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2015-09-28赵兴华

中外医疗 2015年24期
关键词:造影剂螺旋造影

赵兴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68例脑动脉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与DSA结果对比,CTA的总体准确率98.4%,CTA与DSA分项检测对比结果经验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05)。结论 在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筛查和诊断上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脑动脉瘤;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c)-0165-03

Application of 64-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Cerebral Aneurysm

ZHAO Xing-hua

Radiology Departm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li Prefecture, Dali, Yunnan Province, 6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 patients. Methods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of 168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SA. Results Compared with DSA,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of CTA was 98.4%, the CTA and DSA sub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rank sum test and accord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χ2=0.309,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s an accurate, effective inspection method, so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erebral aneurysm; 64-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壁先天性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及创伤等因素引起脑动脉的局限性瘤状突起[1]。颅内动脉瘤破裂病死率、致残率极高,尽早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瘤颈与载瘤动脉和颅底骨质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2]。64排螺旋CT的处理速度和图像质量都有着较好的表现,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果较好,该研究在2010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就此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有头痛、眩晕、复视、眼睑下垂、脑梗塞、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的患者168例进行MSCTA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患者123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7例,年龄在23~82岁,平均为48岁。

1.2 CTA检查技术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机(GE64排Light speed VCT),设备自带Advantage Workstation 4.4(adw4.4)后处理工作站。

1.2.1 患者准备 按照增强CT扫描前准备进行,患者家属代为签署知情同意书,固定患者头部,嘱咐其放松、闭目,说明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注入造影剂后的正常反应,对于情绪激动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确保检查效果。

1.2.2 扫描参数 先进行层厚为5 mm的头颅平扫,观察颅内有无出血及其他病变,再进行CTA检查,CTA扫描方式为螺旋扫描,自患者主动脉弓至颅顶逐层进行,保持颅底和扫描平面平行,方向自足侧向颅侧进行,扫描速度(探测器转速)为0.5 s/rot,螺距为0.984:1,扫描条件为电压120~140 kV,电流800 mA,层厚为0.625 mm,层间距为0.3 mm,扫描时间为3 s,重建算法为标准算法(standard)。

1.2.3 造影剂注射 注射部位:肘前正中静脉,预埋置20号套管针(留置针),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370 mg/mL,剂量为70 mL,注射流速为5 mL/s,延时扫描时间利用造影剂团注智能追踪触发技术,选定升主动脉或颈总动脉作为监测血管,触发阈值为120 HU,到达阈值后手动触发扫描。造影剂推注完后追加注射生理盐水30~40 mL,以保持团注压力冲刷导管,并且稀释上腔静脉内造影剂浓度,减少放射状伪影。

1.2.4 图像处理 扫描结束后将原始薄层图像全部传输至adw4.4后处理工作站,在工作站上进行颅内血管三维成像。成像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等,结合横断面薄层图像,使用旋转及切割技术,旋转多个角度全方位观察,其重点观察有无颅内动脉瘤,如果有动脉瘤则重点评价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瘤体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宽度,瘤腔内部情况以及与周围颅骨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等,存储显示最佳的图像,最终与DSA结果进行对比。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非正态分布采用配对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DSA检测结果显示共125例颅内动脉瘤病例,包括单发107例,多发18例;168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共发现123例患者有颅内动脉瘤,单发105例,多发18例,总体准确率98.4%,CTA与DSA分项检测对比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05)。该次检测在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等处均有动脉瘤分布,瘤体形态多样,梭形、柱状、丘状、葫芦状、球形及不规则形均有发现,瘤体大小不等,最大的有3.5 cm,最小的只有1.3 mm,见图1、图2。

3 讨论

随着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包括CT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优势和价值,主要体现在[3-4]:①能够快速完成检查获得数据;②三维图像更方便立体观察,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更有力的帮助;③全面提供解剖信息,将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的显示出来;④安全性高且费用较低;⑤操作简单,不受颅外血管条件的限制;⑥可以同时显示脑组织,观察动脉瘤的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另外,MSCTA还有助于对动脉瘤术前手术难度进行评估以及手术方式的制定。根据手术需要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反复任意的旋转三维图像模拟术中视野所见,更好的评估手术难度和制定手术方式。除了帮助诊断和治疗外,MSCTA还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后的复查,对原载瘤动脉和瘤夹位置的显示均十分清楚。但是MSCTA不能动态显示血管的充盈情况,对血流方向和优势供血等情况显示能力不足,不能进行治疗性操作,对小血管分支的显示也不如DSA。

朱丽丽等人[5-6]的研究结果显示,CTA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7%以上,而对于多发动脉瘤的诊断率达到100%,但在研究中指出CTA的劣势主要存在于对小血管分支显示不足和不能动态的显示血流供应情况。而从该研究数据来看,CTA在125例动脉瘤患者中共检出123例,准确率98.4%,两例未检出病例均为单发动脉瘤,18例多发动脉瘤诊断率100%。这说明CTA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对多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度能够与DSA相比,这个研究结论和王辉等人[7-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作为一种快捷、有效和微创性地检查方法,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定位上有着较好的表现,能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是颅内血管病变的有效筛查手段,但就目前临床现状来看,MSCTA尚不能取代DSA的地位,必要时仍需要进行DSA检查来作为对比。

[参考文献]

[1] 王震.43例介入术治疗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4(5):87.

[2]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64.

[3] 顾康康,靳晶,费强,等.多层螺旋 CT 三维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25(4): 387-391.

[4] 吴正用, 黄崇权. 3D 螺旋 CT 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乡村医药, 2014,21(3): 47-49.

[5] 朱丽丽,徐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3):9-12.

[6] 段波, 刘超, 秦军, 等. 三维 CT 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5):20.

[7] 王辉,郭英,李文胜,等.3D-CTA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1):844-846.

[8] 董福仁,张祥林,王志铭,等.颅内动脉瘤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2):202-204.

(收稿日期:2015-05-26)

猜你喜欢

造影剂螺旋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螺旋变变变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奇妙的螺旋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