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多模态PPT互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5-10-09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模态课堂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本项研究从学生制作参与的PPT课堂小组活动着手,对比了传统PPT教学与多模态PPT互动教学的效果差异,发现了多模态PPT互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如语类结构不完整、PPT前景——背景关系不突出、模态搭配不尽协调等),进而从语境一致性原则、主辅模态搭配原则、话语交际目的指向原则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遵从模态语法,如何选择不同的模态改进互动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多模态;小组PPT课堂活动;PPT互动教学;模态选择;多元识读

一、多模态PPT教学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多模态化教学观也力推通过互联网、图片、视频、音频媒体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感官协同语言学习,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引领了多模态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的先河,他们认为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语言文化多元化、社会交际网络化等诸多挑战,语言教学的主要定位应该是多模态意义的构建及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1]。继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关多模态与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Stein认为课程、教学和评估应以学习环境的模态特征为中心开展,课堂上所有的交际活动都是多模态的,外语教学应该进行多模态的课程设计,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法[2]。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是指“教学设计过程中把包含两种及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教学演示的教学模式”[3]。作为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PPT的多模态化设计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和进步的一个突出特点。许多学者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研究教师在ESL课堂中应用PPT出现的问题[4];国内学者董娟通过学生PPT演示总结出学生常用的7种模态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主体模态组合,探讨了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以上方面存在的差异[5]。Nouri等从实证角度验证了PPT演示教学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的积极作用,并用传统教学法作对照,研究了PPT教学法能否对学生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考试测评的成绩产生影响[6];更有学者就多模态课堂设计进行了师生、同行、之间的半结构性访谈和为期18天的课堂教学观察,目的是为了将多元识读教学更有效地运用到课堂[7]。

从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教师主导的多模态PPT英语课堂设计模式、实施、效果、改进,而对于学生参与制作PPT演示教学与教师主导的PPT课堂的对比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因此,本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①多模态互动PPT课堂教学与教师主导PPT教学相比是否具有先进性?②如何进一步改进多模态PPT互动课堂?

二、传统PPT英语课堂教学与多模态PPT互动教学对比研究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对照教师主导的传统PPT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互动PPT英语教学模式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二)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工具包括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后测的英语成绩及期末结束时针对教学效果设计的调查问卷。

本研究前测和后测所使用的试卷由均由教研室其他老师根据课本教学大纲进行编订。本研究在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后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测试,检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提高程度。测量工具是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的期末试卷。为保证试卷的效度,题型设计与考试难度与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趋同。

问卷调查的设计是为了获得对课堂授课方式更全面的评价,在学期结束时教师让两个班对各自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等意见和建议做出问卷回答,从学生端获取一手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在综合梳理之后,将可实际操作的合理建议补充到教学实践中去。调查问卷问题均采用了Likert五等级量表,“1(完全不赞同),2(不赞同),3(不确定),4(赞同),5(非常赞同)”,要求学生在匿名的前提下根据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选取的受试对象为江西理工大学2012级工科类专业的两个A班学生,共102人,其中实验班54人,对照班48人。实验班和对照班入学时英语分级考试和大一期末测评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接近,男女比例、专业背景、授课教师(同一人)等可控因素都无明显差异。

为了对比两种模式的不同教学效果,开展了如下实验:本研究所使用的教材是《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第二版)》第4册,该教材共8个单元,主题涵盖智能汽车、工作面试、全球化等。对照班采用教师主导PPT课堂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和课堂运作机制包括课件制作、背景知识导入、语言点讲解及练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若干小步骤,通过强化、反馈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而实验班选用多元立体化的授课方式,课堂设计以课文单元主题为主线,将实验班学生分成6小组,每个小组6-7人,按照教师要求将指定范围的内容做成PPT,共同参与课堂建设。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媒体资源,制作PPT课件展示自己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另外增设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客观总结学生表现。

(四)数据分析

在前测、后测数据收集后,笔者运用SPSS.17.0软件加以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可以参见如下表1、表2。

表1 前测成绩对照

通过表1,我们可以知道,前测对照班的平均分是62.31,前测对照班的平均分是65.31,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分高2.7分,p=0.650>0.05,说明两个班的总体英语水平在开展本教学实验之前并无显著差异。

