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研究
2015-09-27覃利春沈百福
覃利春,沈百福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方略·
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研究
覃利春,沈百福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
在教育经费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框架下,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影响模式多样。1992年至2010年,随着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倾向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对人均GDP的变动反应比较敏感;随着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的提高,城镇居民边际教育支出持续下降,而农村居民边际教育支出则先下降后上升;城乡居民边际教育支出则随着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增加先递减后递增。
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居民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影响模式
一、引言
教育支出,是居民家庭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有些家庭的重要支出。近几年,居民教育支出一直是关系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学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或落脚点,分析了多种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如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不仅与教育阶段有关,而且存在城乡差异。然而,对于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或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属空白,对于影响因素之间逻辑架构的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可获得数据为依据,从多视角研究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以期为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加拿大,虽然政府财政承担了小学和中学等基础教育成本,但学生家庭常常要支付材料费、学校各种活动费、私人家教费或子女就读私立学校学费等成本[1]。加拿大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有35%的家庭产生了教材、学校设备和学费等教育费用,这项费用平均高达2949美元,其中学费最高,“小学-中学”的平均学费为1306美元[2]。印度学者桑德拉.J.休斯顿研究了家庭收入和家庭特征对家庭教育消费与服务支出(用于非必要性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影响,她假设教育支出是教育价值的评价指标,那么教育对家庭的重要性评价来说,年龄、家庭生命周期、教育水平、收入、地区、种族和家庭规模等因素具有显著影响[3]。2007年西班牙家庭生均教育支出为1099欧元,不同性质学校的费用差异很大,如:公立学校为658欧元,政府资助型私立学校为1433欧元,非政府资助型学校为2804欧元[4]。从非洲平均水平来看,居民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2%,占GDP比重为1.7%;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3.7%[5]。国外研究表明,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学校的性质、收费制度或政策,也可能来自家庭结构和特征、家庭经济情况、种族或所处地域。
国内相关研究也不少。楚红丽[6]认为,教育阶段、家庭人口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支出、教育期望等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受到家庭内部因素影响较少,而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同时受到家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倪咏梅[7]认为,家庭收入、家庭上学子女数量、民族、地区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生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薛海平[8]等人认为,家庭层次和家庭经济收入影响居民教育支出,其中家庭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因素;张恩英[9]认为,居民收入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和子女教育投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调查与数据中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认为,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家庭人口数、子女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对子女成绩的满意度是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内部因素,教育阶段、家庭所处地域是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外部因素,农村家庭教育总支出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
综观国内外研究成果,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分析。这些研究大体上认为:居民教育支出不仅受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教育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及家庭内部结构和特征的影响;同时,不同的教育阶段、城乡二元结构也影响居民教育支出。然而,这些研究没有涉及各种因素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
三、因素分析框架及指标选择
居民不是教育投入的唯一主体。因此,居民教育支出也不是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影响教育经费其他支付主体的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教育支出。本研究从教育经费的支付主体出发,分析影响这些主体支付教育经费的主要因素。
(一)支付主体:政府、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相关统计,大体上讲,政府、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支付主体。在教育经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三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保持教育经费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增加,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的支付比例就相应减少,或者政府和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教育支出增加,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就可以相应下降。但是,这样灵活的教育经费支付机制,需要在相应制度和执行力度的保障下才能有效运行。
(二)影响因素: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教育政策、公共支出与宏观经济水平
由于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教育经费支付主体为线索,可以把三个支付主体的相关因素当作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首先,考虑政府。政府是教育支出的重要主体,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是政府支付教育经费的直接体现,但受财政预算的约束。因此,把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作为政府的两个影响因素。此外,政府还通过教育政策对教育经费产生影响,最常见的是教育收费政策,如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等,在此用人均学费表示。
其次,考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是居民为教育支付的费用,它受居民家庭收入的约束,还受到家庭消费总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如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和家庭设备与服务支出等。为了体现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分析使用三个变量与家庭消费总支出之比的数据。因此,从居民家庭这个主体,找到了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总支出、居民食品支出、居民居住支出、居民家庭设备与服务支出等五个影响因素。
再次,考虑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校办产业、国际组织等。该主体对教育支出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一致性、规范性条件下,获得这方面数据的难度比较大,数据完整性和城乡可比性也较差。因此,本研究只考虑居民家庭和政府两个主体的影响因素。
最后,把宏观经济水平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引入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中。人均GDP是体现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因此把它作为影响因素之一。
至此,以教育经费两个支付主体为依据,加上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本研究找到了居民教育支出的九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居民居住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居民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分别简称为食品支出比例、居住支出比例和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比例)、居民消费总支出、居民收入、人均学费、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相关因素及变量代码如表1所示。
