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的魅力与困境
2015-10-10祁建
祁 建
中国戏曲是个大宝库,电影改编戏曲是仁者见仁,几年前陈凯歌导演、葛优主演的《赵氏孤儿》就不是很成功,而徐克《智取威虎山》的改编则获得不少好评,就连戏曲人也暗竖大拇指。
在中国电影诞生110 周年之时,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系列戏曲电影受到观众赞誉。中国电影资料馆今年3 月起开设戏曲电影专场,回顾民国时期至今的名家经典作品,陆续放映了迟小秋主演的京剧电影《锁麟囊》、张火丁主演的《白蛇传》、李少春主演的《野猪林》和马连良主演的《铡美案》。中国电影资料馆还邀请专业研究者和戏曲名家与观众交流,普及戏曲知识。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人笑,台下万人欢”,这就是戏曲的功力和魅力。近年来,常听有人说到戏曲艺术缺少观众和后继乏人的问题,颇有担心此项艺术濒临失传之虞。笔者以为,戏曲的生命力提升一方面取决于众多喜爱戏剧的观众,另一方面多创作戏曲电影则是普及戏曲艺术的更好途径。
中国电影资料馆系列戏曲电影首场放映便观众爆满,共售出了200 余张电影票,两个放映厅座无虚席,这让《锁麟囊》的导演黎涛非常感慨。令他惊喜的是,前来观看戏曲电影专场的观众中年轻人居多,并非像此前预计的以老年人为主。“这样看来,戏曲电影对传播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戏曲电影的拍摄和放映也更有必要。”
从《定军山》开始,戏曲和电影就产生了难舍难割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梅兰芳的《生死恨》、周信芳的《四郎探母》 等很多戏曲名家表演的经典曲目也被拍摄成电影,留存下来,成为记录和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戏曲剧目、艺术家表演成就等资料的重要手段。
戏曲与电影这两种艺术门类相结合,如何解决美学定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戏曲的表现特性主要是虚拟性,表演手段主要是“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这十种手段都是在演员身上体现,因此可以说戏曲是以“角儿”、以流派为中心的舞台艺术;电影艺术以真实性为基础,手段主要是“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是以导演为中心的,真实与虚拟碰撞在一起,一定要找出一条规律来,才能适应戏曲电影的发展,处理好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是拍摄戏曲电影的美学核心。戏曲电影的发展对戏曲和电影这两类艺术来说是相互促进的,电影因为戏曲这一传统艺术而获得了更广泛的观众。同时,戏曲也借助电影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升华了戏曲的艺术魅力。
电影利用的蒙太奇等手段会打破戏曲人很在乎的整体性,这些都是需要探讨和探索的。很多潜台词可能在舞台上演员有表现,电影能通过银幕传达出去,而舞台因为距离远,观众没办法看得那么清楚。
当下戏曲界的现状是,年轻人不愿进戏校,中年演员多改行,老艺人渐渐故去,还带走了身上的技艺和剧目。戏曲的发展靠什么?就靠一代一代艺人的传承。“弘扬国粹艺术,保留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戏曲演员需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只有提高了待遇,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戏曲传承中来。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戏曲演员迫于没有展示才能之处,自身难保,空放着一身本领,倒不如转战影视来得实际。久而久之,这变成了戏曲行业中的一种“求生之道”。与此同时,戏曲演出与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降低剧场的场租费,从而降低院团演出成本、降低票价;推动观众购票热情,使低收入者不因高票价被拒绝于剧场之外;进一步鼓励提升演出质量、扩大戏曲观众受众面,这样才能保证戏曲演出和艺术市场更积极健康地发展。
戏曲界想留住人才,应该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来,从而满足戏曲演员对于好剧本、好演出制作团队和更多演出机会的需求,从而让更多的戏曲演员对扛起传承戏曲事业的大旗充满信心,让戏曲事业真正能够后继有人。
有着“戏曲国宝”之称的戏曲大师裴艳玲曾经说,“京剧需要创新。我也在创新,比如,我在全国率先实行京剧、昆曲、河北梆子‘三下锅’的演出形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裴艳玲直言,“创新不能把京剧搞得跟3D 电影、交响乐、舞剧、芭蕾一样,虽然可以红一时,但都是长不了的。”“我认为要想当一个合格的京剧人,就要先老老实实地看看祖宗给你留下了什么东西。”
电影《赵氏孤儿》的改编颠覆了原来的故事,改编者认为几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程婴舍生取义杀死自己儿子去救满门抄斩的赵盾之子,在今天是一件非常不能理解的事情。这种改编的初衷没错,但是改编的前提是要把故事合理化,如果不能青出于蓝也至少应做到自圆其说。否则推翻原来的经典,又没有自己较为合理的解读,观众当然不买账。和陈凯歌相比,徐克发挥了自己多年来动作片的长项,既然《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已然那么精彩,何必为改编而改编?只要用超炫的技术手段、青春靓丽的演员重新呈现就好了。谁说尊重原著就是没创意,其实几百年来观众对这些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道德观早就深深地认可,嫁接到今天的带着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的演绎方式,让这个故事更有生命力地流传下去其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戏曲电影是普及戏曲艺术的有效手段,而今,即使在城市,观众又能看到多少戏曲电影呢,太少太少了,至于农村就更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体制、资金、受众等都在困扰着这一事业的发展。更多的是由于戏曲本身的艺术特点,节奏慢,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都自成特色,唱段念白加身段的艺术表现,没有点“造诣”还真难看懂,这使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看戏的人一要爱,二要懂,要会“看戏”……这种对戏曲的爱是靠培养的,不能由于没人看所以不拍了,越是不拍了,自身的路就越窄,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