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9-29胡小芬
胡小芬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学生作业。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40分钟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思维,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在当前,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是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更新数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学生往往将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去。教师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也会敬重教师,对该学科产生好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关爱的最直接的一种表现就是表扬学生。不管这个学生学习好不好,要挖掘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给学生一句肯定的话语,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要展示微笑、点头、欣赏的目光,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或反应不忽视、不嘲笑,要给予热情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的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设计数学课堂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数学概念、规律、实验,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即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首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把握好通俗易懂、切合实际、学生易接受三个原则,从实际生活、相关学科、数学史、类比猜想等各方面创设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例如:《函数单调性》第一课时教学情境引入:先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举出生活中描写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如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波澜起伏等,再请学生根据上述成语分别给出一个函数并画出其大致图象;然后观察学生绘制的图象,指出图象变化的趋势。其次,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也要注意三个标准,第一要具有典型性、梯度性、新颖性,第二要针对目标,难度不宜过大,解法最好多种;第三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来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地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自主地、和谐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是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让课堂动起来。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创造充分的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因此,数学课堂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三、转变学习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实现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把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工作、学生、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的角色和任务都要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不是说教师彻底放手,让学生完全“自由”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四、优化学生作业
运动员总会对自己的运动量进行适当的调节。勉强的熬夜训练,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不管多好的药,如果服用过量都会成为毒药。高中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的时候总有一个效果最佳的适当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此一来,无论怎么学习,学习成绩也几乎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了。
为什么有的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题,却还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学生认为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只要它在那个单元里出现了,即使只有一道题没做,心里也觉得不踏实;二是学生认为只要能解出难题,实力自然就会提高。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那些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也不太多,应该先把重要的题目研究明白之后,再去学习不重要的题目,而且应该以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题目为对象进行学习,能解答出来的题目越多越好。唯有如此,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只有保持兴趣,面对难题时才能无所畏惧地鼓起勇气钻研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