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UV和HPLC-ELSD法测定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比较
2015-09-28隋利强黄礼书陈喆明
隋利强,黄礼书,陈喆明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HPLC-UV和HPLC-ELSD法测定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比较
隋利强,黄礼书,陈喆明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08)
[目的]建立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ondaCract ODS-2 (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ELSD漂移管温度为80℃,气体流量为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结果]HPLC-ELSD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线性范围为0.05~0.2 mg/ml,r=0.9952,平均回收率为102.97%,RSD=0.79%(n=6)。HPLC-UV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线性范围为0.005~0.2 mg/ml,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2.05%(n=6)。[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结果相近,但HPLC-ELSD法的稳定性更好,HPLC-UV法由于吸收度低,峰面积相对较小,存在一定误差。
HPLC-UV;HPLC-ELSD;蜜炙酸枣仁;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a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种子,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具有养肝、宁心安神、生津、敛汗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阴亏内热、心神不宁等[1]。酸枣仁临床常用生酸枣仁、炒酸枣仁,药典也收载上述两种饮片。除此之外,福州地区习惯用蜜炙酸枣仁,且用药历史悠久,该饮片收载于《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
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含酸枣仁皂苷、三萜化合物等,具有镇静、催眠、安神的作用。酸枣仁皂苷A是2010年版药典中酸枣仁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成分,目前对该成分的检测多采用HPLC-ELSD法,部分文献报道采用HPLC-UV法。本研究参考有关文献[3-5],分别采用HPLC-UV和HPLC-ELSD法测定了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旨为建立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更好的质量控制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称重设备有限公司,XS105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京制00000246);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series,Alltech 3300 ELSD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1.2试药甲醇(批号为20141218,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批号为20140321,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酸枣仁(批号为20141107,陇西聚堂中药材实业有限公司);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98.60%,MuST-1404231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蜜炙酸枣仁由本课题组按《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蜜枣仁项下方法加工炮制。
2 HPLC-ELSD检测方法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酸枣仁皂苷A对照品10 mg,精密称定,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即得。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参考文献[4-5],取蜜枣仁样品粉末(过4号筛)约1 g,精密称定,置索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4 h,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去溶剂,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70%乙醇20 ml,加热回流2 h,滤过,滤渣用70%乙醇5 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色谱条件色谱柱:WondaCract ODS-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ELSD漂移管温度:80℃;气体流量: 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洗脱条件见表1;理论板数按酸枣仁皂苷A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在此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各10 μl进样测定,HPLC图见图1。
2.4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酸枣仁皂苷A对照品贮备液0.1 ml、0.15 ml、0.2 ml、0.3 ml、0.4 ml,分别置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配成系列对照品溶液(0.05 mg/ml、0.075 mg/ml、0.1 mg/ml、0.15 mg/ml、0.2 mg/m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得各浓度峰面积,以峰面积对数Log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得回归曲线Y=7.9194X+1.8502,r=0.9952,结果显示酸枣仁皂苷A在浓度0.05~0.2 m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结果见图2。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图1 HPLC色谱图
图2 酸枣仁皂苷A标准曲线
2.5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 mg/ml)0.2 ml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进样量为10 μl,分别连续进样5次,结果对照品峰面积的RSD=0.66%(n=6),结果见表2。
2.6稳定性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 mg/ml)0.2 ml 于2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进样量为10 μl,分别于0 h、2 h、4 h、6 h和8 h进行测定,结果对照品峰面积的RSD= 0.61%(n=5),结果见表3。
2.7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5份,每份1 g,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分别进样,进样量为10 μl,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1.75%(n=5),见表4。
表2 精密度试验结果(mAU)
表3 稳定性试验结果(mAU)
表4 重复性试验结果(mAU)
2.8加样回收试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0.124 mg/ml)样品溶液0.35 ml,加入0.3 ml对照品溶液(0.1 mg/ml),摇匀,进样10 μl进行测定,平行测定6份。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2.97%,RSD=0.79%(n=6)。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加样回收实验测定结果 (n=6)
2.9样品含量测定样品按“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 μl,依照“2.3”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扣除含水量得结果见表6。
表6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n=3)
3 HPLC-UV检测方法
3.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按“2.1”及“2.2”项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4 nm。酸枣仁皂苷A对照品与供试品HPLC图谱如图2。
3.2线性关系考察实验方法同“2.4”项,结果得回归方程为Y=33.62X-0.765,相关系数r=0.9990,表明酸枣仁皂苷A在0.005~0.2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3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分别连续进样6次,结果对照品溶液峰面积的RSD为3.68%(n=6)。
图2 HPLC色谱图
3.4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分别于0 h、2 h、4 h、6 h、8 h和12 h进行测定。结果对照品溶液峰面积的RSD为3.51%(n=6),表明12 h内测定结果基本稳定。
3.5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样品5份,每份1 g,精密称定,按“2.2”项方法制备溶液,分别进样,进样量为10 μl,测定5个结果,平均含量为0.12 mg/ml,RSD为3.39%(n=5)。
3.6加样回收试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样品溶液0.8 ml,加入0.1 ml对照品溶液(1 mg/ml),摇匀,进样10 μl进行测定,平行测定6份。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2.05%(n=6)。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具体结果见表7。
表7 加样回收实验测定结果
3.7样品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 μl,依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扣除含水量得蜜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为0.063%。结果见表8。
4 小结
本实验分别采用HPLC-UV和HPLC-ELSD法测定了福州特色饮片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结果显示
表8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n=3)
样品在同一方法处理的情况下,两种检测方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结果相近。但HPLCELSD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等更好,而HPLC-UV法由于吸收度低,峰面积相对较小和相邻色谱峰的干扰而存在一定误差,如精密度、重复性实验RSD稍大。因此,笔者建议首选HPLC-ELSD法测定蜜炙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如需用HPLC-UV法,可将样品液萃取后再进行测量,避免干扰。本研究可为蜜炙酸枣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王茜,张艳强,杨艳婷,等.酸枣仁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5,28(2):259-261.
[2]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中药炮制规范[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98.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43-344.
[4]娄燕,贾英,何博赛,等.RP-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酸枣仁汤中5种成分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30 (7):537-540.
[5]崔思娇,罗洁,马天成,等.酸枣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7):509-511.
(编辑陈明伟)
R284.1
A
2095-4441(2015)04-0068-04
2015-08-27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重点学科专项课题(编号:X2014106)
隋利强(1981-),男,福建福州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