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学视角审视下的中西方差异化中国电影研究
2015-09-29石嵩
○石嵩
变异学视角审视下的中西方差异化中国电影研究
○石嵩
引言
在英语世界学者进行中国电影研究的历程中,一直伴随着多重问题的困扰,例如:何为中国电影的概念性争议;哪些影片可以被归入中国电影的研究范畴等。同样的情况,关于中国电影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到底应该包括什么内容的问题,也随着我们自身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思想代表了审视差异性文化现象的全新研究方法和视角,它强调关注同一文化现象在不同文明圈之间体现出的异质性,“东西方文明互为异质,各自有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话语体系,这必然导致中西文学交流活动中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①。变异学理论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比较文学从过去的片面求同思维发展到当下的求异思维阶段,将差异性纳入到比较的范畴之内,是比较文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通过这一理论利器,我们可以更理性全面地剖析中国电影研究在中西方之间呈现出差异化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达到“在文化多元共存的基础上,必将实现多种文化的互看、互识、互补、互利”②。
一、英语学界对待中国电影研究论题的兼容并收与不断拓展
1991年,在裴开瑞(Chris Berry)主编,英国电影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电影视角》(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一书中,以裴开瑞、李欧梵(Leo Ou-fan Lee)、康浩(Paul Clark)、托尼·雷恩斯(Tony Rayns)等为代表的11位学者参与其中,他们围绕着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影片展开研究。此外,在这本书的英文标题中使用的是Chinese Cinema。也就是说,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心目中,中国电影应该是一个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影片的整体概念。当然,作为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者们的初次合作,在本次研究中,明显偏重于对中国大陆影片的研究,而针对港台电影的研究仅仅作为点缀,只有焦雄屏(Chiao Hsiung-Ping)的文章《台湾电影与香港电影的区别》(“The Distinct between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Cinemas”③)和刘帼华(Jenny Kwok Wah Lau)的论文《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流行电影文化解读》(“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pular Cinema of China and Hong Kong”④)论述到了港台地区电影的相关问题。
在随后的1997年,鲁晓鹏(Sheldon Hsiaopeng Lu)主编,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跨国华语电影:身份、国族、性别》(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Identity,Nationhood,Gender,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一书。在书中,针对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与范畴问题,鲁晓鹏创造性地提出了跨国华语电影研究的方法与视角,以试图解决中国电影研究过程中的纷繁杂扰,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以地缘政治划分作为界定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狭隘理解。在本书的“历史导言”⑤(Historical Introduction)部分,鲁晓鹏指出,“中国电影涵盖广阔的地理及历史地域,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甚至海外华人社区”⑥。因此,此次研究吸引了更多的英语世界学者,包括了张英进(Yingjin Zhang)、马兰清(Gina Marchetti)、叶蓁(June Yip)、安妮·瑟科(Anne T. Ciecko)、傅思俭(Steve Fore)、崔淑琴(Shuqin Cui)、蓝温蒂(Wendy Larson)等共计十五人参与其中。他们运用跨国电影研究的视野,围绕“国家建构,民族电影与跨国电影”⑦(Nation-Building,National Cinema,Transnational Cinema)、“台湾、香港电影中的文化属性与国族身份政治”⑧(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历史与民族主义的生成:跨文化与性别视角”⑨(Engendering History and Nationhood:Cross-Cultural and Gendered Perspectives)等问题展开系统论述。这次研究的另一不同与突破体现于本书的英文标题Chinese Cinemas中,也就是把中国电影后面加了一个s,从而当成一个复数形式来对待。究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凸显香港、台湾地区电影在中国电影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1949年以后)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呈现出的独特个性和与大陆电影的差异性。而且,在此书中,有安妮·瑟科等六位学者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参与并致力于港台地区电影的研究。这就大大弥补了裴开瑞所编书籍中港台电影研究薄弱的不足,从而将研究范畴拓展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并重共同构成中国电影研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英语世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中国电影研究概念与范畴的讨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2005年由鲁晓鹏与叶月瑜(Emilie Yueh-Yu Yeh)合编,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华语电影:历史、诗学、政治》(Chinese-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Poetics,Politic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在此书中,他们共同提出了用语言作为衡量标准,界定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理论视角。从而开创了以华语这个全球华人都相通的语言来整合中国电影研究的先河,再一次拓展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海外离散华人所拍摄的影片都纳入到中国电影研究领域中来。以鲁晓鹏、叶月瑜、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戴乐为(Darrell W.Davis)、胡敏娜(Mary Farquhar)等为代表的15位学者以华语语言为主线,围绕着“史学、周期与趋势”⑩(Historiograhpy,Periodization,Trends),“诗学、导演、风格”⑪(Poetics,Directors,Styles),“政治、国族、全球化”⑫(Politics,Nationhood,Globalization)等主题展开中国电影研究。
