习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

(3)互动学习。移动学习与传统的教室环境的学习不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可以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工具与教师互动、与同学的互动,可以是“一对一”模式,也可以是“一对多”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分享彼此的想法与反馈,也能督促彼此学习。

(4)情境相关性。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更贴近学习场景,以更自然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可以模拟甚至虚拟部分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更可以持移动设备直接进入某些情境。例如,通过视频,身处不同地方的教师与学生能够模拟传统课堂教学,犹如面对面授课交流。

2移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常见应用模式

基于现有文献,移动学习在外语教学领域常见应用模式主要有:

(1)基于短消息的学习模式。如在词汇学习上教师通过飞信给学生群发短信,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收到新单词。教师控制调节词汇输入的频率、语境等信息,可以很好地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2)利用移动交流社区的学习模式。移动交流社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即时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短消息或互动视频等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或对有同样问题的学生进行集体指导。

二、移动学习的不足及其与混合式教学的整合

1移动学习的不足

(1)学习方式和手段单一。如只提供资料下载或在线任务,而没有构建起多维的全方位的学习体系。

(2)学与教脱节。模式大多仅为自主业余学习服务,所提供的学习任务和内容未与学校的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移动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的整合

我们必须以混合式教学理念为指导对移动学习进行有效整合,构建起信息数字化环境下的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让传统教学方式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手段的优势互补结合,达到最佳的外语学习效果。具体而言,至少需要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混合:一是学习方式的混合,即自主式、交互式、协作式等各种方式协调互补;二是在教学模式上实现四个维度的混合,即课内正式学习与课外非正式学习的混合、讲授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的混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混合、学习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混合。

参考文献:

[1]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12):48—51.

[2]黄荣怀,马丁,郑兰琴,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01):14—19.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外语教学混合式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