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5-09-27陈丽丽
陈丽丽
【关键词】 教学环节;备课;有效性;作业;时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53—01
优化课堂教学是克服教学无效性、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 加强协作研讨。讲学稿模式下要求“一人主备,集体研讨”。因此,教研组要发挥集体智慧,对备好的教案要进行集体商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实现教案的最优化。因为只有贴近教学实际、得到大家共同认可、经得起众人推敲的教案才是最优化和最有效的教案。
2. 加强对教学实际的研究。教学实际包含了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教材的重难点等。要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认真研究学情和教材,这样的备课才有针对性,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3. 注重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例如,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关于讨论方面,应怎样讨论,讨论有几种,哪些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哪些又可以分组进行;怎样利用电脑演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以及练习设计的策略、提问的策略等等都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练习等,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
4.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三、提高作业练习的有效性
1. 作业选题要精细化。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在选题过程中都要有针对性。大量的重复练习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扼杀学生的钻研精神,甚至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题上要精细,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要过易,也不能过难,要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
2. 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十个手指各有长短,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各有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因此,要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按同一个尺度去要求每个学生,学困生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丧失学习兴趣,优秀生会因为时间的浪费而影响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提高时间利用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还是时间问题。我们现在还有许多老师由于课堂教学的低效,仍然沿用老套的方法,课内损失课外补,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教师心力交瘁,学生身心疲惫。时间的浪费是低效课堂最明显和最直接的表现。
1. 提高晨读时间利用的有效性。晨读是每日教学工作的第一步,要明确学生的到校时间,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提高晨读时间的有效性。同时要明确晨读的内容和要求,提高晨读的利用率。
2.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总之,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熟练地运用各种策略,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实现我校质量强校的目标服务。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