2006年,裴开瑞与胡敏娜合著的《银幕上的中国:电影与民族》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China on Screen:Cinema and Nati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一书。在本书中,两位学者提出了更为前卫新锐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视角,即中国电影发展与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互动建构的研究路径,特别强调电影在中国作为一个一直在论争中被建构着民族国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他们的理论视角,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与范畴再一次被扩大,包括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全球离散华人制作的影片都作为研究对象被纳入其中。裴开瑞和胡敏娜所提出的中国电影研究理论方法,考虑到了中国多民族共融发展的历史复杂性国情,同时克服了华语语言决定论将某些运用中国地方方言拍摄的影片排除在外的研究盲区,最大程度上拓展包容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两位研究者围绕着“时间与民族国家:历史、史学、迂回”⑬(Time and the National:History,Historiology, Haunting),“戏曲模式:戏曲电影、武侠、文化民族主义:”⑭(Operatic Modes:Opera Film,Martial Arts,and Cultural Nationalism),“现实主义模式:情节剧、现代性与家”⑮(Realist Modes:Melodrama,Modernity,and Home),“如何看待中国女人?中国女人与国家”⑯(How Should a Chinese Woman Look?Woman and Naiton)“中国男人如何处事?统领国家”⑰(How Should Chinese Men Act?Ordering the Nation),“Where Do You Draw the Line?Ethnicity in Chinese Cinemas”(如何划界?中国电影中的民族)⑱,“跨国中的国”⑲(The National in the Transnational)等问题展开更大范围和全新领域的中国电影研究。基于上述中国电影研究的理论奠基,裴开瑞在2008年编辑了《中国电影聚焦II》并由英国电影研究中心出版(Chinese Films in Focus II,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在本书中,以裴开瑞、张英进、马杰声(Jason Mc Grath)、白佑明(Yomi Braester)等为代表的34位英语世界最知名的学者参与其中,他们针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海外离散华人的影片展开细读分析。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全书开篇收录的第一篇论文是来自林松辉(Song Hwee Lim)所撰写的《〈15〉:“装俚扮俗”的新加坡失败故事》⑳(“15:The Singapore Failure Story,‘Slanged Up’”),这说明在英语世界学者眼中,是可以将新加坡为代表的大中华圈所拍摄的影片纳入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之中研究的,从而极大地开拓了中国电影研究的空间。
在此之后的2011年,林松辉和汪居廉(Julian Ward)主编的《中国电影全书》由英国电影研究中心出版发行(The Chinese Cinema Book,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在本书中,两位编者集合了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共计20位最杰出代表,如裴开瑞、张英进、张建德(Stephen Teo)、里昂·汉特(Leon Hunt)等。他们从“地域、轨迹、史编”㉑(Territories,Trajectories,Historigraphies)、“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㉒(Early Cineam to 1949)、“被遗忘的1949-1980”㉓(The Forgotten Period:1949-1980)、“新浪潮”㉔(The New Waves)“明星、导演、类型”㉕(Stars,Auteurs, and Genres)、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电影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本书中收录了马杰声(Jason McGrath)所写的《都市一代:中国大陆的地下与独立电影》(“The Urban Generation:Underground and Independent Films from the艺术研究PRC”㉖),文章总结性的述评了中国大陆的年轻都市一代电影人所制作的不被官方认同的独立制作的另类地下影片在海外的获奖情况及其发展脉络。这就再一次将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拓展延伸到我们自己无法触及的领域。
2012年,张英进主编的《世界华语电影指南》(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s to National Cinemas,London:Wiley-Blackwell)一书由英国威利-布莱克威尔出版社出版,本次的合力建构再次吸引了英语世界30名最顶尖学者参与其中,其中包括了如张英进、张真(Zhen Zhang)、康浩、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裴开瑞、白睿文(Michael Berry)等。他们从“历史与地理”㉗(History and Geography)“工业与机构”㉘(Industry and Institution),“类型与表现”㉙(Genre and Representation),“艺术与媒体”㉚(Arts and Media),“问题与争论”㉛(Issues and Debates)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电影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
通过上述的梳理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英语世界的中国电影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讨论呈现出越来越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从初期的以中国大陆电影研究为主辅之以港台影片的研究;到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影片并置共同构建起中国电影研究的框架;再到按照华语语言为依托将全球华语影片整合为中国电影的研究范畴之中;又到将电影与中华民族国家的建构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的吸收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全球离散华人所拍摄的影片,甚至包括了不被中国大陆官方认可的独立制作的地下另类影片。从而最终将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与范畴扩大至最包容的极限。
二、国内学界对待同一论题的矜持与谨慎
