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特实施增产石油新政

2015-10-10

中国石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欧佩克沙特油价

□ 杨 慧

沙特实施增产石油新政

□ 杨 慧

沙特维持不限产和增产,调整能源政策适应低油价。

沙特在石油领域具有领导力,是欧佩克的核心产油国,拥有巨大的原油储产量优势。沙特凭借石油产量和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份额优势,通过调整产量政策,主导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起伏的趋势。在2014年11月底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沙特却力主改变持续30年的应对油价下跌的限产保价政策,主导超限额增产。

增产背景

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增长呈现明显回落态势。尤其2014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美国经济经历二季度4.6%的强劲增长后,四季度GDP增速放缓至2.6%,2014 年GDP增速为2.4%。中国作为近几年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2%,成为自1990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加之世界各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直接影响对石油的需求。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速度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世界石油产量持续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了油价下跌。近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呈现上升态势,供需格局较为宽松。特别是以美国为主要增长点的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长迅速。美国、加拿大等产油大国在“非常规革命”的推动下,原油产量持续增长。从2008年至今,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增加了400万桶,增幅达到80%;加拿大油砂产量增加了100万桶/天。2014年世界供应量9310万桶/天,超出需求量约105万桶/天。

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持续下行。2015年新年伊始,国际油价一度降至50美元/桶以下,与2014年初每桶110美元左右的油价相比降幅过半,创出近5年的最低价位。

沙特经济实力增强。2014年沙特石油出口2851.39亿美元,经常账户盈余1093.09亿美元,占到欧佩克12国经常账户盈余3110.22亿美元的35%。 由于沙特外汇储备丰富,承受低油价的能力较强,沙特政府称,如果削减开支,其外汇储备可应对8年的低油价。

沙特经历过由于投资下降难增产的困境。在1990年末和1991年初,沙特原油日供应量达到850万桶/天,由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投资搁置导致行业停顿。由于产量没有跟上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速,后期油价上升。沙特重新启动产量增长。但是到2004年沙特产量才增至1100万桶。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与1998年类似,由于减产和减少投资,到2011 年3月油价冲上100美元/桶,沙特4月日产量才879.6万桶,没有获得高油价时的高收益。

在油价下跌影响石油收入时,2014年10月沙特开始宣布对所有出口产品降价,以低价格来争夺消费者,占有市场份额。后又多次下调对亚洲、美国出口价格,油价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继沙特之后,伊拉克、科威特和伊朗以2009年来最大的折扣向亚洲出售原油。

增产原因

首先是经济原因。一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迅速。当前全球范围内,约有50.1%的石油用在交通领域。到2035年交通业在一次能源的总体增长中仅占15%。在石油的传统份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迅速导致沙特市场份额缩小。二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尽管2014年,电动汽车的绝对量还不大,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其电动车市场增速分别为120%、69%和45%,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是增速最快的燃料,年均增速6.3%。汽车的电气化时代已悄然来临,高油价只能促使市场份额加速流失于替代能源。在非常规和替代能源的双面夹击下,欧佩克2014年的全球原油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43.3%减少到41.8%。于是,沙特采取通过增产压价来打压竞争者的策略。石油部长纳伊米在2014年12月22日表示,如果有新的客户,海湾国家准备提高产量,再次验证经济性的考虑。纳伊米认为,如果沙特减少输出,市场份额将让位于一些高成本产油国,如俄罗斯、巴西或美国。他一再坚称,“让高效的石油生产商减少生产,而低效率者继续生产是不合理的”。尽管石油价格的下降已伤及该国的储蓄并致其股市动荡,但是他认为低成本海湾生产商能够承受打击,在那些高成本产油国产量下降后,油价就会提升。

□ 沙特近期不会改变石油政策。李晓东 供图

其次是政治原因。石油成为外交工具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沙特已成功运用。后来在1985年,沙特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前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计划经济无以为继,最终崩盘。据外媒报道,2015年2月沙特对俄罗斯开出石油限产条件——停止支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沙特与俄罗斯官员进行了多轮谈判,尚不清楚,沙特在多大程度上将石油价格与政治问题挂钩。但自2015年3月油价第一次反弹后,沙特就主导对也门什叶派胡塞武装采取军事打击。尽管政治阴谋论不可考证,但“维持石油产量是沙特的外交政策新工具”,石油增产似乎能给予沙特以政治信心成为“中东警察”。

以上政治经济原因,影响沙特改变减产转向增产保份额政策。另有外媒披露,沙特官员在2014年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前,与金融机构会谈,认为要获得中期收入增长,有必要接受一段时间的低油价,验证沙特明确推动改变石油政策。

增产效果

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为代表坚持的保市场份额增产政策,在目前已经导致油价下跌。自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1~3月,由沙特主导的欧佩克“不限产”和沙特增产政策,加速国际石油市场油价跌势。比如,在2014年11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结束后,保持石油产量3000万桶/日不变的消息一经发出,国际油价当日一度暴跌8%,WTI首次跌破70美元关口至67美元。在2014年11~12月,但凡欧佩克发布不限产或不限定油价的表态后,石油市场的油价遭受下行压力。进入2015年后,油价在1~3月之后走出跌势,自4月份以来月均价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上大幅增长。但是2015年6月5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维持不减产的产量配额政策,导致全球供应结构继续宽松,6月份油价在4月份、5月份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上大幅增长之后,涨势减缓转而进入稳定阶段。

从沙特官方售价来看,油价自2015年2月反弹开始,沙特已经连续3个月上调出口亚洲与美国石油的官方售价。5月初,沙特阿美公司再次调高面向美国客户的石油价格,再次验证预期世界石油供应产量下降。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在2015年2月油价首次反弹时,发表公开评论,表示需求正在增长,市场“已平静下来”,暗示其对于当前的动态感到满意。以上迹象表明,增产已经产生抑制新的产能投资和其他油源供应的进一步增长,符合沙特的“最有效率的生产者生产”的预期。

沙特增产政策有效,获得欧佩克较多成员国支持。对于沙特来说,尽管油价下跌,2014财年沙特经济仍然实现5%的增长。在沙特经济状况能够维持不减产政策的情况下,作为欧佩克核心国家“关心合理、稳定的石油出口收入,关心长期利益而不是国家财政的预算需求和目标收益”。这从两次欧佩克会议不减产的政策上已经得到验证。

沙特积极投资油气行业。由于油价暴跌,沙特政府支出增加,财政预算赤字最近甚至达到386亿美元历史新高。为增加国家收入,应对长期的低油价,沙特打算增加原油出口量。由于空闲生产能力有限,沙特继美国生产页岩气和致密油之后,准备沙特国内页岩地质带油气开发。沙特这一投资基于计划“建立满足全球经济转向强势之际需求反弹的产能所需要的投资”,届时沙特将成为除北美以外首批使用页岩气发电的国家,从而节省更多的原油用于出口。从沙特积极投资页岩气来看,增产动机强烈,沙特等国希望世界需求增长,希望等待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国际油价由低油价状态转变为油价高涨而获得收益。

综合以上因素,增产的效果已经展现。伊朗成功签署核谈协议,其出口石油进入市场最快在今年冬季,沙特在市场环境未发生大的改变前,不会轻易更改增产政策。沙特的态度仍然决定欧佩克的政策,未来欧佩克产量制度仍是增产保份额。但是增产的政策能否持续,还取决于欧佩克产油国内部意见是否能继续配合增产以及与非欧佩克国家和石油消费国的博弈。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

猜你喜欢

欧佩克沙特油价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油价涨了谁高兴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天然气欧佩克的漫长道路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