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老会宾
2015-10-12孙方遒
文_孙方遒
风云老会宾
文_孙方遒
清朝末年,汉阳(今武汉蔡甸)人朱荣臣少时随父到汉口谋生,在大观楼(清茶馆)跑堂。光绪年间与两兄合资,先后在花楼街福缘里开办维新酒楼,在汉口黄陂街开办金谷酒楼。1908年独资在万年街开设华兴、振兴两处酒楼,年年盈余,不几年,便在得胜街兴建品珍楼。1928年改品珍楼为“普宴春”。1931年水灾后,乘三民路口福裕布店倒闭之机,以2300块银元作抵押,将其租赁装修,并于1929年正式开业。朱荣臣开过多家酒楼,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没赚到什么大钱。他认为是酒楼名号取得不好,影响了生意。这次说什么也要取个吉祥的名号。他文化低,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名号,又不愿求助名家。琢磨了好久,取名“会宾大酒楼”。“会宾”两字是他的儿子朱世泽从中华书局出版《中西菜谱》因袭而来的。
1935年,地处繁华三民路中段的九华楼破产,其经营面积比会宾楼大,地段正好在孙中山铜像附近,朱荣臣即以4000块银元买下其全部设施,将会宾楼迁入营业,一楼供应大众化客饭,二楼承办宴席。会宾楼主要经营湖北风味、楚乡名菜。其著名产品有湖北三蒸、东坡肉、明珠桂鱼、掌上明珠、全家福、蟠龙切卷、清炖甲鱼、焖甲鱼、红烧滑鱼等。朱荣臣聘请名厨料理,加之他以诚经商,经营有方,会宾楼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人们以到会宾楼相聚为荣,就餐为乐。店堂高朋满座,各界名流纷至沓来,会宾楼成为武汉三镇著名的酒楼。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影坛明星胡蝶、楚剧名演员李百川、汉剧名演员牡丹花、陈伯华等都曾在此举行过宴会。会宾楼和杏花楼、燕月楼齐名,成为武汉三镇三大酒楼之一。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朱荣臣举家避往湖南乡下。有个日本商人,叫三浦知良的,乘机抢占了会宾酒楼,就在原址开设了一座日籍“会宾楼”,主要经营日本料理,以假乱真。不明真相的中国人前去就餐,出来后无不摇头,暗暗诅咒朱荣臣,“朱荣臣这个软骨头,做个菜也迎合小鬼子!哼!”
风言风语慢慢传到了朱荣臣的耳朵里,他咽不下这口气。1939年冒死回到武汉,找三浦知良理论。三浦知良正为生意清淡发愁呢,听说会宾酒楼的前任正宗老板回来了,眉开眼笑。他说,“荣臣君,你回来很好很好,快快给我经营,当我的主厨。我不会亏待你的。”朱荣臣是回来要回自己的产业,哪里是给日本人当什么主厨呢?他义正言辞的说,“我是来要回自己的东西的,你们搬走吧!”三浦知良恼了,“现在我是老板,你的滚蛋!”说着,命手下赶走朱荣臣。
朱荣臣犟劲上来了,加之颇有胆量。气愤的跑到日本领事馆去控告。领事馆领事面相倒是挺和蔼的,他挺有耐心的听完控告,笑眯眯的说了一段挺拗口的话,“荣臣君,你头脑中的观念得改改啦,现在大东亚共荣,中日友好亲善,日本人的财产就是中国人的财产,中国人的财产也可以是日本人的财产。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酒楼,我们欢迎你到日本去开设酒楼!你的明白?”
朱荣臣哪容小鬼子砸坏自己好不容易创立的牌子呢?就在日本人开设的会宾酒楼旁边,重新开设了一家酒楼,取名“老会宾酒楼”。取这个名字的用意,一是显示自己是正宗的会宾酒楼,二呢,暗含蔑视小日本之意,咱们中国人干啥都是日本人的老师、老子。
老会宾酒楼继续经营楚乡名菜,一时间老顾客纷纷登门,生意重又红火起来。旁边的会宾酒楼除了日本人去,门可罗雀。三浦知良气得干瞪眼。为了暗合中国人痛恨日本人的心理,朱荣臣改进了一品豆腐的做法。在做好的一品豆腐上饰鸡蛋皮丝,周围镶上绿色菜叶,使之状为葵花,故名为葵花豆腐。葵花中暗含“日”字,每个前来就餐的中国人都要点这道菜,口里说这道菜好吃,其实心里想的是吃掉小日本。为了出口恶气,朱荣臣邀请日本领事、三浦知良来品尝葵花豆腐。他们边吃边夸奖好吃。哈哈,小日本吃小日本,看来小日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武汉三镇的中国人无不暗暗高兴。
1945年,8年抗战终于获得胜利。接收时,朱荣臣带领伙计喜气洋洋的冲到会宾酒楼,赶走霸占多年三浦知良等日本人。当年的厨师、伙计纷纷回来了,会宾酒楼准备在原址重新开张。那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给酒楼取个什么名号,有人建议恢复原名“会宾”,有人建议“老会宾”,还有人说“会宾”这么个好端端的名字,被日本人糟蹋了,得另外取个新名号。朱荣臣听了半天,把案板一拍,说,“还是叫‘老会宾吧’!一来呢,‘老’有正宗之意;二来呢,咱虽不蔑视日本人,但是咱们得永远记住这场战争,记住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至此,老会宾酒楼总算正式定名。浴火重生的老会宾酒楼又开始火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