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独角戏

2015-09-28王蕊

艺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独角戏列侬洋子

今年7月,《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独角戏,1960 -1971》(Yoko Ono: One Woman Show,1960-1971)开展。此次展览从上世纪60年代追溯到1971年末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那次非正式展览,纵览对小野洋子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十年,大约展出共125件她早期的纸质作品、装置、表演、录音和电影作品,还有一些罕见的档案材料。

事实上,这是第一次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专注于小野洋子作为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独角戏,1960 - 1971》由罗伯特·雷曼基金会(The Robert Lehman Foundation)绘画和照片首席策展人克利斯多夫·舍里(Christophe Cherix)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共同组织开展。

《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独角戏,1960 - 1971》在2008年《吉尔伯特和莱拉·西尔弗曼激流艺术收集馈赠》(Gilbert and Lila Silverman Fluxus Collection Gift,2008)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约100件小野洋子的艺术品及博物馆收藏的相关短暂保存过的藏品。

展览有一个完整的图解目录,三个最新的文章总结了小野洋子艺术生涯早期的文化脉络,同时用五个章节讲述她在这十年间的地理位置变化以及她相应的的艺术实践的进化。每一章都包含一个客座学者写的介绍、作品描述、从报纸和杂志提取出来的原始文献,还有艺术家从她的文章和绘画中精选出的作品。

展览按照时间顺序设置,根据不同主题,为游客提供多种方式参观展览。在进入展厅之前,参观者可以看到小野洋子最早的纪实摄影作品《灯光》(Lighting Piece,1955),于1955年创作,作品下面的文本简单地写着:“点亮一根火柴,注视着它,直到它熄灭。”1966年,小野洋子把这件作品放到了她的电影《火柴》(Match Piece or No.1,1966)中。

进入画廊后,参观者需要在众多分岔路口选择一条路,这条路最终会通往小野洋子1971年以后的作品。按照时间排序的作品展览到达终点的时候,参观者可以选择其他路线,继续体验不同道路上的不同作品,只不过这次作品创作的时间是倒着走的。但这些不同的路径都汇聚了小野洋子的关键思想,包括小野洋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作品、表演、电影和互动装置。

小野洋子最早的作品形式往往是基于指令,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将她的内心世界传达给观众。在她广泛的艺术生涯中的前11年,小野洋子在纽约、东京和伦敦间来来往往,致力于概念艺术、实验电影和表演艺术,并且在国际艺术发展中起了先锋作用。

小野洋子的作品有时诗意,有时幽默,有时邪恶,有时理想化,纵观她十几年的创作来看:最早将小野洋子带入激浪派艺术家群体的《葡萄柚》(Grapefruit,1964),曾在东京由小野洋子以500册的极小印量独立发行,之后由于小野洋子前夫与激浪派艺术家群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打印着诗句的整洁小卡片也被认为是激浪派的开创者。

小野洋子的作品很亲民,同时注重普通观众的参与和感受。《脚踩上去的绘画》(Painting to Be Stepped On,1960/1961),邀请观众踏在一块直接放置在地板上的画布。虽然这块布就简单地放在地上,很容易被忽视,但要求观众参与完成的这一环节设置,从根本上对艺术与日常之间的分裂提出了质疑。

1964年创作的《袋子》(Bag Piece,1964),受邀观众需要否定他们的种族、年龄、发型或任何其他身体特征,还会被装进一个人大小的袋子里。任何人都可以来参与表演,但需要演的艺术些,策展人舍里说:“如果只是简单的钻进袋子,太简单了。我们想要参与者明白,他们将登上舞台进行表演。”

一个青苹果孤单地放在一个树脂玻璃底座上,这是1966年的《苹果》(Apple,1966),据说这就是1966年洋子和列侬相遇时的那个苹果。当然这么多年它被可能被换掉,也可能继续放在那里,苹果就这样摆着,直到它腐烂,可它呈现在人眼前时它依旧还是那么新鲜。金属铜牌上的“苹果”二字正好成为苹果本身易逝的反面。

展览还对小野洋子具有开创性的表演和电影进行了探讨。在《切片》(Cut Piece ,1964)中,小野洋子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通过让观众随意地减掉自己在舞台上穿的衣服,来引导大家直面性别、阶级和文化认同等社会问题,并且引发人们进行思考。那年她三十二岁。这种艺术家本人直接成为作品的行为艺术即使在今天仍然会引起强烈的争论与分析,小野洋子如此坦率地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

两年后,小野洋子制作了《电影4号》(Film No. 4 ,1966/1967),再次围绕身体展开讨论。也许是出于女性艺术家的某种本能,小野洋子非常擅长运用身体本身,直面那些比如性别、阶级、文化、身份在内的社会话题。《电影4号》里拍摄的是一个裸露的、移动的人的臀部,或者说是对这个臀部长达7分钟的凝视,彰显了小野洋子想要打破阶级,实现人人平等的愿望。

在这十年的最后阶段,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John Lennon)结合,并且合作创作实验音乐、发行唱片、举办传达她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的社会活动。在蜜月期间,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躺在阿姆斯特丹的希尔顿饭店的床上一周,接受世界媒体采访,完成了著名的《床上和平运动》(Bed-In,1969)。继而她和列侬一道大胆地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世界和平主张《停战》(War Is Over!If You Want It,1969)。

在1970年代早期她回到纽约,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那些苍蝇深入人心,小野洋子作为艺术家的形象也渗透到公众中,她的作品出现在广告牌和报纸上,她也和她的塑料洋子乐队(Plastic Ono Band)进行了国际化演出。

此次展览旨在纠正多年来人们对小野洋子作为艺术家身份的疏忽,她不只是约翰·列侬的妻子,在这11年中,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相爱结合,一个恋爱中女人的甜蜜和惆怅毫无保留地抒发在她的作品之中。当然这也是小野洋子艺术创作走向成熟的11年,她的早期作品中,习惯通过静寂细密的语言文字和观众交流。约翰·列侬曾称小野洋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不知名艺术家,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作品。”

策展人克里斯托夫·舍里说:“小野洋子在很多人心中是在听说甲壳虫乐队之前就知道的先锋艺术关键人物。她的艺术观点和作品仍在启发着当今的新兴艺术家,如果去艺术学校,问学生们是哪位年轻艺术家影响了他们,多数人会回答说是小野洋子。” (编辑:王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角戏列侬洋子
告别“独角戏” 奏响“大合唱”——关于秦皇岛市抚宁区综合调解工作机制建设的路径思考
洋子的胸针
Imagine
环境监管:变“执法独角戏”为“监察大合唱”
“独角戏”领唱五大联赛
不让“独角戏”孤单
拜托了,洋子没有对象也可以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