表2 后测成绩对照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平均分差异为7.871分,即实验班为76.038,控制班为68.167,加之P值为0.010,明显小于P值界值点0.05,说明经过为期一个学期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尽管实验班与控制班同学的英语水平都有所提升,但实验班学生提高程度明显高于控制班,两个班在英语水平上差异性显著。

(五)问卷调查分析

教师组织两个班的学生在2014年5月期末最后一次课上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两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调查问卷个别问题需稍作调整。实验班1人休学未完成学业,收回问卷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控制班2人缺课,收回问卷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表3、表4 (节选调查问卷部分问题)显示了此次调查的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表3结果可以看出,如果教师独自掌控课堂,使用PPT进行授课,即使课件本身包含文字、图像、视频等元素,在授课方式、教学效果、文化知识拓展、课堂氛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上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多模态PPT教学模式引入学生参与形成互动型的多模态PPT课堂可以有效地改进上述问题,表4的数据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简单来说,由教师制作PPT进行主题相关的授课模式缺乏新颖性,总是跳不脱固定思维的禁锢,总是遵循着新课导入、知识点讲解和课后练习操练这样一个板式,课堂以老师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而多模态PPT互动英语课堂,以任务型为主,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介获取资源,自己制作PPT课堂演示,促进学生对要学知识进行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再创造,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和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表3 对照班问卷调查显示结果

表4 实验班问卷调查显示结果

调查显示,多模态PPT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展示相关主题制作的PPT的时机和比重有待优化,实验班59.5%(表4)的同学认可这种教学方式,但是综合对比表3和表4的数据及这个一个学期5个单元学生课堂展示出的PPT,可以归纳出在探索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语类结构缺失。在问卷调查中有13.1%的学生反映,同学讲授PPT时有时会让听众感觉像是看流水账,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完整,有时又会出现展示者在某个知识点上拓展过度(一个单词引申出10多种用法,浪费时间),造成学生很难把握重点。从PPT模态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学生课堂小组PPT展示活动,他们的整体设计思路一般只有“标题”、“小组成员”、“课文讲解(其中会有重点词汇讲解的链接)”和“结束”这四个步骤。语类结构应该是语篇的意义结构,而不是形式结构。在研究开展的初期,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仅会生硬地列出课文重点词汇,互动形式基本拘泥于让同学翻译句子、读文本这类活动。学生PPT演示的语类选择中普遍缺少“内容提要”这一步骤,他们课堂未认可自己的主导地位,只是单纯的完成老师作业的角度去实施课堂,忽略了提纲挈领这一重要语类。针对第一、二单元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一一进行点评、并且对比分析了教师多模态PPT设计的语类意义潜势(标题——背景知识——课文结构——单词游戏——语言点——课堂练习等),通过对比学生展示的PPT,告诉学生主题内容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点的罗列,还要注重逻辑串联,是一个知识拓展,用设问、图式、现象讨论、音频等多种模态搭配将课本知识和拓展知识展现出来。多模态PPT互动教学理念在于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和社会符号学的,越来越多不同的文化与语言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标准的语言学习环境。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使得传统读写教学法必须发生变化[8]。

2.PPT制作过程中模态选择与搭配的问题。从课堂PPT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如大段文字在一页PPT上的堆放、PPT母版与字体颜色搭配的不协调、图片与主题的无关联、背景音乐等其他符号资源的不得体,另外,PPT画面设计不简洁,需要突出的重点也没有处理,语篇衔接不好。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模态在表达意义中所起的作用,在PPT语类的4种模态(点句、图像、图表、色彩/音响)合取选择的过程中经常顾此失彼,有部分同学的PPT呈单模态体现,有的同学考虑到添加动画、图像、声音,但是图像或者动画和主题不是同一情境,不能完美实现PPT四大功能(提示性、直观性、分析性、劝诱性)。“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像把双刃剑,处理好了可以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热闹’而课后‘空空’、无所收获”[9]。

3.对教师来说形成性评价难以量化评估,在学生参评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自己或者同学们PPT制作和展示方法有待改进,但是主观成分居多。学生在内容展示方面主要介绍语言点,对主题中出现的人物分析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要不就是照读原句,比较单调,鲜有涉及中西文化对比;可以增加电影配音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评估内容不要只涉及语言点,而共同参与多模态意义构建的角色、动画、音频等也应作为PPT展示评估的重要指标,有65%的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过反思课堂内容来构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在问卷调查中有12.8%的学生认为即使是PPT上课,也有点无聊,并没有取得预想的学习成效。