与之相对,梳理中国大陆学界对于中国电影的概念与范畴的研究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与英语世界研究者不尽相同的探索路径。例如,中国电影研究界的扛鼎之作《中国电影发展史》㉜主要论述了1949年前的中国电影的产生与发展。这部研究力作作为中国共产党官方领导下撰写而成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历史著作,带有较为明显的意识形态痕迹,即把中国电影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一部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突出了中国左翼电影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但是,仅仅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显然无法全面包容涵盖中国电影的全部,尤其是在本书中把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归为非中国电影或者称作汉奸电影显然是有失公允。而且,仅仅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作为衡量和界定中国电影的标准,就会极大地缩小中国电影研究所包括的内涵和外延。作为中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研究史上第一部开山力作,《中国电影发展史》奠定了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研究的基调,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大陆学界研究者们后续的相关研究。
1995年,中国大陆著名学者钟大丰与舒晓鸣合著了《中国电影史》㉝,该书的前三章,描述了1949年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内容与形式上基本是对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继承;而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十七年(1949-1966)的中国电影,第五章围绕文革时期(1966-1976)的中国电影展开书写,第六章对新时期(1976-1989年)的中国电影进行了研究。所以本书的脉络与基于此的构建应该算是按照党领导中国电影的发展这一研究思路指导下对《中国电影发展史》内容的发展和延续。虽然,在本书的最后章节中有关于青年导演的崛起和多元化的探索这样的部分;但是,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研究,本书依然没有涵盖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电影发展与研究。仅仅是以中国大陆,尤其是围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这条主线展开中国电影史的书写。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到中国电影史的重绘、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建构与探讨中来。著名学者周星编著的《中国电影艺术史》㉞是其中比较有特点的,这部书的研究与之前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别强调重要艺术潮流和现象的论述,也就是说本书更注重围绕中国电影的艺术性发展来撰史。全书按照中国重要历史阶段变迁划分为三编,分别是上编——前45年中国电影创作(1905-1949);中编——中30年中国电影创作(1949-70年代末);下编——后25年中国电影创作(70年代末期-至今)。此外,还有占全书篇幅非常小的特编部分——港台电影史略。但恰恰是这所占篇幅极小的一部分特编却将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和范畴拓展至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电影的更大范围。因此,周星教授所编著的《中国电影艺术史》最突出的两大突破与亮点在于:一、以电影的艺术性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而不再仅仅以电影是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拍摄为衡量标准;二、逐步将港台电影纳入进中国电影研究的框架中。
曾经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编著者之一的李少白先生于2006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国电影史》㉟,本书的撰写目的在于将中国电影史重新审视为一个由艺术与工业等多重体系聚合而成的复合产业。在本书前六章的论述中,也就是针对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部分,依然继承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即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和进行的。这一研究态势一直延续到本书的第七章——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1949-1966)和第八章——禁锢时期(1966-1976)的写作中。本书可喜的变化出现在随后的论述中,第九章——再探索时期(1977-1992),从电影所展现的艺术主题的层面界定与述评了中国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及其影片;第十章——市场化时期(1992年至今),联系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主旋律影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以及其他新生代导演。这两章的书写,标志着李少白先生突破了之前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发展作为中国电影史书写的衡量尺度的单一标准,更多更包容地吸纳更新鲜的元素进入到中国电影研究范畴中来。本书更大的贡献在于,第十一章——香港电影与第十二章——台湾电影分别各列一章,加入进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中来,从所占篇幅和内容涉及方面都大大超出了之前《中国电影艺术史》中所占的比重。这也表现出,中国大陆权威研究者以越来越开放的胸襟和开拓的视野不断拓展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
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他的两部相关研究著作也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建构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他的《中国电影文化史》㊱200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本书中,他提出了从文化史的视角审视中国电影的发展。并从其研究之初,就贯穿强调了欧美元素对于中国电影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正/负能量的影响。他对中国电影文化史的研究最具特色的就在于,对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探讨,他采取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并置平衡的研究态势和审视态度,并在整合梳理两岸三地的电影研究之后,做出整体的文化阐发。2013年,李道新教授再次推出《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㊲。本书的研究主线是将中国电影的发展置于世界电影工业体系中审视,并将其与中国国族的形成发展相关联。在《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中,李道新教授用了更多的笔墨论述香港电影、台湾电影在中国国族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并涉及到了华语电影研究理论视角对中国电影研究的贡献与弊端的探讨。总之,李道新教授对于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研究再一次丰富深化了国内学界相关问题的认知。
三、张扬与内敛之间的变异探源
通过详细梳理英语世界针对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的研究和我们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呈现出一种十分有趣的差异化对比,即英语世界研究者们对中国电影概念与研究范畴的张扬外扩与国内学界对这一研究论题的谨慎矜持。
