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015-10-09
第35期参考答案:
《石崖上的枣树》
1.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缝中,崖缝极少有泥土,缺少养料和水分。
2.(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
(2)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3.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作者身上的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4.虽然有的美好事物会远离人们,让人们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人们,让人们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童年的烤地瓜》
1.就地偷瓜 分食地瓜
2.倒叙。吸引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起下文,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在烤地瓜的过程中,每次都是雪宝负责挖坑垒窑,可见他聪明能干、认真细致;从雪宝告诉我们偷地瓜时,不连根拔起和不把一棵地瓜秧的地瓜全部扒光,可见雪宝是一个做事留有分寸的人,也看出他的善良。
4.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扒”“抖”“压”“踩”“盖”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为烤好地瓜仔细掩埋地瓜保存热量的过程。
本期参考答案:
《桃花源记》
1.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1)不必。(2)沿着。(3)作标记。(4)到。
3.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氛围,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4.这句话足见作者剪裁功夫深厚。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可能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有晋”。作者不从正面详细地叙述这一对话的过程,而是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足以见得陶渊明的语言功力之深厚。
《名句默写》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宫市》
1.(1)担着;驮着。(2)通“值”,价值。
2.农夫最初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宦者得寸进尺,农夫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力反抗,怒殴宦者。
3.围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回答即可。
《我是父亲的一只猫》
1.交代了“我”很早上班、很晚回家,不能和父亲见面的情况,为下文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因为父亲做的鱼头里融入了浓浓的爱。
3.①语言描写,比如“只要你喜欢吃就行。你要是喜欢吃,我就天天给你做”,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②动作描写,比如“他还弓着腰蹲在地上,细心地把那一个个鱼头装到塑料袋里”,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关爱儿子的慈父形象。
4.照应了文章的题目,结构严谨,点明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一棵树的智慧》
1.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2.去年黑槐林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牡丹受到伤害后,用三年不开花的方式抗议被移魂切骨。
3.对比(插叙、衬托)。黑槐林尽管去年受到伤害,但是它们今年仍然开出更美更密的花蕾,体现其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尽职尽责、坚守自我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