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同存异 共融共生

2015-10-09孙学科

企业文明 2015年9期
关键词:异地统一融合

孙学科

“和而不同”出自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即主张在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允许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存在,主张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不同事物和不同方面的和谐统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赋予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新常态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应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尤其在重组整合过程中,应把“和而不同”作为母子文化融合的战略性思维,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同步推进,同步实施,用文化因子把母子公司上下链接成一个统一体,让思想上“1+1=1”,发展上“1+1>2”,成为文化引领新优势。本文将结合山推股份公司在母子公司文化融合中的实践,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坚持“和而不同”思想正确理解母子文化差异

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来源于多方面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推将并购重组作为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活动。自1998年至2012年,山推股份先后重组整合山东锐驰机械有限公司、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抚顺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建友公司等4家公司。

综观山推这几年开展的并购重组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自2008年以来,历经5年时间,完成4家企业的重组并购。二是地域分布广。重组企业遍布湖北、辽宁、山东三个省,横跨南北,地域分布广。三是产业发展多元化。山推围绕工程机械产业链,实施多元发展,通过重组并购,形成“四主机,四部件”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四是成长背景迥异。山东锐驰机械有限公司前身是泰安起重机械厂,该企业是一家具有30多年液压油缸生产历史的企业;武汉楚天公司前身是湖北建机,曾经是湖北省内混凝土机械的领跑者,其旗下的“楚天”品牌曾名噪一时;抚顺起重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始建于1966年,是国内生产高空作业车、登高平台消防车和轮胎起重机的专业厂家;济南建友机械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最早生产混凝土搅拌与输送机械的大型骨干厂家之一。五是企业文化各具特色。山东锐驰机械有限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合资企业驻入,企业文化由最初的泰起文化,引进了小松文化、五十铃文化、山推文化,造就了锐驰公司的多元式、开放式文化;作为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楚天公司,由于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经济位置,形成了“多元互补,兼容并包”的文化特点;抚顺起重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对抚起支持力度也较大,但由于是私企,具有家族式文化;济南建友机械作为济南当地一家老国企,文化底蕴浓厚,科研实力突出,但体制机制的活力不足。

种种因素致使山推在重组整合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山推深刻认识到文化融合对重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本着“和而不同”的思想推进母子文化融合,将文化融合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年度规划等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融共生的原则,以创新性的思维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融合模式,通过“学习、改善、创新、超越”这一共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不断强化,对并购重组企业进行文化重塑与再造,推进组织融合、制度融合和管理融合,促进母子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遵循“和而不同”原则确立母子文化融合战略

山推重组整合的企业虽然在文化上都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但多元并不意味着割裂、抵触、互不相容。山推遵循“和而不同”原则,实施“三个统一”“一个差异”文化融合战略,逐步理顺母子文化体系。一方面正视重组双方的文化差异,尊重各自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办事风格,相互欣赏对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注重从各自文化的差异性中发掘文化的相容性和相通性,从多种文化元素中提炼出相同的文化因子,为实现重组企业的文化整合消除各种不利的噪声,形成对整合文化的高度认同。

统一核心价值理念。2013年,山推在原有理念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山推本部、异地子公司共249名中层干部,从企业视角、实践的角度,就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使命、内涵、价值观及子文化理念进行研讨,通过交流、沟通、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初步形成文化理念16条,进一步丰富了山推文化的理论内涵和理念体系,为山推整体和谐发展找到了文化上的共同语言,为重组企业之间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提供了理念参考。同时,允许重组后的异地子公司在山推核心理念体系指导下,提炼形成自己的子理念。

统一规范山推形象品牌。根据业务板块扩展,对山推标识内涵重新释义,使其涵盖全部业务板块。编制印发《山推VI应用规范》手册标准应用,按应用类别的不同,分为六大类,近百个小类;建立公司VI标准化三级管控体系,搭建公司自上而下的VI管理组织架构,各单位设立VI管理员对所辖区域进行管理,并对全公司VI应用品进行登记备案,全面掌握公司VI应用情况;对公司重组异地子公司统一进行整体VI方案设计,统一导入,实现了公司内部VI视觉系统的全覆盖,凸显山推统一规范的品牌价值。

