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水下地形及岸坡稳定性观测和分析①
2015-10-09汪鹤卫
汪鹤卫
摘 要:为了解复杂河道的港口码头运行变化情况,确保生产和防洪安全,以马鞍山港口为观测实例,叙述了在复杂河道港区的港口码头变形观测、近岸水下地形和岸坡稳定观测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码头稳定性、附近水下地形和岸坡变化。在观测和分析中,主要利用高精度全站仪、GPS配合测深仪进行了观测,对采集的数据采用了ARCGIS10.0软件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为码头的设计验证、河道治理和岸坡养护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对港口码头运行管理具有较强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水下地形 沖淤分析 岸坡稳定性 冲淤量
中图分类号:U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091-02
长江河道演变受水系来水来沙、弯道和汊道泥沙运动、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等条件影响,会发生沖淤变化。为正确了解和研究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特别是重点港口区域的整治和防护,应加强沖淤观测和分析。该文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ARCGIS软件,系统观测和分析了长江下游马鞍山河段马鞍山港区的变化情况。
1 观测和分析目的
马鞍山港口位于马鞍山河段,该河段洲滩较多、河道复杂,河床发育于第四纪沉积物上,为典型的河漫滩二元结构,表层5~10m是透水性差的淤泥质粘性土或亚粘土,其下30~50m为细沙层。右岸工程地质条件人头矶码头附近最差,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极不稳定。在河流历史演变过程中,这一带处于江心洲尾与小黄洲头之间过渡段的上下移动区,冲淤频繁,抗冲力最弱,50、60、70年代的几次大崩岸都发生在这一地区。
通过对2007年测次和2012年测次马鞍山河段沖淤图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心港区附近出现了淤积,人头矶附近出现冲刷,如图1所示。为了加强河道治理和港区运行管理,及时掌握码头工程区域水下地形、岸坡和码头变化情况,确保码头和港口运行安全,该院连续3年对港区进行观测和分析,并编制了分析报告。
2 观测内容、方法和过程
2.1 观测内容
(1)码头变形观测:对固定高桩式码头进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每个固定码头布置4个水平位移观测点,8个垂直位移观测点,水平、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等级为三级。观测点的布置图以人头矶码头为例,如图2所示。
(2)水下地形测量:垂直水流方向自防洪墙开始向长江测至码头外沿以外250米,测图比例为1:1000。
(3)固定断面测量:码头前沿每隔100米施测一条固定断面,测宽同水下地形,变化大的关键区域要加测断面,测图比例为1:200。
2.2 观测方法和过程
主要包括对固定高桩式码头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观测,港区水下地形和固定断面测量,断面和地形冲淤情况分析。观测的频率为每年一次,因汛前和汛后河床沖淤变化大,观测时间统一选择在每年汛后11月,各测次观测时水位相差也不要超过1米。
(1)码头变形观测: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极坐标法测量。极坐标法测量采用Leica TS30型全站仪进行,在安装有强制对中器的工作基点架设仪器,在安装有强制对中器的后视方向点架设固定觇牌。沉降观测采用Dini-03型数字水准仪配合条形水准尺,按后-前-前-后观测方法进行观测。
(2)水下地形测量,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测量航线,关键的区域还要加密航线,每测次对比的航线要一致。GPS无线电信号采用CORS信号,在使用前求取校正参数,并在每天正式测量前和结束后均进行参数检校。
(3)固定断面测量:断面方向大致垂直于主流方向,测量方法和地形测量相同,断面间距和测点间距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进行断面套绘,套绘断面分别采用了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施测的断面资料。
3 观测数据分析
马鞍山港区长度约3千米,每个区域变化不尽相同,为了准确分析码头前沿和附近的变化情况,港区共分成了5块区域。沖淤分析时先进行整体分析,每块分析从总分析图提取,保证该区域在色带和等值线的一致性。由于篇幅关系,5块区域不可能一一描述,先仅以变化较大、较为典型的人头矶码头为例。
