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注射室存在的医疗隐患及防范措施
2015-10-09陈小兰
陈小兰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存在的医疗隐患与防范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分析医疗隐患存在的原因,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结果 :护理人员转变了服务意识,护理缺陷大大降低,服务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素养是消除医疗隐患的途径。
【关键词】门诊注射;医疗隐患;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169-02
医疗安全既是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又是医院落实质量管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关键。医疗隐患事件是指因医疗活动中存在的不稳定性,影响患者安全医疗利益的因素,即有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因素。我院门诊注射室,每天接待的注射病人约有二三百人,患者中三分之二是小儿,三分之一是老人,各科病人都有,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用药品种多,药品更新速度快,包括了皮试、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护理人员少,患者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环境嘈杂,布局不合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些医疗隐患,服务满意度调查常常不尽人意。自2014年1月以来,本院对存在的医疗隐患进行识别和归类、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门诊注射室存在的医疗隐患
11客观因素
111无明显标示告示或标示不清楚例如皮试输液注意事项,输注头孢禁止饮酒的告示,防止跌倒告示。许多患者做皮试后未注射自行离开。
11.2患者依从性差有些患者畏疾忌医,不愿将自己有病的事实告诉医生,致使医生给患者用了不该用的药。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宣教不认可,依从性差,许多病人自行调节输液速度,自行拔针。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认为不碍事,不及时向护士反映,延误处理时机。社会舆论与媒体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致使部分患者在看病时持怀疑态度,不信任医护人员。
11.3病人及病种多病人多并且治疗集中都迫切希望得到优先治疗,因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导致患者不满。环境嘈杂,吵闹,影响与患者正确的沟通,也是造成不安全因素之一。病种多,来自各个科室,由于不了解病情,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护患纠纷。护理服务质量与病人需求存在差距,缺乏有效沟通。
11.4药物因素新药不断问世,药物品种多,许多药品有多个名称,商品名、化学名、有时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类药物,容易造成混淆,部分新药没有配伍禁忌查对表。而护士缺乏药理知识,药物知识的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常因此对护士发生误解或不满,最常见的是误认为是护士输错药。
11.5就诊卡混用父母的就诊卡用于小儿,或者丈夫的就诊卡用于妻子,电脑打印的输液贴输液卡是与办卡的人一致,与患者不一致。或者同一张卡同一天用于不同的患者,就诊于不同的医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药名难以一致,护士难以查对。还有的小儿只有一周岁,可打印的输液卡却是十周岁。这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安全隐患,也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查对不科学,患者密度大,同名同姓同龄人员多,部分患者语言不通,听力下降,当护士查对称呼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相互交叉错用药物。输液卡上打印的诊断不能随着就诊时间和次数而更改。
116急救设施不齐备未保证急救药品器材的数量,品种的齐全,未定期检查,无专人管理。
1.2主观因素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因素很多,与护士的专业知识、穿刺技术、工作责任心、液体的质量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
1.2.1人员少护士忙于接药做皮试,配药输液,没有及时巡视或巡视不到位,致液体外渗、输液完不能及时更换。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工作效率降低。
1.2.2工作责任心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不遵守操作规程,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等等落实不到位。沟通不及时甚至缺乏沟通,心理素质差,遇到问题回避。
1.2.3专业知识技术操作不熟练,尤其在注射过程中突发意外时,手忙脚乱,不能一步到位。或者平时工作疏忽,准备不充分,耽误患者抢救。或工作经验不足,在抢救中不能积极配合导致抢救不及时,而引发医疗纠纷。
1.2.4其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管理者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措施不力,把关不严,岗位设置欠妥等等导致护士不能圆满完成工作。
2对策
2.1告示标志管理在接待处明显的贴上告示:告知病人保管好钱物,看管好小孩,老人防跌倒。在皮试等候处贴上皮试注意事项。告知有药物过敏史主动告知护士,有慢性病史主动告之 ,皮试后不能走开等。在输液大厅贴上输液注意事项,如输注头孢禁止喝酒,输液未完不能离开等。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病人必须有家属陪同输液,如果不遵守规定而造成的后果医院一概不负责任。
2.2制度管理制定岗位职责,完善交接班制度,输液注射制度,注射告知制度。细化流程,增加护理力量,明确每个护理流程的责任,各个程序人员相对固定,明确各班分工,流程程序化,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做到病人多时,有条不紊,让病人报怨少,使病人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治疗。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从接药配药到注射,严格逐项查对控制各环节的质量。对肌注、静注、静脉滴注病人,及时做好相应指引带位工作,避免病人因为不熟悉环境延误治疗而产生不满情绪。执行各种优先制度,如病情较急重,工作赶时间的病人,要优先给予解决。当穿刺失败或输液过程中出现肿胀,需要重新穿刺时,应向病人致歉,以取得病人的谅解
