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与方法
2015-10-02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尹会红
文/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尹会红
小议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与方法
文/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尹会红
众所周知,古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古籍进行多方位保护,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只有在保护古籍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对古籍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因为各种因素高校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得不到充分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与研究有关图书馆古籍管理的重点工作。要对图书馆古籍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规范管理,就要对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充分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实现保护和充分利用图书馆古籍的目的,供同行参考。
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方法;管理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内的古籍文献,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我国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在图书馆工作中,古籍工作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该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古籍工作关系到我国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要从重视人才结构和工作管理、职能定位等方面来加强对古籍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充分保护图书馆内的古籍文献。
二、古籍文献管理和保护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受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若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不当与保护方法不对将会造成纸张变黄或者是文献资料信息丢失。因此,如果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达不到古籍文献的要求将会使古籍文献受到破坏,随着新老交替,许多新工作人员走上了管理岗位,新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相关的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方法不对使古籍文献遭到损坏时有发生。目前高校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和自然条件。总而言之,古籍是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古籍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温湿度。温湿度不适当会使古籍文献直接受到损坏,而且也会增强光、虫、尘、霉等的扩散度和生长力,加剧破坏率。大自然中的很多因素都会给古籍文献带来危害。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不重视改善古籍书库的存放条件,没有配置相应的除湿通风设备,墙面渗漏导致的潮湿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蛀蚀古籍的书虫大多是变温动物,适合生长的环境为20-25摄氏度,恰与存放古籍的书库温度相差不多,一旦有虫源进入书库,在这种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快速的进行生长和繁殖,造成虫灾。
(二)工作人员素质低,保护观念差。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由于资金短缺,在基本的储存条件不合格的情况下,只是在图书馆中随便空置出一间房,将古籍文献放置进去。当图书馆有资金动用时,一般也是购置新的图书,将改善书籍的储存条件排在最后。不重视古籍保存的环境,不重视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以及忽视古籍文献再生性的问题等普遍存在。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古籍文献的保护根本不值一提。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在1989年时,古籍保护专业是唯一一个设立奖学金的专业;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开设了古籍保护和修复专业,但是我国在过去从来没有开设过此类课程。
对古籍文献的修复和保护是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因此,必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古籍文献是该利用还是收藏。古籍文献的不菲价值和重大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日益增长。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古籍文献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甚至被称为“镇馆之宝”。因此,大部分的古籍文献都被工作人员束之高阁,进行严密的保护,重视古籍文献的收藏价值,而轻视其利用价值。虽然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古籍文献有保护作用,减少人为的损耗和破坏,但是,古籍文献能够体现其价值和意义的方式是被查阅和利用,如果因为保护目的而使其被闲置,那么古籍不但失去了其史料作用,反而破坏了其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如果古籍文献被长期的放置,不去检查和利用,那么一旦古籍文献被某种自然因素破坏,它也就失去了及时被修复的时机。
三、古籍文献的保护方法
我国古籍保护基础非常薄弱,只有国家图书馆等少数几个资金充足的图书馆拥有简单的基础实验和检测设备,并能根据古籍的毁坏进行精良的修复。目前云南图书馆每年会对云南各地图书馆的古籍管理人员进行修复培训。但是古籍还是要注重保护,科学保护,并能将保护和利用有效结合,这个才能体现古籍存世的价值。因此,掌握古籍的保护方法就尤为重要。
(一)建立和完善古籍文献的管理制度。对古籍文献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古籍文献的管理制度,在划分对象上,分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两种制度;在内容方面,分为安全保护制度和借阅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库区;古籍文献只允许在馆内阅读;读者查阅古籍时,不得擅自涂画、折角等。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办事,能有效的降低古籍文献的破损率。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事整理、保护和修复古籍文献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第一,要充分了解古籍文献的价值和意义,熟记古籍的基本知识;
第二,对古籍文献编目和分类要有较深的熟悉程度,严格按照标准对古籍书目进行编目;
第三,要学习丰富的古汉语知识,能够大致看懂古籍的大致内容,对古籍书进行完整的了解;
第四,要具备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一)防火。古籍文献保护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火灾对古籍文献具有整体毁灭性,一旦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不仅非常巨大,而且无法挽回,因此,应将防火工作放在首位。随着电器的使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成为了引起火灾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仅要对库房的火源进行控制,更要避免乱拉电线和随意使用电器的现象。书库要配置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
(二)防盗。随着年代的久远,古籍文献的价值也与日俱增,但是图书馆的防盗系统依然很薄弱,导致不少犯罪分子窥倪。因此,图书馆应更新和强化其防盗系统的同时,也应避免一人掌控多门钥匙的情况,并且除了管库人员,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入和提书。要了解图书馆内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社会背景等,建立详细的档案。
(三)防蛀。在古籍文献的书库中放置樟脑丸等驱虫药剂可以抑制虫害发生,但是这些物品只是可以在一段时期内防止或者抑制虫害,并不能彻底根除虫害。因此,工作人员应定时的将库房门打开,一来可以通风透气,二来可以检查并且及时发现虫害。一旦有虫害发生,就要及时果断的进行除虫行动。
(四)防尘。存放古籍文献书库中的空气会受到灰尘的污染,对古籍文献的保护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防尘工作,库内的尘土除了来自书籍老化外,还包括工作人员的衣物鞋子等,所以,工作人员入库工作时要穿着专业的着装。库内尘土也来自户外,因此,当户外风大时,工作人员应将库内的门窗关好,并且定期打扫库内各个位置和物品的卫生。在打扫卫生时,应使用略微潮湿的抹布对地板书架门窗进行清理,用棉刷或者小型吸尘器清扫书籍上的尘土。资金充裕的图书馆,可以为书籍购置樟木夹板,这样不仅可以防尘,而且也可以预防破损。
五、植入科技理念,加强现代化技术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为了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用电子扫描等方法生产出电子版古籍文献,可以防止原始文献的被毁。所谓电子扫描就是用扫描仪将文献扫描进计算机从而进行数字处理的一种现代技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很有现实意义。扫描后,古籍原件的数字图像可在计算机内进行多种修复处理,弥补古籍原件的缺陷。譬如,古籍原件的字迹模糊、褪色,可以通过改变数字图像的亮度,调整画面反差,增强图像效果,从而加深那些淡化的字迹,最终使之恢复原貌。扫描后的古籍图像还要进行存储,并刻制光盘。有了光盘版,读者不会舍易求难,再去翻检那些古籍。因此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应加强这些现代化技术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和推广。
此外,古籍的整理、编目和修复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作为高校专业图书馆的管理者,也应在保护古籍的行动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行科学管理。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书籍的虫蛀破损情况并维护好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日晒,室内最好配置吸尘器,对古籍定期除尘、消毒。与此同时,从在校学生抓起,通过举办讲座和实物展示等活动,让广大师生明白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和正确保护古籍的方法,使之成为古籍保护的宣传员和实践者,为古籍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同样不能忽视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适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培养和稳定一支古籍修复队伍,强化他们的敬业精神,用专业化的理念、知识和技能来补救、完善这项工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古籍文献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内重要的藏书,它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还具有无法言喻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古代文化乃至现今文化发展的继承、研究和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保护技术的欠缺和保护观念不强,使不可再生的古籍文献遭受损坏,对现今社会是极大的损失,因此,要做好古籍文献的保护、储存和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1]李海霞.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与管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 (26):130.
[2]陈典平.数字化时代的古籍保护策略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0(2): 111.
[3]郑玉娟.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1):133-134.
[4]董莹.浅论图书馆古籍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
[5]郭培忠.提升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质量的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