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野精灵

2015-09-30GRAYKNIGHT

焦点 2015年8期
关键词:通天河险滩靠岸

GRAYKNIGHT

航漂,没错,就是带着大疆最新款无人机精灵3一起,坐着筏子,划着桨,我在漂,它在飞,白天风吹浪打,晚上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起完成历时七天七夜,行程八百余里的漂流历险。

地点,通天河,没错,就是那个西游记里晒经书的通天河,万里长江上游的一部分,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境内,平均海拔约4000米,尽管这次没遇上万年大乌龟,但三江源无人区的急流,险滩以及低水温,一不留神就能要命;大风、高海拔、急降雨、冰雹,船上接放起降,以及为了拍摄与救援需要的各种冒险飞行,更是无数次差点要了精灵的小命。

缘起

自从收到2015见证长江探险活动计划书那天起,我就开始盘算如何从航拍的角度完成大河漂流的壮丽视角。从漂流的角度来说,由三艘装载人员的大筏子、一艘装载物资的香蕉船、三艘用于侦查与救援的花式硬艇以及两艘用作机动的草船组成的联合舰队,再加上各位堪称“江湖老手”的领队、船长、舵手和桨手参与其中,堪称目前国内漂流界最豪华配置组合。

此次“见证长江——中国漂流探险30周年溯源”活动,自攀登各拉丹冬雪山起,由长江源头沱沱河下水,顺流而下历经通天河全程,自金沙江通伽峡起水,代表了自1986年长江漂流以来中国大河漂流新生代的再次兴起。航拍在这之前的大河漂流活动中也是前所未有的视角。我的初衷原本只是切入新的角度进行记录,但没想到的是,精灵3此行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每个人的预期。

准备

考虑到此行的“船员”绝大部分时间得在建筑面积不超过两平方米的“航母”上度过,水上手接手放,那是必须的;携带的物资体积和重量不能太大,不然在高海拔地区,每天船上岸上人肉搬运会十份辛苦。此次出行途中的组装调试也要尽量快速,否则一眨眼精灵还没起飞,“航母”已经成“浴室”了。对于用于这次航拍的设备来说,可控距离以及高海拔动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能满足这个任务条件的航拍器只有一个——精灵3。另外,为了对付船上的风吹浪打以及人员的频繁走动,带上防水安全箱是必须的。考虑到无人区无法充电,此行一共携带了5块原厂电池。

实战

通天河上没有篮球场也没有停车场,准确地说90%的时间里,岸边三尺平地都找不到。因此这回我们使用精灵3基本上全是手接手放。停船岸边接放那是小意思,船上手放也没太大问题,倒是船上接飞机让我浑身冒汗。

江水的流速大约在12公里/小时,但在实践中,因为划桨和波浪的缘故江水时快时慢、高低起伏,船行驶时不可能完全直线。因此,在船上操作的我必须不断调整相对角度和速度,最后总结出经验——必须以45度角快速斜切入“航母”才有最高捕获几率,要实现这个还得眼疾手快。

之前我们一直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精灵3的动力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会不会有问题,但实践下来未发现飞机的操作和平原地区相比有多少变化,精灵3爬升到限高500米很轻松。充电自始至终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此行大部分流域都属无人区,因此全队患上了“电池恐慌症”,每块电池的使用都慎之又慎,生怕第二天没地方充电,每天都祈祷能遇上使用太阳能板的牧民,向他们“蹭电”。

漂流的过程不可能总是艳阳高照。为了拍到好的画面,队友们即使在中雨也要冒险起飞,所幸自始至终也没发现受到什么影响。另外,虽然途中风大,但精灵在四五级风力以内基本不受什么影响;频繁的对讲机联系也对精灵没有丝毫干扰。

因为我对精灵3上手时间不长,出发前对狭窄空间条件下的寻星能力心里还是相当没底。高山深谷环境下,头顶空域狭小,之前用精灵2在类似的环境想快速搜星6颗以上定位便相当困难。然而在此行中,不管身处什么样的深沟里,精灵3搜星几乎都是开机后一瞬间完成的事情,并且全程只有一次指南针受到不明干扰。

同样,精灵3超远的操控距离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显身手。由于极高的江水流速,实战下来,飞出两三公里是常事;并且因为起飞点受到环境极大制约,有些镜头必须飞过山体拐弯拍摄,有时几乎可以飞出山体拐弯死角三四百米仍然保持图传连贯,实在令我们惊叹。

