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视角下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策略探讨
2015-10-11郑瑞强
郑瑞强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要素流动视角下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策略探讨
郑瑞强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区域发展实质是一个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问题,生产要素流动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但并不必然带来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且会造成区域非均衡发展态势。“市场主导发展资源配置”的经济环境下实现贫困区域发展在治理层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及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促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来推进贫困区域发展;发挥生产要素流动的正向效应,依托生产要素流动逐渐融入高端产业链条并分享收益,从根本上改观并建立贫困区域发展增长机制,实现贫困区域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兼以罗霄山片区赣州部分发展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完善发展环境,提升区域要素流入的吸引力;整合主导产业载体,强化产业转移承接与转型升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适度竞争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辩证思考要素流动问题,强化扶贫开发政策,完善政策监测评估。
要素流动;连片特困区;开发;罗霄山;反梯度转移
一、要素流动与区域发展关联:一个理论视角
生产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形与无形的投入,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员、技术、资本、制度等,从配第的“劳动、土地”的二要素观、萨伊的“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观直至舒尔茨的“劳动、土地、资本、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本、技术”的六要素观,影响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生产要素在同一空间上依托于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组合,即通过合理配置相关要素的投入实现最优化产出,满足人类的各种消费需求,同时也构成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和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要素尤其是人员、资本的空间流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内涵式空间优化增长方式,区域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问题,各种要素在经济中的相对份额构成了不同的要素禀赋,决定着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的发展层次,亦即区域发展层次受制于经济中的要素禀赋。
基于区域发展系统视角,区域发展潜力取决于其影响因素组合形成的潜能。由于现实生活中很少区域能够同时具备满足区域发展与民众需求的各种生产要素,加之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规律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要素由“要素回报率低”的区域向“要素回报率高”的区域流动成为必然。要素流动的根本目的是寻找一定的空间并在其中能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效结合并得到最大化的产出,这种符合经济规律的要素流动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增长,导致要素流入区、流出区出现发展不平衡:通过要素流动与要素间的自组合,实现要素间数量、结构与质量的优化匹配,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之,要素匹配出现障碍意味着其他“短缺要素”的存在,区域经济发展迟滞。
生产要素流动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已成为共识,但其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却有不同的争论: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会使得要素边际报酬趋于均等,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将会消失;而更多的学者则从非均衡的理论视角对于生产要素流动可能的“极化效应”“规模效益递增效应”进行了解读,认为前者的结论忽视了区域间增长率、民众收入水平存在固有差距,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会带来区域非均衡增长的发散,尤其体现在人力资源、资本要素方面。此后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将影响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因素分为“第一自然”和 “第二自然”两类,并从运输成本的视角分别对企业和消费者两个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要素空间集聚机理。虽然要素流动和聚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它同时也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欠发达地区就一定会这成为“黑洞区位”,要素的创新替代、政策规制等条件的改变仍有可能引起要素回流。
争论的焦点在本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与政府行政干预在要素流动这一焦点问题上的碰撞,生产要素流动有助于但并不必然带来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集中反映了人力资源、资本、制度等要素配置机制及效率是制约贫困区域发展的关键。“市场主导发展资源配置”的经济环境下实现贫困区域发展在治理层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既是:明确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及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促进要素流动、产业转移来推进贫困区域发展,发挥生产要素流动的正向效应,借船出海,依托生产要素流动逐渐融入高端产业链条并分享收益,从根本上改观并建立贫困区域发展增长机制,实现贫困区域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点在于发展支持政策设计的“撬动效应”发挥。
二、资源要素的流动机制与作用机理
基于区域发展要素依赖三阶段的划分,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要素、投资要素、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四个方面。劳动力要素流动主要体现在户籍迁移、外出务工两个方面,区域间的劳动力成本、空间距离、产业层次往往是引起劳动力要素流动的主要原因;资本要素分为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本和较弱的固定资本,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差别是资本要素流动的重要动力;技术要素流动取决于支撑技术实现条件的产权主体意愿及转移环境;管理环境则是劳动力、投资、技术三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重要推拉力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调节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与区域管理环境紧密相关。
(一)要素流动联动机制
区域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取决于区域可利用的生产要素以及基于要素约束的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所依赖的要素结构的变动,变动的趋势是区域发展逐步由依赖自然资源向资本、技术资源转变,由依托自身资源向注重内外资源整合转变,生产要素流动也由此不断得到加强。依据区域发展所利用的要素划分,可将区域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要素依赖阶段,区域及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固有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并与些许外部技术、投资要素结合进行粗放式、低效率发展,强调规模扩大与产出增多。二是投资外联拉动阶段。随着区域发展水平提高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区域及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积累,区域发展对于诸多生产要素的需求超出区域内部要素供给与支撑能力时,通过投资方式外联、利用区域外部生产要素便成为可能。三是技术整合阶段。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区域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凸显,技术成为引领和推动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力量。