四、启 示

多模态 PPT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互动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进行PPT课堂展示,发现了一些问题(语类结构不完整、PPT前景——背景关系不突出、模态搭配不尽协调等),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改进多模态PPT互动课堂,我们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时,对学生灌输PPT语境一致性制作理念

所谓“语境一致性”指在同一个语境中文字和图像同时出现时,要关注同文化、同情景、同交际目的这三个语境要素。同文化是说图像和文字文化语境要相同。例如,给英文单词释义选择图匹配解释时,不能选择背离西方文化的图像,不然就会产生讽刺、曲解、挖苦的文体效果。理解同情景则可以借助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情景语境包含三个变项: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话语方式(mode)[10]。话语范围是指图像和文字所指需是同一个事件,体现的也需是同一个事件的意义;话语基调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基于共同话题发起对话,说话者与图像运用产出目标一致,听话者、图像观察者的理解接收一致;话语方式则指话语的意义生成必须在语境,图像和文字服务于语境。

(二)PPT多模态的有效选择应促进促进英语学习者人文素质的培养

PPT演示能融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符号系统资源,PPT设计的难点就是把不同模态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整合为一体共同参与主题意义表达。教师将设计好的PPT课件在学生PPT展示后给学生做个对照,更能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如何恰当运用模态组合(如声音、动画、颜色等元素)表达意义从而取得最佳交际效果。

在语境与交际目的支配下,PPT制作和使用者应该遵守特定文化的常规规约,教师作为语言使用者,也是一定文化的成员,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制定任务时,要帮助学生从受动型知识向创造型知识转化:首先是认知阶段,PPT演示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特征,培养学生学习主题涉及的语言现象;其次是拓展阶段,学生开始将图像和音响等模态运用参与主体意义表达;最后反思性阶段,学生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学习、更自主地运用规则进行交际。在采用多模态运用的过程中,PPT作品要求充分突出难点、文本格式布局、音频、图像、动画等多模态信息技术。学生主动探索和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归纳分析、阐述论证、思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多元文化融合意识。达到向学习者传递信息、阐述、劝诱或说服等明确的交际目的。

(三)教学理念的转型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看出,新媒介时代的悄然来临,改变了整个教育学习的环境,教师由过去的传统教学调整到PPT教学,再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互动课堂教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以多模态课件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使用多模态PPT教学,教师必须熟悉电脑操作,熟悉图像、音、视频等处理软件。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各种符号资源建构知识,借助内容的情境和图片辅助揣摩文本涵义,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等各类文本的批判能力等。通过课堂小组PPT演示活动互动教学是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未来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多模态互动PPT演示教学必须处理好学生PPT课堂展示与教师示范引导PPT教学的比重和时间,模态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另外还要考虑教学的时间安排、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等。

另外,教学效果评估也应随着教学过程的编排应得到不同的体现,不能局限于学生的作业报告、期末试卷测评成绩,多模态PPT教学更强调过程,强调思维的培养、意义的构建,评价内容要考查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是否具有沟通功能,如语言表达、视觉画面内容的再创造或听觉理解能力。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6,1996(1):60-93.

[2]Stein P.Rethinking Resources: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J].TESOL quarterly,2002,34(2):333-336.

[3]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3):54-58.

[4]Fisher,D.L.Using PowerPoint for ESL teaching[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Vol.IX,2003(4)http://iteslj.org/Techniques/Fisher-PowerPoint.html.

[5]董娟.英语课堂小组活动 PPT的语类结构与模态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4-239.

[6]Nouri H,A Shahidy.The effect of PowerPoint presenta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ttitudes[J].Glob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Education,2005,2(1):53-73.

[7]Mills K.Discovering design possibilities through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J].Journal of Learning Design,2006,1(3):61-72.

[8]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13-19.

[9]宋庆伟.多模态化与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13(2):55-59.

[10]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text and con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1989.

大学英语多模态PPT互动教学的实践研究

邹晓萍, 李萍

2095-3046(2015)02-0078-05

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2.017

H319

A

2014-08-20

江西省高校教改省级立项课题(编号:JXJG-14-7-7);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4YB044)

邹晓萍(1977- ),女,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E-mail:qxpai@163.com.

猜你喜欢

实验班模态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美在课堂花开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