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及方法

2015-10-09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31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适用范围

徐 杰(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31)

试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及方法

徐杰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31)

摘要:随着石化燃料使用规模的持续增加,其燃烧排放的碳氧化物等气体也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次研究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阐述了监测采样点布置原则、布点方法及适用范围等重要内容。现阶段,人们对于大气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文章有助于提高环境大气监测质量,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方法;适用范围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石化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出现了光化学烟雾、雾霾等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还对生物多样性、农作物产量、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为了采集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变化情况等数据,就必须进行环境大气监测的基础工作,从而为后续排放标准、控制措施等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适宜的环境大气监测布点方法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使环境部门及时掌握本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整体情况和变化规律,从而为相关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真实依据。相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及所在地区需求,对上述大气污染物中的部分或全部开展监测工作。基于上述分析,本次研究结合自身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实践,对采样点的布置原则、大气监测布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概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2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及采样点布置原则

2.1大气环境监测意义

首先,根据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污染物浓度是否超出规定标准,并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大气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写,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历年的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大气质量的变化状态及发展规律,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判,便于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第三,基于大气监测数据报告,为环保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提供依据,并探索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影响的有效方法。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度的逐渐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也将逐渐得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

2.2采样点的布置原则

其一,采样点布置要以当地人口密度和污染情况为基础。对于工业区密集、污染物排放较多、人口数量或流动量较大的区域,应增加采样点设置数量。其二,采样点的设置要与特定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例如:在季风下风向设置更多的采样点。其三,依据监测地区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层次,将采样点级别划分为低、中、高三种。其四,采样点的设置高度要与监测目标需求相适宜,例如测试大气污染物对居民的影响,则应将采样点高度设置范围选为1.5~2m间。其五,采样点应设置于地形开阔平坦的地区,并控制四周建筑物与采样口水平线的夹角低于30°,以免影响空气流通。另外,各个采样点的外部条件应尽量设置一致,从而增加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 不同大气监测布点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大气监测的布点方法包括同心圆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扇形布点法等多种类型。实际监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主导风向、人类活动、区域布局、监测目标、污染物特征等综合选择布点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工作。

3.1同心圆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污染源数量较多、污染浓度较大、且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监测人员应先设置中心并画出半径不等的同心圆,再以圆心为起点设置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在运用该方法时,要特别关注风向并增加下风向的布点数量。

3.2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是将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和所在地人群活动因素相综合而进行布点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中,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问题,科学分析布点方位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论证其可行性。

3.3网格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是根据采样点的地理坐标,将监测区域进行网格布设与划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布点造成的干扰,适用于污染源较多的区域。实际应用中,网格的划分要考虑污染程度、社会因素等方面。

3.4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一般适用于对区域内孤立高架点源的监测。以陶瓷厂炉窑的烟囱为例:首先,要明确烟囱所在区域内的主导风向,将烟囱顶点设置为污染源位置;其次,以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轴线,在其下风向画出一个45°~90°之间的扇形区域。最后,在该扇形区域内设置弧线,在每条弧线上设置三四个监测点。

4 结束语

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种类和排放数量不断增加,并影响到了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酸雨、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频发,更是加深了公众对于大气污染物的广泛关注。本次研究基于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监测工作,阐述了大气环境监测的采样点布置原则、布置方法与适用范围。文章认为:现阶段大气监测布点方法包括同心圆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扇形布点法等,实际监测工作中应结合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特征、人类活动、区域布局等因素,采取最适宜的监测方法。未来,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关注度的提升,大气监测工作将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麦明焯,孔繁国.解析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J].科技与创新,2015(10):96-97.

[2]陆猛.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方法与意义[J].科技传播,2013 (05):128.

[3]匡跃辉.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43-45.

[4]张剑平.浅谈大气监测布点的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11):30.

猜你喜欢

大气环境适用范围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
矩形钢管节点屈服线和冲剪综合破坏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探究
大气环境监测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Android平台下的空气质量和天气情况查询应用设计与实现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流程及质量控制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
浅谈错账更正方法适用范围的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