2.3安全管理坚持一人一卡,且卡上信息与患者一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根据不同时段及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各班次新老搭配,新转入的护士,排静脉穿刺班,同注射台搭配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士指导。换药注射用反问制度,然后让患者确认,防治喊姓名时应答错误。在工作中不盲目执行医嘱,而是主动参与,对有疑问的或者剂量用法不清楚与患者不符的需再次与药房与医生确认核对,确保无误。对有过敏史的病人要特别询问高度重视皮试结果的判断,有高度敏感的病人建议医生不用需做皮试的药物。对有过敏史病人要高度警惕,从配药到注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单独用注射器,最好与其他病人隔开,放在护理人员近的地方,便于观察,输注特殊药物挂牌做个明显标记。对接触到的新药应及时收集该药物说明书,并且组织护士学习,撑握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2.4技能培训其中包括穿刺技术的培训,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要求人人熟练掌握药物过敏的症状,判断,抢救流程。熟悉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滴注速度及配伍禁忌。熟练掌握皮试药物的配制,药物阳性反应的判断,逐步进行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晕厥、输液反应、空气栓塞、肺水肿、高热惊厥等急救技能的学习并组织演练,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处理的能力。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安全知识学习,正确评估、分析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促进护理安全。
2.5告知和宣教对接受治疗的病人落实宣传指导、告知工作,特别是对静脉输液的病人,要有针对性做好健康教育宣教,把告知纳入操作规范,既告知患者,又是再次核对。
2.6量化管理输液肌注皮试等都作为量化指标,注射卡签字回收,每月总结注射人次,根据注射人数量化工作量,提高工作积极性。实行签字注射负责制,护理质量与绩效工资挂钩,把护理缺陷护理差错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中,对不严格履行操作规范,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者,不履行岗位职责者严惩。对在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仔细登记,查找原因,讨论分析并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作出不同程度的惩戒,扣除相应的绩效工资
2.7急救药品器械保持备用状态在每个注射盘内备好过敏抢救药物,备好氧气,血压计,听诊器。人人知晓存放地点人人掌握使用。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的完备对于完成及时有效的急救相当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及医院医疗安全,因此恰当的急救药品及器材管理不可或缺。
28优化服务如果护士对患者等待注射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解答,患者就容易把在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至护士身上,容易引起护患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护患纠纷。不定期组织护患沟通交流及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例如:为患者提供一次性纸杯,卫生纸。每天指派一名实习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抱小孩的妇女交费拿药,为患者提输液瓶上厕所等等。对乐于服务,善于沟通者安排在接待和巡视。对在日常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或者及时与患者交流,得到患者满意者给予质量奖励。
3结果
2013年1~6月输液人数28000人次,满意度调查50%,发生差错10起,投诉6起,护理缺陷12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4起。2014年1~6月输液人数48000人次,满意度调查88%,发生差错0起,投诉1起无缺陷,药物不良反应1起。 半年来,重复静脉穿刺率由原来5%下降为1% 。
4讨论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患者来院就医的第一个科室,直接影响着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整体评价。而注射室由于它是患者进院一系列治疗的最后一站这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语言、行为、接待、时间、环节等方面,稍有疏忽怠慢的现象,就会发生纠纷与差错,护理不安全因素随之发生,是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高发区。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把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为了消除医疗隐患,提高注射质量,保证注射安全,作为一名注射室护士,必须具备应急能力强、注射技术熟练、专科知识扎实,处事敏捷、善于沟通、乐于为患者服务和保障患者安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林.医疗安全隐患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8):28.
[2]方志高,黄济东.医疗安全报告制度实施成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6):542-542.
[3]李香娥.基础医院急救医疗隐患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10,(32):46-47.
[4]岑瑛群.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34-35.
[5]赵洋.门诊注射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工企医刊,2013,26(1):75-76.
(收稿日期: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