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2015-10-10武旭海

歌剧 2015年7期
关键词:精品歌剧民族

武旭海

歌剧艺术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状态的重要形式,歌剧的发展不仅包含着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亦包含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何为“雪中送炭”

当今中国,日益强大。国事盛,民心顺,太平年景需要歌舞升平。人们也需要中国的歌剧艺术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如同我们要求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一样重要。文化“百花齐放”是新的时代需求,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发扬光大伟大的中华文化,将华夏文明的结晶在全世界传播,是当代国人之期望。

如何才能真正让全民传承中国优秀的歌剧作品?如何才能让中国歌剧艺术闻名于世?一个公平的、科学的艺术作品制作推广制度的建立显得至关重要。如今,国家舞台精品当作“工程”来操作,已经不少年了,确是出了不少精品。但也有一些花费老百姓大量金钱的歌剧艺术作品,在辉煌的舞台隆重推出、闪亮登场之后,业内业外怨声不绝,吃力不讨好,只落得少数人自娱自乐,自我满足。某种程度上,这一工程成为了另一种角逐和交易的阵地。倾尽全力打造出来的作品,放到舞台精品工程这个阵地上去拼搏,得到所谓“精品”的名号,名利双收,说到底最多算上是“锦上添花”而已。舞台艺术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生产流程,不能只为获得什么样的奖项,或者为某一个领导或个人的某些业绩而作。大部分的创作经费是纳税人、老百姓的血汗钱,花了那么大的财力,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制作出所谓的“精品”,却是大多数老百姓看不到的作品。

这样的“精品”,且不说老百姓喜间乐见,真正为老百姓所喜爱的有多少?对得起老百姓的血汗钱吗?所以,歌剧舞台艺术从制作上就要考虑到,它为谁作?怎么作?如何扎根到群众中间,是否能真正的创作出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歌剧艺术作品?能不能变个方式,改“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呢?

党中央一再重申:“执政为民”、“民生第一”。艺术家和艺术管理者们应该换个思路,淡化艺术领域的行政影响,打破原有体制中违背艺术发展规律的限制,一切以民为本,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艺术源于生活,人民群众又创造了艺术,因此歌剧艺术想要长足发展,观众的培养至关重要。群众要能够接受并欣赏它,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投身于歌剧的创作中。而曲高和寡的局势,是特别不利于民族歌剧发展的。因此,歌剧的创作要符合人民群众的生活,符合民族文化特点,要用观众熟悉的艺术形式,并且与时代相结合。歌剧要让更多老百姓共享他们“花巨资”打造出来的精品成果,才能够有效抵制低俗之风、庸俗之风和媚俗之风。

2014年,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自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总书记的这番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依然还在凭着良心“坚守”在舞台上艺术上的文艺工作者们“雪中送炭”。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新与传承

回顾往昔峥嵘岁月,再看看今天取得的丰硕成果,经过几代中国歌剧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民族歌剧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终于得到了可以长足发展的机遇,从《白毛女》到《洪湖赤卫队》,从《木兰诗篇》至《红河谷》,每一部作品都富有民族音乐特色,弘扬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着强烈的时代感,这些作品在最广泛的人群中引起共鸣,在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上竖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作为歌剧人,我们应该有担当、有抱负、有责任保护好中国民族歌剧的精品之作。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因为它总会过去,文化危机与人性危机才是最可怕的,我们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丢失自己的民族经典。

随着文化大繁荣,民族歌剧需要传承。排演这些经典的剧目就要在发扬民族特色的同时,利用现在的技术水平,使民族歌剧与国际接轨。我们要做到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勇于突破。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演出的实际操作性,要考虑到舞美制作是否会受到舞台条件的制约。再精美的舞台制作,如果遇到一个施展不开的剧场,那是何等的无奈。

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守本创新”,使今天的观众既能体会到经典民族歌剧的原汁原味,又能感受时代发展后的艺术创新。坚持走民族化创作道路,要在中国的、民族的原则上,深挖自身的优势,虚心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成功模式,既保留原作的风格和精髓,又结合时代精神和演员特点,在汲取西方歌剧精髓的基础上运用民族风格来演绎中国歌剧。

在新歌剧的发展,创作、推广方面,首先要让艺术家获得足够的尊重,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在不受干扰的气氛下专心进行艺术生产,这样才能保证优质的效率,更能避免创作和制作资金的浪费、工作时间的浪费。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做好一系列的案头准备工作,创作者的思路要与各方面的制作团队紧密沟通探讨,避免“组织起来后单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当然我们的艺术家也应该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间去,用精湛的艺术水准、优雅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艺术人格感染群众,用实际行动去拉近艺术家与百姓群众的距离感。

我们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宣传机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经典的民族歌剧有相应的宣传资金扶持。现如今打开电视机,众多低俗的二人转、脱口秀等文艺节目,占据了大量的频道和时间,这是对媒体资源的高度浪费,并且会对人民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产生恶劣的影响。

如何传播正能量,让高雅艺术节目和优质的艺术资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我们必须依托政府帮扶,通过媒体、网络的支持,让舞台艺术走进人民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构筑一个健康、有效的宣传平台和环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光明文化的民族。喜庆文化、吉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甘洒热血、点燃光明,是中华民族先进文明中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美丽憧憬与追求。

中国歌剧人对这种正能量的追求依然存在,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精品宝库中最璀璨的宝石。中国歌剧人作为思想文化的火种,必将使每一部作品照亮人民的心声:中国歌剧人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必将使每一部作品引领着先进文化艺术的进步。让我们为此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建设美丽中国,让我们为此振兴人民的高昂斗志,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精品歌剧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走进歌剧厅
多元民族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