3.1 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观测情况
监测中平面基准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5度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从安全及减小码头作业对观测影响考虑,平面位移点布设在码头内侧。水平基准点按D级GPS点精度接测,高程基准点按国家二等水准观测方法接测,基准点3~5年复测一次。通过2013年11月监测成果和2014年11月监测结果比较,监测点未发现异常现象。
3.2 水下地形分析
水下地形分析采用了马鞍山港区最近三年11月份测量数据,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了分析。
(1)数据提取:打开CAD软件,调入准备好用于比较的CAD地形图,绘制分析范围线,剔除图中不合理和无关的数据,分别输出高程点、等高线和范围线。
(2)数据建库:打开ARCMAP软件,新建一个项目,在项目文件中新建地理数据库,设置好单位、比例尺和坐标系。把CAD图层中高程点、等高线和范围线分别转换成GIS中点、线、面shapefile图层。
(3)TIN模型生成和编辑:TIN模型的生成主要使用3DAnalyst扩展模块。单击ArcToolbox窗口,展开“3DAnalyst工具”,展开“TIN管理”工具,双击“创建TIN”,创建TIN,如图3所示。在对话框中输入TIN的名称、坐标系,要素类中输入点、线、面数据, height_field域中点、线选择“Elevation”,范围线选择“None”。TIN模型生成后,可直接添加、移除或修改TIN结点、隔断线或面,改动时表面可实时反馈,使生成的TIN更加合理。
(4)冲淤量计算:所有的TIN生成后,利用“TIN转栅格”工具,把生成TIN转换成Raster数据,TIN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后,便可进行土方沖淤计算和栅格计算。沖淤计算使用“栅格表面→填挖方”工具,等数据计算完毕,便生成一个CutFill_tin文件,栅格中红色区域为淤积区,蓝色区域为冲刷区,灰色区域地形没变化,效果图如上图1所示。打开CutFill_tin文件数据属性表,导出报表,计算出冲淤量、沖淤面积和沖淤高度等内容,结果如表1所示。
(5)沖淤图绘制和合成:先用本期的栅格数据减去上期的栅格数据得到沖淤变化的栅格数据。然后用“栅格表面→等值线”工具对变化栅格数据绘制等值线,并进行拟合、等值线的标注和掩膜。栅格计算数据一般是用灰度表示的,为了直观显示,必须进行分色表示,定义大小为“1”米的间隔,选择一条由红黄绿兰组成的色带,并进行符号标注。为加强图的易读性,导入岸上带固定码头的地物和文字。打印图纸时要进行合理布局,添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和标题。
(6)沖淤分析结果: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人头矶固定码头前沿变化不大,总体以冲刷为主,变化在1米左右。码头后侧以淤积为主,一般淤积在1米左右,岸坡变化不大。码头前沿120米处水下变化比较复杂,上游侧出现淤积,淤积量最大达7米(固定断面CS1处),中游侧出现冲刷,下游侧出现淤积。固定断面CS1、CS2和CS3近岸水下出现冲刷,断面中部区域出现淤积。
3.3 近岸岸坡比断面分析
人头矶港区近岸岸坡比(自岸坎至近岸岸坡脚)在1:3.33~1:5.47之间,坡度均缓于1:3,目前岸坡较为稳定。其中浮码头处为自然坡,坡度较陡,在1:3.4左右。固定码头下段坡度较缓,在1:5.3左右,这主要是码头建设施工开挖形成的,且码头后侧已经开始明显淤积。
2014年11月与2013年11月两次测图相比,岸坡较为平顺,变化不大,两次测图近岸岸坡基本重合,码头前沿以轻微冲刷为主,岸坡基本没有变化,岸坡较为稳定。
上述总体分析表明:马鞍山港口人头矶码头近岸岸坡变化不大,近岸岸坡稳定;码头前沿总体呈略冲状态,主河床区域以淤积为主;码头近岸下游侧冲刷可能与近岸回流有关,应加强观测,避免发生崩岸,保证码头安全运行和防洪安全。
4 结语
通过变形观测对码头重点监测点进行了位移观测,利用固定断面对关键岸坡和水下地形进行精细观测,采用GIS软件对水下地形进行了整体沖淤分析,做到了点、线、面的结合,比较系统和科学地对马鞍山港区进行了观测和分析,较好的反映港区的码头、河道和岸坡的变化情况。观测数据建立了GIS数据库,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管理价值和参考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声享,尹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汤国安,杨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张成才,秦昆,卢艳,等.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