自英语世界针对中国电影这一课题研究之始,中国电影就是一个囊括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被审视的整体。在中国电影发生发展的初期,无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还是在国民党审查管理制度下拍摄的影片,抑或是沦陷时期在上海拍摄的影片,都兼容并收地被吸纳进中国电影的研究范畴之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地缘政治等多重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与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处于隔绝甚至是对立状态,而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样一种敌对思维与革命斗争的状态,导致我们自己在认知与界定自己的文化产品时难免也会带上一种一切以革命斗争为纲的二元对立的印记,从而诞生了《中国电影发展史》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官方领导下的电影史书写,成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研究这样一条主线。这样的一条研究脉络,虽然凸显了中国大陆电影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主流正统的地位,但是,也从学理上排斥了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甚至沦陷时期的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这就狭隘化了中国电影的概念,并极大地缩小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
英语世界的中国电影研究者们,作为站在局外的他者,反而可以更全面冷静地看到中国电影研究的全貌。他们将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理解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共同建构起来的整体;因而,针对这三地影片的研究都被归入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这样开放与包容的研究态度也使更多的英语世界学者被吸纳入中国电影研究这个新兴并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中,从而不断产生出更多新颖而具有突破性的理论观点。从跨国跨地区研究视角的提出,到以电影语言作为划分标准,再到电影发展与中华民族国家的建构互动研究……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一次次被扩充直至包容囊括了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中国各少数民族电影,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全球华人使用华语拍摄的电影。与之相对应,在中国电影明星研究方面,英语世界学者也最大程度地将全球华人影星包括在研究范围之中,他们除了关注中国大陆影星外,还关注香港影星、台湾影星,甚至如李小龙、杨紫琼等海外离散华人影星。在影片类型的研究方面,他们除了关注最受欢迎的功夫类型片、中国都市情节剧等之外,亦关注了中国的主旋律影片、贺岁片等,甚至大量学者致力于中国官方不认可的在中国大陆被禁的地下独立影片的制作。
英语世界学者以如此豪放的态度不断扩展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有如下重要的原因值得探讨与反思。首先,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电影研究才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逐步登上英语世界的学术大舞台。而在那时,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也不过才搞了十几年;因此,英语世界学者对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影片颇感陌生,而且研究参考资料极度匮乏,适当地添加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研究的有益补充,从而增加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厚度。第二,将海外离散华人演绎或者拍摄的影片归为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其实也反映出英语学界一种傲慢与偏见的态度,即不赋予试图融入好莱坞影视圈的华人演员导演们英语世界主流的明星地位。华人影星经历了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一代代试图融入好莱坞影视圈的明星的打拼;也经历了李安、吴宇森、王家卫、陈凯歌、张艺谋、贾樟柯在国际电影节的屡屡获奖;但是,无论他们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还是香港,甚至是出生在美国本土具有美国身份(如李小龙),他们始终无法被英语世界的主流所真正接纳,始终被归为有区别的“他者”去审视。中国电影研究这个大的范畴就成了安置他们的最终归宿。第三,随着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华裔学者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探讨中来。在英语学界中,华裔学者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华人学者,甚至还包括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一大中华圈的华人学者。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的华裔学者,自然会基于各自的学术和生活背景,研究自己心目中的中国电影,从而推动了中国电影研究范畴的扩大。第四,后冷战思维依然影响作用于英语学界的部分学者,越是被中国政府打压的导演、禁止的影片越得到他们的关注与研究,他们试图在被排除于中国主流话语之外的地下独立电影制作中找到另类话语进而达到语出惊人、雷倒众生的效果。基于上述最主要的几大原因,英语世界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成了当下极富包容性与扩张力的态势。
反观中国学界对待中国电影研究这一论题的概念与范畴问题一直本着谨慎而矜持的态度。从最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的撰写与出版就体现出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的研究思路与中心思想下。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史》的书写继承延续了之前的思路与风格。直至21世纪,中国大陆学界才逐步打破了将中国电影研究紧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拍摄的影片的狭隘领域中,通过《中国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文化史》、《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等著作的撰写拓展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视域和指导思想,将电影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与国族发展的关系等作为中国电影研究的要素,并包容吸纳了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相关内容进入到中国电影研究框架中。但是,中国大陆学界对于海外离散华人拍摄的影片,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所拍摄的华语影片,还较少地列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部分来论及。中国学界对待中国电影研究概念与范畴的理解与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原因。