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融水县常见清热解毒蕨类植物的初步研究

2015-10-10陶玉华隆卫革曹书阁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金沙卷柏药用

陶玉华,隆卫革,曹书阁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工程系,广西 柳州 545004)

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其药性以甘、平、凉、寒为主,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对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疗效方面的记录: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瓦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优越的水热条件,一年四季植物几乎都可生长,其以山地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喀斯特地貌突出,其特有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融水县夏季炎热,身体易燥热、上火和暑气郁积,当地人对清热凉血、解暑的药用植物的需求量较大,当地人对此类药用植物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长期来清热解毒类药用植物在广西各民族中被广泛使用。系统的对当地主要的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进行编目整理可为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1 地理概貌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县境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融水地广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5.46%,其年平均日照1376.7 h,无霜期320 d以上,年平均气温19.6℃,年均降雨量1824.8 mm,年均蒸发量1561.2 mm,年均相对湿度79%。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降水丰沛、干湿分明,冬少夏多的气候特征[1]。

2 研究方法

收集和查阅与广西融水县药用蕨类植物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植物志、植物名录、药物志、中草药汇编,对其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研究。课题组先后多次进入广西融水县进行野外、集市药摊调查和访谈。运用野外调查方法、民族学的人物访谈和民族植物学的“5W+1H”法[2]、植物分类鉴定等方法对广西融水县常见的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进行编目和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资源概况

根据调查和查找文献,广西融水县常见的清热解毒类药用蕨类植物资源有41种,隶属于20科,27属(见表1)(1991秦仁昌分类系统)。其中水龙骨科种类最多共10种,其次是卷柏科4种。

表1 广西融水县常见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生境及功效[3-5]

表1 (续)

3.2 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融水县地处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其地理环境多样化,地貌类型既有山地、丘陵和石山,又有台地和水域,连片分布着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分布的复杂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生境。土壤既有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的酸性土壤,也有碳酸钙积累形成的钙质土。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蕨类植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有的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分布在平原、沟谷和溪边,许多种类分布在杂木林中,在林下或者林缘,如表1的卷柏科、海金沙科、紫萁科、凤尾蕨科、中国蕨科、鳞毛蕨科的部分植物。有的分布在石灰岩地貌,如马尾杉、铁角蕨、大瓦韦、石韦、江南星蕨、东南星蕨等分布在林中岩石缝隙或树干上。满江红和苹分布在池塘或水田。有些种类在广西全区均有分布,如肾蕨、凤尾蕨,生于路旁、溪边或山谷。绝大多数为荫生蕨类,少数为旱生的,如芒萁。

有些清热解毒药用蕨类对外界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土壤的指示植物,其中芒萁、半边旗、华南紫萁、乌毛蕨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贯众、毛轴碎米蕨、蜈蚣蕨、铁线蕨为钙质土指示植物,在广西岩溶分布地区,存在一些喜钙蕨类植物,如兖州卷柏、翠云草、海金沙、肾蕨、半边旗、铁线蕨、石韦等。指示植物能有效和方便的为人们识别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依据,在引种栽培和改良荒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3.3 药用状况

药用蕨类植物入药部位可以分为全草、根状茎、茎叶、孢子等,本研究41种清热解毒蕨类植物绝大多数为全草入药,有石杉科、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铁线蕨科、凤尾蕨科、中国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鳞毛蕨科、紫萁科以植物的根状茎入药。而海金沙则以孢子入药。

使用方法通常有煎水服和捣烂外敷,民间还常把植物与动物骨头和其他食物煎汤,兼具药用和食用的功能,以及浸酒、泡澡等方法。劳作的农民随手可在房前屋后采摘后煎水服用,方便快捷。有新鲜植物材料入药,亦有晒干后用之。肾蕨用根茎煎汤入药,肾蕨根茎20~30 g,水煎服,可清热和治感冒发热[6]。海金沙孢子入药,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7]。有些蕨类还制成消炎解毒的片剂、冲剂和注射液等药剂,如江南卷柏、海金沙、笔管草、庐山石韦、乌毛蕨等。

3.4 药用成份和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蕨类植物主要药用成份为黄酮类、甾醇、氨基酸、酯类或内酯、酚类、鞣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和消炎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咽喉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8]。

乌蕨、海金沙、半边旗、铁线蕨、卷柏等均含有黄酮类化学成份,其中乌蕨的地上部分含黄酮量最高,总含量达到34.24%[9],具有较强的抑菌、消炎和解毒等作用,被称为“万能解毒剂”[10]。海金沙含海金沙素和脂肪油[11],具有清热毒气和利尿的作用,是两广地区凉茶原料之一,是解暑的佳品;半边旗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研究证实凤尾蕨属的半边旗含有抗肿瘤的的活性物质[12];紫萁根状茎含紫萁甾酮A(Pomasterone A)、蜕皮酮(acdys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紫萁内酯(osmundalactone)及棕榈甲酯(methylpalmitate)、棕榈乙酯(ethylpalmitate)、紫萁甙(osmunda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紫萁多糖等多种成份[13],紫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14]。

4 讨论与建议

随着对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一部分清热解毒蕨类植物的药用成分已被鉴定出来,并了解了其药用机理,并被开发成商品,但仍然有很多种类还有待开发。对当地主要的清热解毒药用蕨类植物进行系统的编目整理可为今后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参考。

融水县丰富的药用蕨类植物是个天然的植物基因库,也是新药和药材原料的来源,在药用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先摸清其植物资源状况,加强其化学成分及活性的研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要加强保护现有资源,蕨类植物分布的生境比较狭窄,民间对清热解毒蕨类植物需求量大,应本着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运用,使其免受资源耗竭的威胁。应进行规模化人工种植,开展组织培养、培育选优的研究,同时保护好其生长所依附的森林资源。

[1]梁凌林,路刚,覃德锋.融水县珍贵树种发展现状与培育途径[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2):62-64.

[2]王洁如,龙春林.基诺族传统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2):161-168.

[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39.

[4]广西植物研究所革命委员会.广西植物名录(第一册)[M].桂林:广西植物植物研究所,1970:1-47.

[5]宁世江,李锋,何成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广西元宝山科学考察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6-309.

[6]李宛霏,张敬杰,吴洁,等.毛南族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8):19-20.

[7]佚名.海金沙[EB/OL].[2015-07-10]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0434.html.

[8]李国树,徐成东.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66-69.

[9]蔡建秀,吴文珊,吴凌云,等.22种药用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4):63-66.

[10]岳银,杨加竹,陈业高.乌蕨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41(17):41-43.

[11]李烨,李镇魁,陈锡沐,等.深圳市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24-26.

[12]龚先玲,苟占平,梁念慈,等.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筛选[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599-1601.

[13]Akiyama T,Tanaka K,Yamamoto S,et al.Blood-group active proteoglycan containing 3-O -methylrhanmose(acofriose)from young plants of Osmunda japonica[J].Carbohydrate Research,1988,178:320 - 326.

[14]周仁超,李淑彬.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4):53-56.

猜你喜欢

海金沙卷柏药用
海金沙
——林下少见日,蔓草自碧然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方草寻源——海金沙
UPLC-ESI-Q-TOF-MS法分析兖州卷柏化学成分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海金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海金沙与炒蒲黄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