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繁基地的作用及建设与管理刍议

2015-10-09段洪波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作用

段洪波等

摘要:分析了中国南繁基地的重要作用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南繁基地建设及管理运营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南繁基地;作用;建设与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24;S511.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7-435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7.063

“南繁”是指利用海南省南部的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及周边地区典型热带气候资源和满足植(动)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越生态条件进行秋冬季种子繁育和生产工作的简称[1]。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水稻、玉米、棉花、高粱、西甜瓜、蔬菜等30多种作物,其研究领域主要有种质创新、材料加代、测配育种、种子纯度鉴定、繁殖制种、中试试验、生产经营等,还包括植物生理、生化、作物遗传与发育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南繁成为两系核不育系种子的主要来源,还有水产南繁、动物禽畜南繁、中草药南繁也成为新的领域,有的种业公司将南繁工作时段由原来的半年发展到全年,由对时间的利用拓展到对时间、空间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

南繁基地是承载南繁工作的平台,从20世纪60年代起迄今经过50多年的发展,南繁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最开放的、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试验区,被誉为“中国种业科技硅谷”[2]。

1 南繁基地的重要作用

由于南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全局性作用,南繁基地成为中国农业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南繁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将海南基地纳入国家级重点种业基地建设范围。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对南繁基地建设作出过重要批示;前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指出“南繁基地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育种宝地,是植物种质资源的摇篮,是育种家的天堂。要加强南繁基地的管理和建设”;汪洋副总理2014年在考察调研海南时强调,海南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是缩短育种周期、加快种子更新换代的“天然实验室”,要切实把南繁基地规划好、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为做强做大种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3]。这些精辟论述是对南繁基地重要意义的高度概括,具体来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南繁基地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

南繁基地对加快新品种选育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中国广大地区农作物每年只能种植一代,新品种的选育周期长,选育一个新品种短则8~10年,长则需要十几年时间。南繁基地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温室”,又是“天然基因库”,农业科研人员利用海南这种特殊的条件进行冬季加代繁殖和选育,加快了新品种选育进程[4]。早在1956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就从寒冷的东北来到四季如春的三亚,开展玉米和水稻品种的选育,拉开了中国南繁工作的序幕。此后,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农业科研人员云集海南开展育种和繁种,采用“春在本地,冬在海南”的“南繁北育”技术路线开展育种工作,有的甚至在海南加繁两代,使育种周期缩短了1/3甚至一半,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新品种。据统计,在全国推广的 5 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80%以上的品种都经过南繁选育或加代,从而加快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使中国农作物品种的更换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10年缩短为目前的5~7年,有力促进了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对中国农业增产贡献率达30%。南繁基地托起了中国农业的辉煌。

1.2 南繁基地是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常备库”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保障农业安全首先要保证种子供应。中国是一个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每年主要农作物的制种基地都有可能因灾减产,有的年份减产幅度还很大,仅靠国家救灾储备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利用南繁基地冬季生产种子,弥补不足,增强应急调控能力,是确保当年生产用种的有效途径。如2004年湖北省在杂交中稻制种因灾减产的情况下,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南繁制种,当年冬季在海南落实制种面积超过1 733 hm2,制种超过400万kg,占全省杂交中稻种子用种量的1/5,为大灾之后满足全省农民用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此外,一些新选育的品种,往往由于亲本数量不足而制约了种子生产。通过南繁基地扩繁亲本种子,扩大种子生产面积,可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据不完全统计,50多年来,南繁制种面积累计20多万hm2,共繁殖水稻、玉米、棉花、瓜类等20多种作物种子6亿多kg。

1.3 南繁基地是保证种子质量安全的“避雷针”

种子质量攸关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实利益。确保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是检验种子纯度是否达标的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海南岛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在冬季可对当年收获的水稻、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种子进行田间纯度种植鉴定,提前监控种子质量状况,减少和防范劣质种子流入市场,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规避风险、农业生产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每年都将南繁鉴定作为监控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同时还增强了种子企业的质量意识,促进了种子质量的提高。1995年以来,农业部连续20年将监督抽查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棉花种子送至海南进行田间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合格率由1995年的68.1%提高到2014年的96.5%,杂交玉米种子纯度合格率由47.9%提高到94.3%,杂交棉花种子纯度合格率也由1995年的60.5%提高到2014年的98.5%。

1.4 南繁基地是品种与技术交流合作的“大舞台”