由于生产要素之间的固有“黏性”,单一要素流动时也会关联其他要素,如劳动力要素流动时,附着于其上的技术要素也会随之流动。对应的要素流动之间的联动机制或者要素组合模式也表现为三种:一是高端要素聚合型,拥有技术要素,聚合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促进区域发展;二是要素比较优势发挥型,依托区域内部拥有比较优势的低端资源,吸引外部高端资源要素流入,或者先通过拥有比较优势的要素输出获取技术、资本等前期发展积累,进而提高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三是综合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内外互动、交流融合,交织依存,共同发展。
(二)要素流动动力机制
要素流动动力来自于流入区为要素提供的最大经济收益,解析贫困地区多维状态贫困成因,正是由于要素短缺和要素组合功能疲软的长期延续所造成。一方面关注生产要素流动的“靶心效应”。增强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管理政策、流动性较弱的发展要素存量,将会提升区域对于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流动性较强要素的吸引力;随着贫困区域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发展环境趋于完善时,健全经济系统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是吸引有效生产要素流入的重要方式。贫困区域在发展时只有坚持“靶心建设理念”,“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的同时,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另一方面“资源诅咒”的区域发展制约影响不容忽视。即自然资源开发成本低,对技术、知识软要素产生了挤出效应,加之空间布局的刚性制约,限制了区域内高层次要素的积累,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负面效应,致使区域技术创新困难、产业集群困难、产业附加值较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三)要素禀赋决定产业发展升级
要素流动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中间环节是产业发展。区域产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发展水平,依据要素价格决定理论,要素禀赋影响产业发展升级主要基于各种要素存量、技术创新驱动、消费等多因素的综合力量。借鉴雷布津斯基定理,要素禀赋影响产业发展层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要素的供给结构。如果一个区域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存量两种要素既定,不同产品的生产均衡点表示两种要素被充分利用,假定此时要素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相对丰裕的要素因其成本降低将被广泛使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贫乏的要素因其成本上升将可能抵制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创新与管理能力提升。“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涵盖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影响企业发展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对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市场调节与产业规制。不同层次的创新可以改变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不同比例关系,以及各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对边际生产率和相对成本,从而影响着产业的竞争优势获取。三是需求拉动,主要考察国内外市场变化对于产业发展的驱动,体现为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三个方面,关键的反映指标是要素价格,只要要素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程度,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引导资源要素得到合理、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的转变。而促进产业发展升级三个条件的满足,生产要素流动不可或缺,正如韦伯(Weber)的区位选择理论所说,只有在企业转移后获得的收益大于转移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才会迁移,产业转移随之发生,区域差距逐步显现。贫困区域寻求发展脱贫,在摸清自身发展要素的基础上,明确产业主攻方向,系统梳理区域生产要素流向,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行政干预,促进产业发展升级与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脱贫致富便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三、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贫困区域发展影响因素与要素流动特征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要素流动对于贫困区域发展影响,探寻制约贫困区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选择国家14个连片特困区中的罗霄山片区作为分析区域,罗霄山片区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及其与南岭、武夷山连接地区,属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范围,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区域范围包括江西、湖南两省24个县(市、区),有1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3个革命老区县(市),其中涉及赣州市12个县(市、区)。鉴于该区域与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浙江毗邻的位置特征,以及区域内已有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基础和数据的完整性、可得性,拟以片区中的江西省赣州市部分为分析样本。
(一)样本区现状与数据选择
赣州市位于湘、赣、闽、粤4省交界的红三角经济区,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区位优势。2014年末,全市总户数277.82万户,总人口954.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0.9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9.75%;区域自然资源丰富,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富集,矿产资源采掘与深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发展柑橘、油茶、毛竹等特色农林产业条件优越且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红色文化积淀深厚,老区精神影响深远,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逐渐形成品牌。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户家底薄、积累少,自我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山洪地质自然灾害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等历史、地理多重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5元,分别占全省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8%和94%。
1978年以来,赣州地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劳动力要素外流发达区域,1992年,规模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出现,积累了资本,学到了技术与管理经验。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赣州在2000前后迎来了农民工外流与返乡创业叠加高潮,在2008年正式提出将赣州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的战略构想。2010年以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该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加之该地区商品意识传统深厚,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数据处理与要素流动特征