统一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文化形象的再现。目前无论在山推本部,还是在重组异地子公司,每周一早上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每天早上上班前大家都要在同一时间、穿戴统一的绿色工装,一起做广播体操,这一习惯已经固化下来并传承到异地子公司;公司为全体职工提供工作餐,并规定公司领导和基层职工不分等级,统一就餐标准和就餐地点。正是这些管理细节,成为彰显“山推文化”鲜明个性特征的窗口,引导分子公司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山推的认同度、归属感与凝聚力。

尊重“一个差异”,引导文化建设百花争艳。山推尊重并包容各异地子公司的行业特点和企业个性,在山推文化体系引导下,积极引导各异地子公司培育各层级企业文化的特色性,涌现出诸如“建设友道,修业进德,培育开放进取、正直守信、敢于担当的铁军队伍”等一批体现特色性、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成果,从而构筑了“山推文化—异地子公司企业文化”既一脉相承又百花争艳的“一主多元”文化体系,有效支撑了企业发展。

创新“和而不同”举措推进文化融合战略落地

企业文化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在重组双方之间真正达成文化共识,实现求“大同”而存“小异”。山推根据各分子公司的发展水平、行业特性、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企业内外部的人文环境等客观情况,不断探索文化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使企业文化建设实实在在反映企业的价值追求和员工的精神需要,增强重组企业管理团队及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注重实效的文化融合模式。

整体联动渗透宣贯,促进企业文化入脑入心。搭建了“文化调研访谈”“文化走基层”2个交流活动平台,搭建了报纸、杂志、网站、微电影、微信、微博、QQ群、视频、文化家园、山推新闻联播等“9+N”个文化载体平台;组建“企业文化宣讲团”,到异地子公司开展文化调研及宣讲,着力宣贯、推动山推文化全面渗透。“在职培训”定向宣贯。山推将企业文化宣贯培训作为入心入脑的重要抓手,每年都会在中层干部考核中安排企业文化专题培训,交流与研讨,在分享中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统一价值观。

搭建一体化建功立业平台,促进

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公司统一建立人才成长机制,从激励政策、评价体系、晋升通道、文化氛围、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营造母子公司人才成长的软环境,为人才创造条件,搭建事业平台,让各类人才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使其拥有强烈的成就感和事业感。大力开展山推职工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将“更高、更强、更远”的奥林匹克精神,融入母子公司,融入职工技能竞赛之中,实现自我突破。公司授予获奖者“金蓝领”“银蓝领”“铜蓝领”荣誉称号,同时为获奖者晋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让“蓝领”镶上“金边”,唱响山推“金蓝领”品牌,让员工在企业、岗位上出彩,在社会、家庭中享有地位。公司团委创新开展“共青团在行动”系列工作及特色活动,积极推进具有山推特色的青春建功“六平台”、教育引导“五部曲”、管理创新“三维度”,创新开展青年科技论坛、雏鹰创新项目设计大赛、新概念工业设计大赛、山推青年智慧传承活动、工艺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创效活动,山推本部、异地子公司团员青年完成各类成果1 40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 000多万元。通过统一的活动载体促进各分子公司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

搭建互助帮扶体系,促进分子

公司同发展共进步。山推股份公司立足“和谐稳定促发展”,坚持企业不论大小、加盟不分先后,都是平等成员的原则,积极组织不同业务板块、不同岗位相互交流、对标学习,相互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各分子公司同发展共进步。近几年,为支援生产建设与管理,山推本埠大批干部与基层一线员工被派往异地子公司。派去的干部和一般职工以“传帮带”为主要职责。派驻人员在带去优良技术的同时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勇于拼搏的竞争意识,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激发了异地分子公司全体员工的干事创业激情。股份公司统一梳理全公司困难员工信息,建立困难员工档案和帮扶台账,深入推进“结对帮扶”活动,加大对员工的关怀,每年公司工会均派出慰问小组深入异地分子公司一线进行慰问,不断融洽人企关系、企企关系。

(责任编辑:胡引定)

猜你喜欢

异地统一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融合》
统一数量再比较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你适不适合异地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