50多年来,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在海南建立了永久性的农作物育种和繁殖基地。汇聚南繁基地的一是单位多,据中国农学会周雪松等调查,目前全国常年来南繁基地的有29个省(市、区)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子企业等700多家单位,其中,科研院所占35%,种业公司占40%,大专院校占12%,技术推广部门、个人以及南繁管理单位、农垦等其他事业单位占13%,合资或外资种业公司赴岛南繁也呈日益增长趋势;二是科研人员多,每年常驻南繁基地5个月以上的科研人员有5 000多名,做杂交测配和种子收获集中时段在基地工作的科研人员有15 000多人,在品种乳熟和成熟阶段来南繁基地考察观摩新品种了解新信息的有20 000多人;三是涉及南繁相关的会议多,每年国家的“863”年会、“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年会、南繁协会年会、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以及各省市的“南鉴”现场检查会议等相关南繁事业的会议有100多个,参会代表上万人次。这些人员相互交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使南繁基地成为了全国各地农业科技人员科技信息大交流,科研大会战、大攻关、大协作的“大舞台”。endprint

1.5 南繁基地是种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大学校”

在半个多世纪的南繁历史中,全国各地来海南从事南繁的人数累计超过30万人次。几代南繁人在南繁基地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不仅创建了中国农业的“绿色硅谷”,而且培育出了一批知名的育种专家和几万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汕优63”品种选育者谢华安院士,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创始人、著名棉花育种专家郭三堆,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甜瓜大王”吴明珠院士等一大批农业顶尖人才,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一批又一批来到南繁基地,年复一年开展南繁,艰苦创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书写祖国农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篇章和新希望。孕育出的“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将继续感召和培养更多的南繁人才。

1.6 南繁基地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每到秋冬季节,全国各地的育种专家和农技人员从四面八方齐聚南繁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自几十个省几百家科研种业机构的成千上万农业科技工作者长时间扎根基地,工作在田间,有的吃住在农户,开展科研育种工作。不仅带来了最优良的品种资源、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带来了开放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这些年,海南冬季特色瓜菜的发展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其中,南繁基地起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西甜瓜专家吴明珠院士无私地将科研成果传授给周边的农民兄弟,使过去一度非常贫困的陈川武如今已经种上了11.3 hm2甜瓜,年收入达到了130多万元。目前海棠湾镇的甜瓜种植面积467多hm2,海南全省甜瓜种植已达4 000 hm2。同时,南繁每年租地6 667 hm2左右,给当地带来的直接效益过亿元;与南繁相关的旅游、交通运输、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也达数亿元[5]。

2 南繁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南繁基地的作用大,南繁发展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南繁事业的发展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一提到“南繁”总说是“又难又烦”。单从南繁基地的层面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 南繁基地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南繁是各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自发自主的创新行为,历史上形成了各自为阵、基地分散凌乱的局面。虽然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南繁基地立项建设,并且先后投入了一些财政资金,为南繁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例如1978年有关部门在陵水县就建设了“南繁大厦”,1996年农业部立项投资建设了国家南繁科研中心南滨基地、三亚警备区农场荔枝沟种子繁育基地以及乐东新丰洋、陵水安马洋等四处南繁基地等[6]。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原有南繁规划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南繁事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缺乏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发展战略,导致了南繁基地的无序发展,也造成争抢南繁用地、无序建设、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加剧。

2.2 南繁基地设施落后不配套

总体上讲,目前的南繁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基地缺少必要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缺乏配套的公共实验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如果按照基础设施设备水平划分,基地有灌溉水源、水渠以及种子晒场属于最基本的设施;基地田间道路硬化和有大型农用机械属于发展型设施;基地有滴灌设备、种子干燥设备等属于先进设施。据调查情况表明,目前拥有最基本设施的单位拥有量仅占一半左右,另一半单位“靠天南繁”。发展型设施拥有量约为36%,先进设施拥有量约有18%。有60%以上的南繁单位和个人强烈要求国家提供南繁公共服务平台,其中要求提供标准化育制种基地的占67%,提供科研实验公共平台的占65%,提供良种展示信息交易平台的占64%[7]。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南繁科研单位难以在海南开展系统化育种研究,只能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放在原单位进行,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效率,使人才、信息、成果等优势资源不能在当地集聚。

