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增:80年前梨园的学艺之路
2015-10-12韩旭
韩旭
1921年生人,现年94岁高龄,冯玉增先生可以说是我采访的最年长的被访人。别看冯先生年近期颐,头脑和口齿仍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待人和蔼可亲,亦不失幽默。作为老一辈的国家一级演员,采访时冯老对我说:“干我们丑行的,必须这心里、嘴上得清楚,要不吃不了这碗戏饭。”
冯玉增的父亲是一位做小买卖的生意人,若说做的什么小买卖?是专做小吃生意的。冯玉增回忆,那会儿到父亲那儿吃小吃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梨园行中人。父亲一直很爱看戏、听京剧,因此碰见梨园行的人就问,你看我儿子能去唱戏吗?梨园行的人瞧了瞧孩子,说您孩子肯定去得了。
话虽这么说,可冯玉增告诉笔者,真要想进梨园行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当时梨园行赫赫有名的学校是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京剧演员的学校,简称戏曲学校。1930年6月在北平(今北京)筹办,8月成立,9月开学,隶属于中华戏曲音乐院(程砚秋任北平分院院长),后改名为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焦菊隐、金仲荪先后任校长,教师有王瑶卿、曹心泉、高庆奎、郭际湘(水仙花)等。
说起这所著名戏曲学校的历史,学校于1930年成立于崇文门外木厂胡同52号(今为北京市药材公司,是崇文区文物重点保护的四合院),校长焦菊隐。1934年金仲荪接任校长,校址迁至沙滩椅子胡同(已经拆除),直至1941年解散。
该戏校不同于其他旧科班,男女生合校是首创,而且不立卖身的关书契约。除学京剧专业外,还上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使学生开阔艺术眼界,还常组织学生观摩话剧,而且排练演出自娱。学校先后办五科,招收学生200余名。学生以德、和、金、玉、永五字排名。戏校创办以后,先进的教学理念也颇为人称道,乃至影响到富连成等科班,也将文化课作为教学内容。
冯玉增的父亲觉得这所学校不论从教学理念还是软硬件水平均属上流,冯玉增若能去这所学校学戏再好不过。说起来,冯家和马连良先生家沾亲,论起来马先生是冯玉增的伯伯。这一天,冯玉增的父亲找到马连良的母亲,说起想让孩子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戏的事,马先生的母亲爽快地答应了,说,这可是好事,我今天下午就给你说去。
于是,马母连衣服都没换,就往木厂胡同戏校这边来了。校长和马母都很熟稔,就问今天您怎么来了。马母说,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就是想介绍一个小孩上学校学戏。校长说,想学戏我们肯定欢迎,但孩子我们还得看一下是不是这块料。
就这样,冯玉增参加了学校的入学考试。因为当时梨园行演员收入不低,前来报名的求学者人山人海。冯玉增认为自己考得并不理想,本以为榜上无名,可他却发现了红榜上有自己的名字。
对此,冯先生说得很谦虚,说他那会儿不到十岁,白天上学,晚上帮着父亲做生意,文化学得不好。戏倒是很爱看,但从来没学过,也没有任何基础。能入戏校全托马连良先生的推荐。但笔者看得出冯先生儿时的天赋一定很好,老师们看准了他的潜力,而这一点比什么基础实际上来得更加重要。
再说戏校这次招生,招收的都是10岁至13岁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男女学生。报考录取者,试读两月。经考查及格,家长向校方订立保证书后,正式入学。学校的教学设施,专业方面仍用科班教学的传统方式,通过练功、学戏、排练,授与学生戏曲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并登台演出。在教学宗旨和管理体制上,变革了一些科班旧制,开设以文科为主的文化课程,以达到培养有艺术创造能力的“适合时代之戏曲人才”。
