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魅力教学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2015-09-29毛亚丽
毛亚丽
【内容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初高中历史教学知识点相脱节问题,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营造出自主探究的历史课学习空间,通过开放式、多样化课堂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参与性以及主体性。本文试论魅力教学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魅力教学 教学模式 指导
我们常说“博古”才能“通今”,这从侧面反映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知识点与高中教学衔接不紧密、甚至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用魅力教学理论,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网络化与系统化,以有效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历史知识能力以及学科综合能力。
一、魅力教学理论概述
在魅力教学理论体系中,教师个人教学魅力对于课堂教学实效具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这也是该理论的主旨所在。而教师的课堂魅力则体现在多方面素质以及多层次的知识能力方面,其能够以智慧启迪学生,以人格影响学生,以灵魂塑造学生,最终引导学生走上成才之路。教师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在促进学生道德完善、推动学生终身发展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与作用。在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魅力以教学能力为重点,其教学能力高低对于教师能够掌握课堂具有决定性影响,魅力课堂应符合如下两点要求:(1)应以学生学习为目的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利用自身智慧化、个性化教学策略,初步淡化预设并对教学方案实施重构,确保教学资源更富有再生力;(2)应遵循人本化原则,践行源于教材并深入教材、依赖教材并超越教材的实践原则,最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魅力教学理论指导下应重视自身理论修养的提升,深入拓展教学内容,并合理组织教学用语,彰显出独特而且深刻的教学美丽,提高课堂感染力。
二、魅力教学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1.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魅力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做了较多强调,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学生应具备自主构建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并不断深化所学知识,自行查阅、研究和分析历史现象及人物,从而形成研究性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架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具备探索历史学科知识的初步能力。首先应选择活动课题,课题内容既可允许学生集体或小组自主选择,又可由教师单独指定;其次应选择活动展示形式。在深入研究课题后,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评论以及历史资料内容,而采取何种方式将学生掌握和整理的资料内容展示出来,尚需师生详细研究和讨论分析;最后确定接下来的研究方案。
以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章节教学为例,笔者设计片段如下:(1)由笔者提出问题:课前我们针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展开相关活动研究,各个小组是否已经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2)由各小组汇报所选择的课题:A组针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历史线索展开研究;B组针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君主制度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C组则重点探讨中央集权制度表现出的优劣点;D组则分析郡县制与当前县级政府之间的异同性与关联性。在此过程中,笔者重视不同小组之间以及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之求同存异,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同时基于时代发展特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生活背景组织活动内容。此外还应重视知识渊博性,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确保“教”的精彩,“学”的有趣。
2.综合讨论模式
综合讨论模式对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较高要求,其主要包括:(1)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教材,并与以往知识体系相互联系,通过彼此交流与讨论来增加活动积极性;(2)组织小组合作以及成果演示,在“先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点拨、分层次“后教”,并通过师生、生生总结与评析来促进学生学习。
以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为例,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允许其分组进行讨论,以整理本章节知识体系,分析中国民族危机在19世纪后半期加深的整体情况,重点讨论历史学问题,例如19世纪后半期中国民族危机较中期有何不同、帝国主义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的加强、危机地域的扩张(由东南沿海逐步蚕食至西南、西北边疆和内地)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性,应选取核心发散点来带动重难点以及疑点,并将重点知识视为纽带与学习重心,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向性。
三、结语
魅力教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对于教师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同时也极为重视学生能力的激发。总而言之,在魅力教学理论下的课堂互动模式以及综合讨论模式极大促进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姚焕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蒸汽的力量”为例[J]. 教育探索,2011(8):40-42.
[2] 王俊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J]. 历史教学,2006(6):54-55.
[3] 杨波. 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 科教文汇,2014(35):181-182.
[4] 文吉.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167-168.
(作者单位: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