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中专生实际,让体育训练焕发魅力
2015-10-13赵莹
赵莹
体育类中专学校是以体育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学校,体育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么,体育教师如何立足中专生实际,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让体育训练焕发魅力?
一、紧扣中专生实际,让训练模式更有效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比较低,它不单单表现为学生体育素质的下降,还表现为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意志比较弱。生源素质是体育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如果无法结合当前背景下中专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可能无法积极参与体育训练,从而让体育类中专学校失去发展的根基。因此,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创建更加多元化的训练模式,从而让中专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训练,锻炼意志。
例如,田径是中专体育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教学的项目有: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等,但这些内容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已经学过,如果体育教师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训练,学生就会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创新训练模式。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对中专生吸引力大,但要打好比赛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能,而锻炼体能要通过田径训练。在篮球比赛时,学生想进攻需要爆发力,而爆发力和短跑相关;想坚持参加完全场比赛需要有耐力,而耐力和长跑相关;想抢球需要弹跳能力,而弹跳力和跳远、跳高相关。因此,田径训练可以结合一些球类活动让学生对田径有不一样的认识,在训练时,教师突破自己单一的传授法,改为由学生教学生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跑才能更快?怎样跳才能更远?”学生的主体意识被调动了起来,他们都想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在进行田径训练时自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而教师只需要在关键之处点拨就行,这样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提高了训练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训练过程更有效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训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中专生更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能让体育训练更高效。中专生自身的体育素质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引导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创新教学方法要紧扣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从而让训练过程更有效。
如“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时,不少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都能掌握前滚翻的技巧,但后滚翻却难倒了不少学生,有些学生因为一直没有成功的体验,对后滚翻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再训练。如何创新教学方法,突破教学困境?经过分析,我发现,学生对动作要领不理解,光靠教师示范,学生还是无法正确掌握要领,为此,我借助图解,必要时还利用多媒体放慢动作,使学生感受在后滚翻时身体重心的变化,并掌握腿部动作的配合技巧。为了化解学生的心理恐惧,我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完成整套动作,使学生成功体验。精心的示范、讲解加上巧妙的心理辅导,学生逐渐产生了信心,并认真学习动作要领,最终掌握后滚翻。
三、营造训练氛围,让体育训练更有趣
体育训练是体育中专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提高体育素质的重要过程。体育训练是枯燥的,如果教师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并让学生有较强的愉悦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带着应付式的想法。体育是一门竞技性学科,竞技活动虽然残酷,但它的过程却能令人激动、紧张、兴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比赛来营造团结、拼搏和进取的训练氛围,从而让学生从中感受体育训练的乐趣,并为了挑战自己而积极训练。
如“跳山羊的分腿腾越”训练,“跳山羊”对部分中专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想要练好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技巧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如何让学生对“跳山羊的分腿腾越”训练产生兴趣?我突破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机械训练的方法,设计了“跳马接力比赛”:一同学弯腰身体前屈,另一同学从侧面跑来,双手撑在其背上,然后双脚分腿腾越过去,依次跳过本组所有同学的就获胜。由于此活动和教材内容相似,而比赛又将学生凝聚在一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为了提高学生训练的效果,还可以在比赛中穿插“跳山羊”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掌握“跳山羊的分腿腾越”的动作要领。可以说,训练氛围是靠营造的,只有让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训练。
总之,教无定律,学无定法。想让体育中专生积极参与训练,需要教师紧扣中专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积极搭建平台,从而真正让中专生爱上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