在看到榜上有名后,冯玉增把消息带回家里,合家欢喜。进了戏校后,冯玉增交了10块钱的保证金,保的是睡觉的被褥。所谓十年寒窗苦,虽然学校管吃管住,但学戏的经历没有不吃苦受累的。那时戏校规定学生一年只能回一次家,每周父母可以来探望一次。父母过来看孩子怕孩子吃不好,不免带点吃的,戏校的门房还要检查,生怕带的吃的对孩子的嗓子有影响。
入校以后,冯玉增先练基本功,笔者原本以为基本功练两年即可,但冯先生告诉我,基本功要练三至五年,除了拿顶下腰、毯子功、腿功、刀枪把子功等武的基本功外,还有文的基本功,例如吊嗓子,学习各行当的文戏。冯先生说,那会儿戏校老师都是从富连成科班请来的,或是舞台上退下来的老先生,经验丰富,在学习各行当的过程中,他们就能看出你适合哪个行当。同时,你也能在学习基本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哪个行当。
练基本功的这几年,要求的非常高,“若有一年练不好,您就家去了”冯先生回忆道,他的体会是说苦也不苦,说不苦也苦,总之自己喜欢,就是苦中作乐。
练基本功的同时,由于冯玉增嗓子好,韵味十足,就开始学习老旦。《钓金龟》《滑油山》《四郎探母》等老旦戏,冯玉增一一掌握,并开始登台演出。
本来老旦冯玉增学得很好,但随着岁数的增长,他的嗓子出现了倒仓的现象,高的调门唱不了了。老师就跟他说:“你快家去了。”冯玉增心里吓了一跳,说:“怎么快家去了?”老师就此一并和这些倒仓的学生说,你们的嗓子唱不上去了,恐怕登不了台了,但还有其他办法。因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与其他戏校不同,还有与京剧相关的其他学科,譬如舞台剧场、服装管理、做靴子和盔头、做刀枪把子等,专门有老师授课。老师劝冯玉增等几位倒仓的学生,说:“不管京剧怎么发展,服装总得有人懂得管理,懂得做才行。”
但冯玉增还是对舞台恋恋不舍,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学习丑行。“演丑角也有唱,但不多,用不了那么高的嗓子,以念为主了。”冯玉增改行后由郭春山老师授课,自此正式学习丑行。
冯玉增在戏校学戏8年,而在戏校办学的10年间,学校培养了“德、和、金、玉、永”5科学生200余人。学校排演了大量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如《雁门关》《貂蝉》《孔雀东南飞》《天香庆节》《宏碧缘》《三妇艳》《美人鱼》《小行者力跳十二堑》《鸳鸯泪》《凤双飞》等。培养出的学生除玉字辈的冯玉增外,著名的还有傅德威、宋德珠、李和曾、王和霖、周和桐、王金璐、李金鸿、沈金波、李玉茹、侯玉兰、白玉薇、高永倩(现名高玉倩)等。可以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对京剧艺术的继承、发展,培养戏曲人才,作出了贡献。
冯玉增毕业之后,开始搭班唱戏,有词儿的没词儿的他都演,虽然挣钱不多,只够零用,但戏班里老板问起哪出戏来他都得会演,而且演出来还得好看,否则演员组甲乙丙丁,就可能排在丁的位置候补了。
新中国建国之初,剧团还未公私合营。冯玉增由于在北京市场竞争激烈,难寻市场,就跟着班社全国到处巡演。在外地,人们一听班社来自北京,都爱捧这个场。之后,冯玉增的艺术积累日渐丰富。公私合营后,便去了中国京剧院。在中国京剧院工作了五六年之后,经同学介绍,冯玉增调入北京市京剧团(北京京剧院的前身)工作。跟着吴素秋、李万春等名家唱戏多年。包括李万春的《连环套》、吴素秋的《孔雀东南飞》、陈永玲的《小放牛》等。“那会儿演的戏很多,能演的戏几乎都演过。”冯玉增回忆在北京京剧团工作的日子。
“文革”开始以后,冯玉增把丑行的表演带进了样板戏之中,从戏曲传统里汲取营养,塑造现代人物的形象。“文革”结束后,传统戏渐渐复苏,冯玉增重拾老戏,因为底子打得好,所以并不费劲。退休以后冯玉增仍然割舍不下京剧艺术,时常登台献艺。
如今,94岁高龄的冯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感谢组织上重视我、培养我,我从小任劳任怨、规规矩矩,要不是之后腿不好,我还会为戏迷朋友多演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