1.模型选择与数据计算
分析模型采用扩展的Cobo-Douglas生产函数,回归方程具体表示为:其中,Y为GDP,L为劳动力数量,K为资本,G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研究选择2005-2014共10年为分析时段,分析数据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以及赣州市统计信息网等相关网站数据整理汇总,选择区域GDP作为因变量,选择全社会就业人数指标反映劳动力要素、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反映资本要素、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反映发展环境(因2007年统计制度改革,含政府部门属R&D经费)等为解释变量,在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总结贫困区域发展的策略。用于分析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如下所示。
图1 2005-2014年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信息图
运用EVIEWS作OLS分析得出如下回归结果:
基于分析结果,各参数值意义明确,没有明显的错误,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R2=0.998,拟合优度较高,且F值大于临界值,总体显著性较强。DW统计量检验值接近于2,可以保证最小二乘法的有效。
2.结果分析与要素流动特征探讨
实证结果显示,赣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主要依托劳动力资源、发展环境等基础要素拉动,如赣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约有200万人去南方较为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打工,这一时期劳动力要素的大量外流为2000年左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埋下伏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赣州农村空心化、产业发展滞后的风险。虽然现在仍有150万左右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但每年也约有3万左右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拥有一定资本、经验的返乡创业人员利用本土农业资源优势逐步扛起赣州本土产业发展的大旗,比较典型的发展模式有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赣南脐橙特色种植等,助推了赣州经济的起飞。除充分利用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外,赣州还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吸引资本流入,形成了本土矿业开发、机械制造、风情旅游等产业体系,避免了单纯外向型发展格局,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后期赶超打下基础。
表1 2005-2014年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关键要素信息表
反梯度转移不应排斥那些地梯度地区利用其某种比较优势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资源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1.122个百分点,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0.29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0.306个百分点。数据亦表明,虽然赣州产业发展处于要素利用层次的低端,但是可以通过一般公共服务支持的提高,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高区域要素的吸引力,同时增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中的区域R&D经费支出比重(虽然江西省R&D经费支出的主体是大型企业,政府R&D经费支出占比不到10%),夯实区域本土产业基础,内生外联,通过实现区域发展中“要素获取与使用便利、内生资源互补、空间支持体系完善”低成本,在做好产业承接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的反梯度转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区域内实现要素优化组配和产业集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增产极。从2005-2014年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关键要素信息表中可以看出,赣州十年来正是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同时在占领关键技术制高点、抢占产业链条高端位置方面也不落后,尤其是2012-2014三年间发展趋势较为最为明显:劳动力外流呈下降趋势,投资快速增长,代表区域技术水平的授权专利项目数量突飞猛进,赣州的反梯度转移发展成效显著,也为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四、贫困区域发展策略与主要政策启示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贫困区域开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产要素的区际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对于罗霄山连片特困区而言,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关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要素特性与流动规律,把握要素与区域发展脱贫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序开发特色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政策的要素流动引导作用,促进各种扶贫资源高效传递、有序利用,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实现贫困区域“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凭借竞争优势获取协同优势,利用协同优势推动区域发展中脱贫”的良性循环。
(一)完善发展环境,提升区域要素流入吸引力
贫困区域的落后本身就是生产要素流动造成的非均衡发展结果,贫困区域与发达地区的发展相互耦合的经济系统,受力于经济规律作用而不可被人为分割,是区域间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选择。实施贫困区域开发,首要的是在承认区域生产要素回报率低于发达地区的前提下,通过增强区域要素吸引能力,提高要素流入质量,提升区域内要素间的组合效率,扩大要素产出。对于赣州地区而言,主要是通过大力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区域每年约有150万外出务工人员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富集优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优美投资环境;加快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降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休闲游、历史文化游融合发展;增强能源供应能力,推进电网建设,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积极推进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网络服务全覆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进一步夯实制造业产业基础,同时加强发展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建设,注重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智慧赣州”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塑造区域要素吸引比较优势,逐步打造生产要素富集区。
(二)整合主导产业载体,强化产业转移承接与转型升级
区域生产要素富集的比较优势需要产业发展的途径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检验标准是区域产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和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分工程度。促进罗霄山片区赣州部分快速发展致富,首要的是基于区域要素禀赋明确区域产业主攻方向,整合主导产业载体,优化产业发展协同战略。基于前述资源要素禀赋,赣州农业发展应注重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强调粮食、蔬菜和水果产业三个主导产业发展,工业方面注重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科技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加工企业,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资源要素利用率。同时注重文化、旅游及服务业的发展,合理设计旅游服务网络,推进现代物流业、商贸业、高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使得各产业都能够逐步跨入高层次要素支撑的产业经营层次,通过技术水平提升、高附加值获取提升产业竞争力,并逐步实现区域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