首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着国内政局不稳,国外封锁威胁的内忧外患形势。如何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统治,成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首要问题。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重要的宣传工具——电影,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中的重点。这也可以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较早的中国电影研究都要围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这条主线来书写了。第二,随着1997年香港的正式回归祖国怀抱,将香港电影研究纳入中国电影研究的大框架中顺理成章。大陆的中国电影研究者与香港的中国电影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同时,透过香港这扇对外开放的窗口,大陆电影学者也拓展了视野获悉了更多海外关于中国电影研究的讯息,从而丰富完善了自己的中国电影研究。第三,大陆的中国电影研究界将台湾电影纳入中国电影研究的总体框架其实与将香港电影纳入中国电影研究的过程同步发生。这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断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台湾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历史原因密切相关。第四,当前中国大陆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依旧较少地涉及海外离散华人拍摄的影片,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所制作的华语影片更是被视作非中国电影对待。其内在原因还是由于地缘政治或是身份归属等问题。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陆学界在断定中国电影研究的界定与范畴的时候,更多还是考虑影片的国籍属性以及地缘政治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梳理对比英语世界与中国学界针对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与范畴所得出的两条差异化线索,可以让我们清晰地发现:英语世界学者通过四十多年的中国电影研究,不断挖掘其内涵,丰富拓展其研究范畴,形成了兼容并收的研究风格与包容延展的研究态势。中国学界对待什么是中国电影以及哪些影片应该被归入中国电影研究的范畴的问题探讨似乎一直伴随着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政治局势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地缘政治的变迁等问题展开,呈现出小心谨慎、矜持发展的研究态势。但是,相信随着中西方学者交流层面的不断拓宽与加深,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成果与讯息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传回国内学界,势必对国内学界对于中国电影的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反之亦然,国内学界对中国电影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势必会作用于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为他们提供最新最快的第一手参考素材。在本文中,基本完成了对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概念与范畴主流研究话语的爬梳整理;对来自于异域语境的观点与视角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其贡献与问题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基于中西方中国电影概念与范畴研究已有的相关成果,关注由此彰显出的不同文明视域之间的异质性,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方法展开中西方对比研究,进而“深入挖掘不同文明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实质,拓宽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路径㊳”,是比较文学研究一次全新的体验。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①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②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4页。
③Chris Berry,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C],London:BFI,1991:155-165.
④⑥⑦⑧⑨⑪⑫⑭⑮⑯⑰⑱⑲⑳㉒㉓㉔㉕㉖㉘㉙㉚㉛Ibid,166-174,33,137,263,139,235,47,75,108, 135,169,195,9-16,46,86,112,140,167-175,151, 263,359,467.
⑤Sheldon Hsiao-peng Lu(ed.),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Identity,Nationhood,Gender[C],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1.
⑩Sheldon Hsiao-peng Lu and Emilie Yueh-Yu Yeh(eds), Chinese-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Poetics,Politics[C],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25.
⑬Chris Berry and Mary Farquhar(eds),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17.
㉑Song Hwee Lim and Julian Ward(eds),The Chinese Cinema Book[C],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11:8.
㉗Yingjin Zhang(ed.),A Companion to Chinese Cinema (The Wiley-Blackwell Companions to National Cinemas)[C],London:Wiley-Blackwell,2012:23.
㉜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㉝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㉞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㉟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㊱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㊲李道新《中国电影(国族论述及其历史景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㊳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项目号:12AZD086)子课题;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评介与研究”(项目号:12JZD016)子课题: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与北京都市国际形象建构研究”(项目号:2014000020124G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