2.3 南繁基地用地矛盾突出

据国家南繁办统计,近5年的南繁用地面积在6 660 hm2以上,而农业部集中投资建设的南繁重点科研基地面积只有600 hm2左右, 不足南繁用地面积的10%, 剩余的南繁用地只能靠各科研单位种业公司租用当地农民的土地[8]。适于南繁的土地集中在三亚、陵水和乐东三地, 受海南冬季瓜菜面积扩大、 新建高铁公路占地、南繁单位不断增加,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加快和城镇化发展等用地增多因素的影响, 南繁租地难、租地贵已经成为制约南繁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一般的南繁用地租赁费约为18 000元/hm2, 三亚崖城等条件好的土地已高达到42 000元/ hm2。此外,租用农民土地也受土地收益变化的影响, 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租用关系。这些诸多因素大大增加了南繁用地的不确定性,由此影响到南繁单位不敢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农户不愿对其农田进行保养。

3 南繁基地建设与管理运营建议

既然南繁基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全局性作用,是中国农业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就必须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切实把南繁基地规划好、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为做强做大种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实施国家南繁发展战略

南繁事关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粮食安全,属于国家事权,所以要制定国家的南繁发展战略[8]。一是建议正在编制之中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大纲》做好顶层设计并及早出笼;二是建议国务院出台加快现代南繁事业发展的意见,适当时候颁布国家南繁相关法律法规;三是建立国家南繁保护区,划定国家南繁基地永久性红线,使其神圣不可侵占;四是国家要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制定支持南繁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设立现代南繁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设立南繁产业创投基金,成立南繁创投股份制有限公司。鼓励多渠道融资,吸引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入股,承担南繁产业化项目;五是建议海南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海南岛“先行先试”权利,充分利用国家结构性减税的有利时机,争取全球更多的种业公司来当地注册,推进产学研融合,促进公共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种子企业联合、合作以及重组,形成“世界种业总部基地”,将南繁基地打造成“国际种业特区”,以辐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endprint

3.2 建设国家级南繁基地园区,集中解决用地与配套设施问题

南繁基地建设首要的也是当前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拥有长期稳定充足使用的土地问题。针对南繁基地分散、土地属集体所有农民承包性质、租赁变数大的现状,要想解决长期稳定充足使用的南繁土地只能依靠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通过行政与市场两种手段来实现[9]。因此,建议国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南繁基地的总体需求,由国家财政出资金统一征地或者长期租用30~50年土地使用权,按照各类农作物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相应的区位地理优势,分别在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圈地划线建立3个国家级南繁基地园区,集中解决全国各南繁单位的用地问题,同时分期投资建设好道路、水利、电力等农田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土地上,建议通过构建省部共建体制,扶持海南省建设“海南国家南繁研发中心”、“南繁新品种评价和展示中心”、“南繁转基因环境安全释放与试验评价基地”等公共研发平台[10]。

3.3 强化管理,创新南繁运营服务体系

加强管理和创新基地运营管理服务体系是南繁基地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强化管理方面,建议在目前已经设立国家南繁管理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职能权限,增加人员,赋于实权,以真正有能力、有权力实施管理、监察和协调的职能,保障国家南繁战略和各项南繁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地为各南繁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在南繁基地运营服务方面,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改革创新的路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共建、企业运作”的市场化服务机制。建议在具体运作上推广广陵高科实业公司这种为南繁科研单位提供后勤保障、生产加工等“保姆式服务”的科技型服务平台,开展“科研田间农事操作代管、亲本种子代繁、杂交组合代制、种子代加工、代包装、代运输、代储藏、代发货、种子质量代鉴定、代检验、基础设施代建设”等10多项全方位综合型社会化服务,为南繁单位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董照辉,张应禄,刘继芳,等.我国南繁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1):52-55.

[2] 陈冠铭,曹 兵,李劲松,等.我国农业南繁的形成发展与重要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154-155.

[3] 汪 洋.把南繁基地建设成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区[C/OL].中国政府网,[2014-11-3]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11/03/content_2774543.htm.

[4] 范小建.在全国南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种子世界,2006(3):1-5.

[5] 佟屏亚.南繁托起中国农业走向辉煌[J].种业导报,2007(4):4-6.

[6] 方明奎.对我国南繁工作现状、问题及新局面的对策分析[J].种业发展,2012(8):4-5.

[7] 周雪松,刘荣志,陈冠铭,等.南繁:现状与问题--南繁单位调查报告[J].中国农学通报,2012(24):18-20.

[8] 国家南繁办公室.2013年度工作总结[R].南繁网.

[9] 蒋定之.南繁育种基地是“绝版资源” 坚持规划和保护先行[N].海南日报,2014-08-24(1).

[10] 陈春宇.国家支持建5万亩南繁育制种核心区[N].海南日报,2013-11-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