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15-10-09李书兰
李书兰
【摘要】21世纪,批判性思维凭借对大学生在身心发展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中国创新教育发展的当前,培养批判性思维成为重点。大学公共英语以人文性、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突出优势,本篇论文主要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及意义,并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进行详细论述,最终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 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意义
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指的是针对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并根据自身的思考对其做出主张的一种思维。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的判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的跟从别人,而是要采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批判性思维属于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核心,由此,创新与批判思维成互为补充与互相作用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开发。加强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社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缺少创造性思维是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对于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来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动力与基础,大学生要创造就要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只有在批判性思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多元个性与主体人格;最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和发展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和共享的当代,只有不断的吸收和学习世界优秀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保持与时代的同步发展。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具有求知和探索的能力,其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大学生离开学校后适应社会的一种所必备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换意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等教学模式。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辩证的学习和认识英语。
1.转变学习观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提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多为学生的镜子。既然要让学生成为批判者,那么教师就应该率先做出批判的榜样。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上的知识,也未必是真理。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需要商榷的知识点,教师要恰当的运用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批判纠正与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交给学生批判方法;其次,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通过多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来思考问题,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而是多角度的探讨问题答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求变与求异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的根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会去主动探索问题,这样也才会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自身的能力。
2.设计解决问题的活动。对问题的分析,可以提供学生更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机会。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思考,对其赞成或反对的利用,让他们批判性的的思考对他们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借助当前与大学生的生活、兴趣等具有紧密联系的问题,例如大学生高消费、城市空气污染等。确保大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设计问题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由他们列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就问题进行讨论。
3.积极倡导和启发大学生,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机会。教师在给大学生观点的同时,还要提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来分析、应用与评价。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补充一些课本之外的材料。
三、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培养意义,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介绍,重点指出只有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大学英语学科知识作为载体,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内容与知识点有机融合,才能逐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中,我们还应该注重民主性与参与性,重点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性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来激发大学生的多向思维,引导大学生求异探索能力,最终培养大学生的批判行性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劳动者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明江,李旭.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2]王飞.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2.
[3]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4.
[4]刘伟.郭海云.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界. 2006.3.
[5]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