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相互融合①
2015-10-09程浩刘伟
程浩++刘伟
摘 要:伴随着现在社会的急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走入了家家户户,而这个领域也逐渐透明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呈现了崭新的一面,并且已经逐渐的走在了和通讯系统相互融合的道路上,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带动了新的通讯领域方面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方面也有所促进。但是这一融合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只有将二者更好的融合起来,才能对其发展有所控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通信系统 融合 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013-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对通讯方面的需求上,则更注重资源共享方面,其问题主要反映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发展,而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主要发展规律定向,对于整体的结构发展来说,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从网络的用户角度来看,对于资源调整方面,也应当控制其信息的明确性,而这也是保障信息有效的主要手段。
1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的融合趋势
在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增强人们跨越自然的界限完成交流,已经成为当代发展的通讯技术的一个主要蓝本,不仅在军事需要大力进行发展,在民生方面也需要对人们的这些生活信息需求进行控制,这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都是有着很高的现实使用价值的。现在通过通讯设施,进行采集、处理、管理等已经成为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的主要作业形式,而这都是建立在通讯网络的基础上的,只有精确的通讯,才能保证这些数据的有效性。
传统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是近年来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手段。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效的改进了社会的通讯智能化技术。在信息通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针对通讯技术的发展问题进行下面几点的分析,(1)针对传统的系统来看,主要是通过信息的传输技术来进行的一种辅助,能够使用通信功能来进行信息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了信息的发展。(2)运用传统的系统在通信上进行服务需求融合,选择新型的通讯技术来完成,能够更好的服务新型的信息服务。(3)传统的两者之间并无联系,在处理事务中就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了使用范围狭窄,同时使用的费用也比较高,同时对于数据的择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是不具备现代的使用价值的。综上所述,两者的融合是势在必行的形势。
2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两者相互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我们在研究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网络之间的融合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其中的风险问题,而两者都是开放性、交互性的,在使用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将自身的信息进行加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自身的信息是安全的。在两者没有融合之前,两者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来说,计算机网路数据传输中存在木马病毒,同时这些东西层出不穷,没有一天让人安生,而通讯网络,也面临着时刻被人监听的危机,两者相互融合,会否产生新的风险问题呢?我们针对下面几点进行分析。
2.1 硬件方面
我们确保信息的安全,首先从硬件上进行分析,最简单的就是在物理方面使用安全上,只有硬件的安全设施齐全,才能够确保使用者的安全。而在使用过程中,因要应对各项风险问题,就需要能够传输和接受新的频段的信号,才能够更好的传递信息。在过去的通讯网络中,我们是通过2G网络来进行的信息连接,这样传播一些简单的电话通讯来说,还可以,但是也十分容易被人窃听。而随着系统的硬件发展,人们已逐渐的不能够满足于简单的通话。那么3G时代和4G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这一改革的发展。对于硬件设施方面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而对于现代的网络运营模式来看,人们对于网络的安全性也开始有所提防。对于一些网络的木马等,都应该拥有有效的防护措施,而这对于网络提供商在安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的用心进行设计。
2.2 软件设计方面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针对软件设计方面,是需要针对其程序的设计方面进行相应的安全漏洞制定补丁的。只有将安全漏洞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排查,才能够使其不受到安全等级以外的未知风险侵害,而这对于整体的操作平台建设来说,都是需要从平台的操作、应用和业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执行,这样才能够保障自身运行的有效性。而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软件正常运营方面,能够有有效的将这一个的风险传递到下一个系统之中,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商业信息运转中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进行这些系统的操作平台过程中,就应该针对其软件明令禁止一些商业上的不规范化操作,在安装服务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业务方面的信息安全管理,而对于整体的发展,应在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前提之下,对其安全隐患进行对整体的研究,这样对于提高其上下层的发展,有着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于用户的实体联系方面,也提供相应有效的防御措施,在软件方面的关注,应注重网络的防护问题。在结构上促进在安全隐患方面预控。对于整体的发展方面,都能够更好的确保不同等级上的系统安全有效发展。
而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在业务的软件最顶层管理权限中,应该以客户的信息安全作为最高的服务要求,这样在确保到其信息的安全问题上,也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
3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结合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的通讯系统发展趋势中,我们必须去考虑两者的融合发展,因为计算机技术在这个时代已经展现了其强大的功效,不论在地理定位还是独具计算的终端服务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经济生活的需求上,也将计算机普及到了家家户户之中。同时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的不断进步,也将微型智能芯片的功用带到了手掌之间,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掌握天下要闻。这些都是现在的发展应用,而如何更快更安全的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就成为了当社会的信息通讯系统发展的总趋势。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下在新的发展趋势中,人们对信息的统计问题,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只有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系统,才能够在下一个时代取代传统,得到大众的认可,而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中的主要发展形势,对于整体的社会发展前景来看,仍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我们从处理器上进行分析,其通过局域网和新的手机通讯网络来完成新的网络通讯,则成为现在我们发展的主要根由,而全世界的信息来源,则是通过各类信息之间的交替传输来完成的,如何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或许会成为下一个信息时代的主要发展规律,但是我们现在仍将是公共网络系统应用的个体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集中体现。
新的发展终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建设,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对于新的信息源头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系统进行新的界定,这对于网络的通用安全方面,都会有新的因素功能设定。在通讯系统的基本功能上,可以通过对信息传输的服务来进行控制,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其融合的完整性。
4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的融合实际应用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通讯网络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促进这些企业在生产力的发展上有了新的进步。例如阿里巴巴批发网、天猫商城等,但是这虽然标志着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同时也将其中的安全问题暴露无遗,在引用有限网络上,对于主体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方面,都能够很好的确保其在各方面的成长,这对于整体的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方面,都能够提供很好的通讯网络安全保障,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都是能够提供一定的实际应用的。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发展,三网融合(通讯网、互联网、局域网)也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三者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注意其相应的发展,而相同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需要针对其中的各种电网配置来完成相应的安全效应使用规范。
除此之外,在现在手机网络的4G时代到来之际,对于配网方面的涉及上,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其整体的发展规律来进行信息需求上的设计,而这对于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网络两者的融合上,则是保证其发展的主要内在形式,对于其主体的发展问题上,都能够更好的提升其应对紧急事故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指挥部署问题。而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新型的系统进行领域上的广泛应用扩展,这对于其发展来说,都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发展观念中,我们是必须要考虑到其典型性的智能网络管理的,只有在通过进行两者的安全防护双层保护下,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到网络的安全畅通。
5 结语
在现代技术的不断创新过程中,网络通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在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网络两者的融合是并非偶然。两者都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一种外在形式上的信息传递,这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都能够给与很好的促进。在两者的融合中,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将在各大领域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巧巧.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低压电器,2008(24):131-134.
[2] 于楠,闫景东,汪鲁刚,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J].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3] 王奇.浅谈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现状及未来融合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4(19):102-102.
[4] 张术平.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发展与风险应对措施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283-283,285.
[5] 侯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研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291-292.
[6] 陈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结合的发展前景与风险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102-102.
[7] 魏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3,32(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