基于反梯度理论指导,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基于区域要素禀赋,明确产业定位,强化产业特色。强调环境保护与本地已有产业的融合对接,将承接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深化产业分工,加强区际产业交流,尽可能消减行政区隔障碍,建设区域产业承接示范区。建立省际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服装加工、陶瓷等本地已有发展基础或者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转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对于社会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脱胎但不脱离传统经济模式,对传统资源禀赋要求不高,跨越时空整合资源,加速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实现区域结构的“再平衡”,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撬动效应”。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时代的先进制造作为基础,重新认识各产业协同发展规律,重视关联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产业的发展,切实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适度竞争扶贫开发方式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地区差距,而是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区域间错落有致、公平有效的竞争式发展。要实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扶贫开发设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推进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体制机制创新要协同进行,既要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流动,有效发挥其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也要通过行政干预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贫富不均、区域非均衡现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审批限制,要打破行政界限,强化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要素市场,建立健全与功能区划分匹配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区际合作和对接,推进城乡统筹等。
尤其要关注扶贫机制创新,关注扶贫政策创新,重视“扶贫政策的市场机制背景下的内容与程序的适用性”,以期实现“市场化的方式消减市场机制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扶贫政策诉求,首先应明晰产业扶贫项目产权,创新扶贫投融资机制,健全扶贫项目风险防范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用适度竞争性的扶贫开发方式替代“普惠式”扶贫机制,提高扶贫效率,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其次,优化项目设计,整合扶贫资源,对接区域产业基础与优势资源,注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发展带动,继续实施区域间的“结对帮扶”,以更好实现贫困区域及民众脱贫致富。
(四)辩证思考要素流动问题,强化扶贫开发政策完善政策监测评估
区域要素流动不能简单地以流入和流出为优劣的判断标准,要素流动能够为要素的优化组配提供机会与选择,这也是要素流动的关键效用所在,应理性认识要素之间的循环共生机制,立足于更高、更广的层面看待要素流动问题,合理审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福利依赖”和“杠杠效应”,避免过度依赖和囿于空间局限,阻碍区域发展。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诸多扶持开发政策与措施,建议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梳理、明确,强化政策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同时为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建议尽快开展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政策监测评估工作,防止“政策异化”,查处“骗补行为”,切实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并纠正违规操作,切实发挥扶贫开发政策的产业引导与发展扶持作用。
[1]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协调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128-133.
[2]李新安.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3(1):129-134.
[3]马仁锋,王筱春.省域发展潜力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6):87-92.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7-392.
[5]Krugman P.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2):129-144.
[6]周加来,李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9):87-92.
[7]陈建军,杨飞.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J].产业经济评论,2014(7):93-99.
[8]齐中英,苏树林.区域发展要素资源流动与可持续发展机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0):16-19.
[9]何雄浪,胡运禄,杨林.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J].财贸研究,2013(1):40-48.
[10]李鹏.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29-30.
[11]江建英,郭立群.区域经济发展与软要素作用探析[J].当代经济,2006(12):12-13.
[12]Rybczynski T M.Factor Endowmen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J].Economica,1955(22):336-341.
[13]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M].余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572-587.
[1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2.
[15]蔡昉.从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N].经济参考报,2015-03-10(01).
[16]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9-66.
[17]牛艳梅.我国反梯度推移理论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2 (3):23-24.
[18]罗琦,罗明忠.江西省赣州市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策略[J].南方农村,2015(1):9-15.
[19]姜伟.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N].中国发展观察,2015(7):25-26.
[20]付金存,赵洪宝,李豫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视域下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及政策启示[N].经济体制改革,2014(5):43-47.
责任编辑:胡晓
F812.0
A
1004-941(2015)06-0055-06
2015-09-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JL07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扶贫移民适应期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YJCZH272);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项目编号:XDNYA1504)。
郑瑞强(1983-),男,山东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