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2015-10-08陈广宜
陈广宜
摘 要:对外直接投资(FDI)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持续动态的过程,经验会影响企业初次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并且这种影响会在企业持续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发生变化。随着知识经济和金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快,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以获取技术资源。笔者主要从国家、企业两个层面出发,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在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影响因素;对外直接投资(FDI)
一、国家层面
1.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能为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政策法规体系并不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而且企业海外投资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小,例如,在政策和利益的共同驱动下,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愿意为境外油气、工程承包和矿产资源等境外投资项目提供金融保险服务,然而对投资回收期长的技术寻求型FDI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东道国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可以为反向技术溢出实现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大型的科学设施和综合型的研究基地,尤其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领先企业为基础的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够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基础性支撑,而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特别是活跃的技术市场,能够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从而有利于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扩散。
3.政策法律法规
2000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对外投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对外投资,例如2002年10月,原外经贸部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颁布的《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2004年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200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2007年联合制订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一、二三)》,2007和2009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2009年商务部颁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放松了对境外投资项目审核的管制,简化了审批程序,规范了对外投资行为,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完善了对外投资的服务和监管体系。然而,我国政策的重点仍在于境外加工贸易领域,对技术寻求型FDI重视度不够,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仍就过于繁琐,海外保险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机构负责制定对外投资的政策和法规,正如邹玉娟、陈漓高(2008)所指出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缺乏十分稳定的机制和政策支持服务系统,不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此外,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例如我国企业收购美企,需要通过包括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等多个部门的审查,在一些敏感性行业中我国资本的进入受到较大的限制。
4.文化环境
我国的儒家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实现。由于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那么如何很好地实施文化整合,已成为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FDI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吴先明和糜军(2009)提到,跨国并购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整合的成效。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文化整合。在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由于其后发特征,在文化上往往处于弱势,而发达国家的老牌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度,加之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很难以自己的文化去整合对方的文化,而必须学习、吸收被并购企业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形成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5.汇率波动
Froot和Stein(1991)首先提出“财富效应”,他们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中信息是不完备的,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当东道国的货币贬值时,外国投资者持有以本国货币表示的相对财富就会增加,资本成本降低,使外国投资者能够购买东道国资产占有优势。自从1994和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重大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呈现为上升趋势,这有利于我国企业对美以并购方式开展直接投资。
二、企业层面
1.企业治理结构
清晰的产权关系、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FDI提供良好的组织和制度保障。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国内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治理结构正变得更加清晰。然而冯跃(2008)指出目前企业自身内部治理仍存在缺陷。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安排、企业管理制度设计方面不能有效地激励经营者和各级员工达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制约了技术寻求型FDI。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存在较为深厚的政府背景时,在收购外国资产过程中就容易受到一些国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收购难度增加和周期延长,而且即使收购成功,也会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因素,使新企业在争取东道国政府相关订单方面处于劣势。联想集团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过程中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做出了较大让步,包括承诺放弃部分美国政府客户名单等,而且联想集团将个人电脑总部部分转移到美国后,在获取美政府采购订单方面仍遇到较大困难,因为“外界将联想看作是一家国家控制的公司”,例如美国务院向联想集团采购办公电脑的计划就遭到了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的反对。
2.国内市场销售规模
吴彬和黄韬(1997)指出劣势企业进行FDI时,不仅要熟悉东道国市场运作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学习与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总体营销能力,从而形成一种追赶(国际)先进企业的态势,以保证在竞争中不会轻易“出局”,在东道国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带来的损失(或机会损失)可以通过竞争能力的改善在母国(或第三国)更好地经营来弥补。由于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在管理和技术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海外投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可能处于亏损状态。在此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反向技术溢出,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销售收入,补偿企业因实施技术寻求型FDI产生的投资亏损,但前提条件是需要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
3.与东道国企业互动程度
Braconier,Ekholm和Knarvik(2001)认为跨国企业分支机构与东道国其他单位的互动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从事研发活动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互动很可能够促进技术知识的传播。杜群阳(2006)提出反向外溢的渠道一是母国企业可通过与东道国的技术领导者建立更紧密的地理联系,以降低投资者的生产成本,获得积极的外溢效应;二是母国企业可利用与东道国的产业联系,实现知识获取,以获得反向外溢。我国企业如果能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通过人员交流和培训、技术指导、合作开发、参加行业研讨会以及相关人员俱乐部和社团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知识,那么就更能实现反向技术溢出。
4.进入模式
Kogut和Chang(1991)实证检验了1976-1987年日本制造业对美直接投资,并将日本企业进入模式分为新建、合资、合作形式,结果发现日本企业合资模式存在技术寻求动机。由于发达国家企业技术优势建立在大量隐性知识基础上,这些隐性知识可编码性差,需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来进行学习。相比独资模式而言,显然合资模式能为此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提高与当地企业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程度。
5.国际化经验
如果企业在以往的国际化运营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培养出具有国际化经验的管理团队,那么就能帮助企业尽快熟悉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并融入其中,特别是在跨国并购活动的管理整合、企业文化整合、销售体系整合、生产整合等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资金投入,提高整合的效率。
三、对策建议
从国家和企业这两个层面来看,我国企业尚不完全具备实施技术寻求型FDI的条件,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存量、研发投入、国际化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和措施:首先,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同时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扶持国内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获取技术资源,帮助企业在“微笑曲线”中向高附加值领域突破,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其次,成立一个统一的对外投资负责机构,制定海外投资政策,开展海外市场调研,收集各国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市场竞争等各种最新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同时还可以组织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共同组团出访,考察当地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最后,进一步明晰和规范商务部和省级各商务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减少中间程序,简化对外投资的审批流程。
参考文献:
[1]万丽娟,彭小兵,李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的实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5期.
[2]刘宏,薛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技术获取路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