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9-27郑红艳
郑红艳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选择;预习;思路;学习方法;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92—01
自主性是21世纪人才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要求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筛选适合自我发展的学习方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自主性越强,实现学习目标的动力就越大,兴趣就越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预习方式”的自主性
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硬性规定学生按教师教给的步骤进行预习,结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潜能。在预习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自主”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导”是辅助性的,学生作为主体要具有自主性,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但不要拘泥于形式,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对自己的预习方式作出自主选择。但在预习前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方式。
1. 根据导读要求,正确读准字音,读懂课文,边读边画,遇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这属于“基础型”的预习方式。
2. 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学。读中有思,运用自找、自读、自练的方法自学。这属于“作业型”的预习方式。
3.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这属于“自能型”的预习方式。
以上这三种方式,体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方式进行预习,能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理解思路”的自主性
阅读教学中,由于课文的言词比较难懂,可以多角度去理解,而学生又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不应追求划一的答案,而应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作出不同的选择。如,在教学《燕子》一文最后一段时,个别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的同时,会提出一个个缺少思维强度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小问题虽然易于应答,却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实,教师应提出一个思维强度较大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理解思路,积极主动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使学生展示出各自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三、“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学习方法又因人而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学习方法作出自主选择,以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教师应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之前学过的方法说出读懂课文的方法。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教师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读懂这篇课文呢?这时学生会迁移过去学到的深读课文的方法,理解文章,体会中心思想。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分段、理解段意、体会中心、体会句子含义时,也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不要强求统一的答案。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练习内容”的自主性
以往的教学中,课堂练习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教师出的问题往往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课堂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练习的自由权,学有余力。成绩突出的学生可选择要求较高的练习,简单的练习可以不做;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求做较难的练习,可选择要求较低的基础练习。这样,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语文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能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完成练习的成功感、喜悦感,产生乐学、愿学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刺激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