如何流畅的拍摄水上非匀速运动目标,我之前还从未实践过。由于过滩时流速相当快,拍摄机会转瞬即逝,因此大部分镜头都必须在视距外甚至信号死角完成。考虑到数字图传的时差以及GPS的误差,确定精灵3的距水面高度便需要相当谨慎,还得防止大浪或冲起的船与飞机“亲密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最简单的尾随跟拍,也因为漂流艇在水中时快时慢时左时右而困难不已。因此,此行特意多带了几张储存卡,每次起降后一定完成数据备份。

新用途

通常在过险滩之前,为了保证人员及船的安全,必须提前靠岸后,在岸上近距离观察险滩的水势,以决定通过路线,规避危险的大浪、石头、漩涡等等,并且要为万一翻船后的营救与自救观察好下游河岸与水面,这个过程叫做“读水”,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以通天河著名的巴雾滩为例,除了卫星照片,这之前的历次各方漂流活动,居然没有留下这个峡谷的哪怕一张照片或视频。因此后来者乃至我们只能从当年亲历者的文字或回忆中找寻一点线索,并且水无定势,不同水位下的险滩面貌完全不一样。特别是经历过玉树地震后,险滩的变化也是极大,甚至巴雾险滩的具体位置也只能靠推断。尤其重要的是,江面不是马路,漂流艇也不是公共汽车,想看到险滩再停船,在极高的流速下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每个河流拐弯处提前靠岸,再步行翻山越岭侦察——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费时费力的过程。可自打有了精灵,这一切便简单到一个字——“飞”。

凭借数公里的超远航程与500米高限,精灵3可以轻松飞越几个山头。全队经过两次停船接力,终于找到巴雾滩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到这个位置河流急剧拐弯并突然收口,在左岸滑坡体的挤压下,江水立即汹涌狂奔,形成3+级别的大滩。

通过航拍,我们终于从空中看到了久仰的巴雾大滩,拍摄资料视频并详细空中读水后,全队的过滩路线及后续靠岸及营救方案迅速被制定出来。接下来,激流硬艇前出侦察,大船依次顺利通过,原本可能要花上大半天的寻滩看滩冲滩过程,现在半个小时内便可以轻松完成。无人机读水,无疑开创了漂流探险的新时代。

救援

在此次漂流的最后一天,由于一起意外事件,精灵再次大显身手。

通天河全程漂完后,按照计划,全队会再顺流而下冲击金沙江前端的通伽峡。在目前的水位下,这是个3+级别的险滩。1985年,中国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就是在此不幸翻船遇难。由于我的操作不慎,我们刚刚进入滩头,一条大筏便在此翻船,在屏幕上监视的我瞬间紧张起来。当我屏住呼吸看到大筏连队员一起被冲入回水靠岸,接应船已靠近,我紧张的心才放下一点。但此时另一个情况发生了——监视器中能清楚地看到一名队员没有抓住船,被直接冲入滩中。通伽峡险滩长约两公里,即便穿着全套救生衣头盔干式漂流服,也是极其凶险,三四米的大浪,漩涡,低水温,礁石,每一秒钟都可能致命!在赶紧与救援船对讲机联系后,我们确认确实一名队员未能上岸,这时第一反应便是让精灵立刻与营救船一起贴岸往下游搜索。

用精灵沿江搜索约两公里后,电池电量吃紧。考虑到未能上岸的队员可能已被冲入滩尾,我们迅速转移起飞地点,至翻船处下游三公里处再次起飞搜索。这时对讲机里传来水上大筏的呼叫,他们已发现落水队员爬上岸边,这个勇敢的90后藏族小伙次仁亚,在水中拼命的搏斗了约三公里,肉漂了通伽峡全段!精灵立刻贴岸搜索到他的具体位置,吃惊地发现次仁亚躺在几乎是在无法接近的崖壁下,并有活动迹象。我们立刻用对讲机告知营救组,通报人员安全。

水上组立即派出接应队员靠岸并沿岸边营救。此时在我监视器旁围观的几十名藏民与喇嘛,凭借着对当地环境的熟悉,也迅速从空中画面中找到了被困队员的具体位置,在精灵的指示下,飞速赶至悬崖处参与营救。

终于,在营救组与热心群众的合力下,次仁亚安然无恙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我,亲历历史一般,在空中全过程围观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精灵,在搜救过程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搜索、监控与定位作用,为最快速度地营救队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终于,此次漂流活动平安圆满的拉下了帷幕。无人机将这一刻书写进了历史,也必将为今后的中国漂流运动开拓一个全新的纬度。

猜你喜欢

通天河险滩靠岸
渡过青春的“险滩”
浮云
通天河自然密码
高龄女性,慎涉生育“险滩”
通天河
新 月
在湖中
护佑改革促进派过“险滩”
神秘的垂云通天河
玉树通天河流域凹穴岩画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