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织女·惠安韵渔网下的地域性再塑

2015-09-28参赛者黄丽云莫燕玲臧彤心顾家

风景园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蛎惠安女采石

参赛者:黄丽云 莫燕玲 臧彤心 顾家

学校院系: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2012级

指导老师:杨建华

从左至右:臧彤心、莫燕玲、黄丽云、顾家

1 总述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渐行渐远,更多则是出现了舞台化现象。我们认为地域性是传统文化对场所、活动、地形、气候以及动植物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做出的独特解答,是人与自然有机互动的成果。本方案对地域性的理解以一种今天的时间维度来审视“过去”的影响力。项目以惠安大岞村后海为例,提出以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为线索,利用当地物质及适宜性传统技术解决当地文化传承、生态与经济问题,试图构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三者可持续循环系统。

以“渔网模式”为核心构建多尺度的景观基础设施,将循环分为海洋、采石坑与村落3个部分,从海洋生态、养殖模式、海滩廊道、采石坑修复、植被优化、村落规划入手,让惠安女以传统手法穿梭于大地与海洋,扮演自然的织工,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默契来传承地域性文化。

2 惠女风俗村背景

位于泉州惠安县的大岞村,三面临海,曾经是属于“惠安女”的最美渔村。惠安女有着她们浓郁而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挖海蛎、捞海带,善良淳朴而充满智慧,是海洋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随着城市化与全球的蔓延,惠安女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海湾与土地被大面积垃圾、废弃采石坑、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丝不苟地延续传统生活的惠安女们该何去何从,大岞村生态系统及地域性文化岌岌可危。

我们发现:当地产业包括海上产业与山地种植,分布与村落,山地与海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时代感。其中,丰产海蛎使废弃海蛎壳成为当地主要垃圾;地域性植被物种丰富,但覆盖率日益降低,缺乏层次。山、村、海呈现出三面高海面低的“凹”字型,居民生活穿梭于三者之间,但破碎的废弃石坑破坏了村落与山地间的完整性。居民、文化与空间资源相互作用关系为大岞村地域性景观再塑提供了新的机遇。

3 村落地域性可持续景观再塑

方案将场地分为3部分:采石坑、村落、海区。通过居民活动与生态作用促使文化、生活、经济、生态相互作用,在三者间形成紧密的循环关系。从而完善地域性文化、改善当地的生态问题,形成更加坚固的可持续景观网络,达到生态层面与人文层面的紧密结合。

(1)采石坑:场地内的采石坑大大小小,深浅不一,严重破坏地表完整度,降低了土地的可利用性。因此,对坑区采用“填埋”和“保留”结合的方式,建立填埋骨架运用模块化方式对土地进行整理。大量废弃的碎石与海蛎壳成为主要的填埋物,通过自然作用逐步增强土壤的肥力。之后,种植阶段是土地修复的另一步骤,骨架与种植结合,用现代手法象征人类给大地带来的伤疤。

(2)村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当地村落空间肌理及建筑立面特色逐渐消亡,同时缺少开放空间使整个村落异常拥挤。为此,本方案运用废弃海蛎壳对现代水泥房进行外立面改造。通过“渔网”扩散落点模式梳理开放空间,达到在村落中“穿针引线”的目的,为村民制造更多在劳作中交流的机会。

(3)海区:原本拥有良好视线的海滩被乱石堆砌,渔船航线与养殖区混杂在一起。为了改变这样的混乱的场景,本方案从海到人,从经济到生活,从白天到黑夜,多维度建立“海上织女”与“海”的默契,形成养殖、观景、赶海的有机循环,丰富惠女与海的故事。

4 思考与感悟

本次竞赛不仅让我们对全球化和本土化有了新思考,同时也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人员在平衡二者之间的作用:运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趋同中求创新,不断挖掘、保护、延续和创造地域特色,创作出反映“此时此地”富有地域特色的有生命的本土风景园林作品。

回顾参加竞赛的整个过程,我们成长很多,收获颇丰。从前期资料收集,解题选题,实地调研,到最终作品完成,在不断尝试中思考和探索,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通过团队合作、各施所长,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不过,作品还存在一些不足,也有思考不够严密的地方,在获奖惊喜的背后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我们相信,努力的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

非常感谢杨建华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没有老师的指导和鞭策,我们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甚至不能如期完成。感谢风景园林系全体教师3年来对我们的付出。最后,感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对我们的认可,让我们3个月的努力获得回报。

猜你喜欢

海蛎惠安女采石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郑杰
隧道工程采石坑段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美丽的惠安女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布艺贴画——勤劳的惠安女
要怎样称赞你
故乡的海蛎
家乡的那一片海蛎
海蛎献给你的情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