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2015-10-13徐赛华

教师·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数学

摘要:在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对残疾人高职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补基础+强应用+提素质”的数学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新的多元的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残疾人高职教育;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

一、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办听障生高职教育已有十余年了,但被认为枯燥、抽象的数学学科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我们,之所以这样,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1

教学的内容适应性不强

教材编排中数学本身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但在教学中,多数教师就按照教材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进行教授,教学内容适应性不强。一是忽略听障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虽然我院招收的听障高职生都是高中毕业生,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高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只相当于正常人的高一水平,有的甚至只相当于正常人的初二、初三水平。教学中,只重教材内容逻辑性,轻学生学习基础,对数学教学内容选择未与听障高职生的实际基础相衔接,来根据专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补。二是忽略听障生的高职教育学习应用。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少,解决残疾人所必需的生活生存知识少。三是忽视对听障高职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学中,重数学知识元的教学,轻数学知识潜在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发挥。

2

教学的方式针对性不够

我院现行的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为班级集中式授课,教学手段基本上是“黑板+粉笔”“例题+习题”,因教师手语不流利,教学方法存在老师满黑板地抄、学生满本子地记的“填鸭式”现象,教学方式针对性不强,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听障高职生自身的条件和今后实际应用中对数学的要求,不能因听障高职生不同而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参与讨论、交流,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接受状态。这使本就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难以理解、枯燥乏味,自然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听障高职生数学教育的生命力。

3

对听障高职生数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文化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对高职数学教学的要求是适度、够用,为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一,忽视数学在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时数一再压缩,我院残疾人高职教育有广告设计与制作、汽车运用技术等四个专业,仅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了数学,但数学课时占总课时不到3%。总认为听障学生能把专业知识学好,能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数学课程是否开设对原本难学好数学的听障高职生没多大价值。

在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作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残疾人高职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残疾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目前这种残疾人高职数学教育远远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残疾人高职教育中的数学教师,必须开阔思维,重新认真地探索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数学的教学。

二、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构建“补基础+强应用+提素质”的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听障高职生的特点和职业生涯需要,我们构建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补基础+强应用+提素质”的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补基础”是指高职数学教学内容选择要与听障生的实际基础相衔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需要适当增补高中阶段甚至初二、初三的数学内容。这样,一方面能为听障高职生弥补知识的断层,顺应知识基础学习,有利于促进听障高职生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为听障高职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所需的“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提供保障。

“强应用”是指针对不同专业技术应用以及听障高职生步入社会生活生存对数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内容,如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汽车工程数学等。增强数学的实际应用,减少枯燥的理论推导,强化概念的运用,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这样,一方面能为听障高职生展现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增强其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的应用性,拉近数学与专业的距离。

“提素质”是指把情感、态度、理想、价值、职业道德、生存技能等也作为听障高职生数学课程的内容,加强人文教育,增强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众所周知,数学教育不仅具有数学教育价值,还具有数学的德育价值、数学的精神力量价值、数学的美育价值。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尤其对于听障高职生,不仅是使他们掌握从事某一职业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完美的道德,使他们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听障高职生数学教育中,把情感、态度、理想、价值、职业道德、生存技能等也作为重要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这些知识的引入,将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作能力、优秀的心理品质、积极向上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建立“多元”的教学模式

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改“班级集中式授课”为“班级+分层”授课,改“教师讲学生听”知识传授被动方式为“兴趣+参与+成功”愉快教学,改“黑板+粉笔”单一手段为“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多种手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介入分层次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我们所招收的听障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这样势必给数学这个对基础要求较强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在根据专业设置班级教学的同时,可介入分层次教学。按学生入学数学成绩,将教学班分为A、B两个层次,即需增补高中数学知识层次和初中数学知识层次,按层次安排数学教学内容,然后根据不同的数学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群体对数学的要求,也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2

立足“兴趣+参与+成功”愉快教学模式

学习数学,对于大部分听障高职生来说是一件感到头痛的事,一方面数学知识系统、逻辑性很强,难学习;另一方面听障学生因语言功能受损影响到思维发展,学习难,与正常学生的距离增大,更加增加数学难学的感觉,不想学习数学的想法自然而生,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厌恶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体验的中心,就能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愉快的心情对封闭的听障高职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尽力创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

(1)“兴趣”与“愉快”。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多方面去引趣。①实例引趣。数学教师思维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听障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听障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讲四种命题的关系时,列举原命题“牛有两只角”(真)逆命题“有两只角的动物是牛”(假)。这些生动有趣的实例不但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听障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②以图引趣。有特色的图形能促进听障高职生注意力的集中,并刺激思维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直线的概念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一直延伸至黑板边缘。听障生感到很惊讶,纷纷问老师画这么长做什么。教师做出继续向前伸的手势,接着再比划:“这直线笔直伸向远方,穿过教室的墙,前面的高山,一直伸问天空、宇宙……”听障生顿时恍然大悟,兴趣盎然,深刻地理解了直线的概念。③设问引趣。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求证,顺次联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组织听障生解决这个问题后,延伸、拓展提出以下问题:“

顺次联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

顺次联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

顺次联结梯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

顺次联结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

顺次联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

这样逐步精心设问,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

实践证明,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听障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活跃、自然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可以全面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参与”与“愉快”。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从各方面尽量鼓励听障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听障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听障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听障生的实际水平,以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设问。让学生直接参与数学概念的呈现过程、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结论的兴趣和热情。②让学生走上讲台。有时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角色,讲解一个教学片段,这样既满足学生喜欢参与及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同时极大地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当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高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3)“成功”与“愉快”。“成功”与“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后的愉快可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向上的进取心态。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法多创设学生竞争和成功的机会。如每学完一章后,可以设计几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知难而上,按照问题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听障生要特别耐心启发,因势利导,对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已取得的成绩的愉快感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3

采用“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多元教学手段

根据听障学生主要靠视觉获知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多元教学手段,有机地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黑板+粉笔”,随着内容讲解、交流的进程呈现知识,并能相对长时间保留在黑板上,易于学生反复认知,促进记忆。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改善数学教学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可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化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促进理解。如圆的概念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或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点的运动状态以及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利用“网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拓宽听障生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思维;能针对听障生的差异,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教学,增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而且网络教学可随时进行,利用网络教学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听障生的学的自主化、互动化。

此外,我们还得改革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考核内容和方式,以学生能力为本,突出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突出数学与专业的结合,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听障高职生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关键是教师。一方面,教师要转变听障高职生数学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另一方面,教师应优化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使数学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残疾人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课程教学论等和谐地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成为合格的残疾人高职教育数学教师。

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提高听障高职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使听障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转化为专业技能、生存技能,是听障生高职数学教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是笔者的点滴体验和思考,期盼着更多的教师关注残疾人的数学教育,关注残疾人的高职教育,以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平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初探[J]学苑教育,2012(04).

[2]徐赛华,王得义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构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J]大家,2012(02).

[3]廖红菊,邱云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之探讨[J]考试周刊,2010(32).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们爱数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