表1 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与支付主体关系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1992-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指标来看,对于居民教育支出部分,城镇使用“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同时单列了“城镇居民教育支出”,而农村只有“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城镇和农村均使用“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数据。也就是讲,本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上的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和农村居民教育支出(下文简称“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和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居民收入数据也存在城乡差异,城镇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使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二)分析方法及意义
模式分析具有发现规律的探索功能。分析并把握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教育政策、宏观经济水平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对于政府将来制定教育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实中的各种现象之间并不一定总是存在线性关系,曲线关系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研究将通过线性模型、线性对数模型、双对数模型、二次模型、三次模型,最终根据模型解释力、显著水平以及估计标准误等统计指标值和参数检验结果,来选取比较贴近现实的影响模式。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线性模型系数代表一种倾向,即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倾向。线性对数模型说明当自变量变动1%时,居民教育支出变动多少个单位,即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带来因变量的绝对变动量。双对数模型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种变形,亦即不变弹性的函数形式,反映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二次函数图形是一条倒U型曲线(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通常用来描述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曲线或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财富分布状况,即在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财富分布不公状况经历了由小到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拐点)之后,又从大到小的倒U型变化过程。三次函数可以用来解释居民教育支出持续增加而居民边际教育支出经历了递减、拐点和递增阶段。
五、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单因素模型拟合,并对常数项不显著的模型进行重新修正,观察相关指标值的变化程度,综合比较相关变量系数的T值以及模型的调整R方值和F值,最后确定最优的居民教育支出单因素影响模型。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具体影响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最优的单因素影响模式
(一)居民教育支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模式
首先,相对于家庭收入与消费总支出因素,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倾向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消费总支出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以及居住支出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为线性模式,即随着家庭收入和消费总支出的增加,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倾向也上升。
其次,有些因素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二次模型,而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三次模型;人均GDP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二次模型,但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线性对数模型。从城镇看,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的影响处于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下降阶段,即随着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的上升,城镇居民教育支出不断下降。换言之,城镇居民教育支出被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挤占了。从农村看,人均GDP的影响处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上升阶段,即农村居民教育支出随着宏观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根据二次曲线趋势,最近几年,随着人均GDP的逐渐增加,可能在未来几年,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将近最高值后逐渐下降,但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并不确定。原因可能在于,根据弹性理论,我国宏观经济可能会出现下滑以及随后出现的公共教育投入减少;或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出台更加优惠的教育政策,使国民以越来越少的教育支付获得所需的教育机会。
图1 二次曲线趋势
再次,随着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和人均财政支出的提高,居民教育支出不断增加,但增速先下降后上升。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和人均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三次模型,即:随着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和人均财政支出的增加,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一直在增加,增速先下降;当增速下降为零时,城乡居民教育支出达到拐点;按三次曲线的走势,到达拐点之后,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不断增加,增速也上升。此外,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也是如此。
图2 三次曲线趋势
最后,从敏感程度更能解释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对人均学费变动的反应。人均学费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以及食品支出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双对数模型。换言之,从反应的敏感程度更能解释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对人均学费变动的反应,但比较缺乏弹性;而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对食品支出比例变动则比较富有弹性,如食品支出比例变动1%,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反向变动5%以上。
(二)居民教育支出对影响因素变动的敏感性
弹性是常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是一个敏感性指标,衡量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弹性公式一般适用于任何两个变量之间的反应敏感程度分析,其计算公式为。为1时,X变动百分之一引起Y变动的幅度相同;介于0~1之间时,意味着Y对X的变动比较缺乏弹性或反应不敏感;大于1时,说明Y对X的变动比较富有弹性或反应比较敏感,或者说X的较小变动会带来Y变动幅度较大。这里分析居民教育支出对家庭收入与支出、教育政策、公共支出与宏观经济水平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表3的弹性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教育支出对人均学费、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以及人均财政支出的变动比较缺乏弹性;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对各种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普遍高于农村;从弹性大小看,城镇和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对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变动反应比较敏感,说明家庭收入与支出的较小变动会带来城乡居民教育支出较大幅度的变动。这些结果表明,假设以弹性大小为依据来判断影响因素与居民教育支出的关系密切程度,那么影响因素与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居民收入和消费与居民教育支出的关系是最紧密的,紧接着分别是宏观经济水平、公共支出和教育政策。
表3 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弹性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综合运用了模型拟合、统计检验和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结果表明,因素影响模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居民能控制的因素包括收入、消费支出及其结构,而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和改变宏观经济水平和教育政策来影响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各种因素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存在多样化的特征。例如:家庭收入、消费总支出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线性模式,人均GDP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二次模型,人均财政支出、人均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三次模型。另一方面,同一因素对城镇或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食品支出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双对数模型,而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线性对数模型;家庭设备及服务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二次模型,而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三次模型;居住支出比例对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线性模型,而对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影响模式为线性对数模型。
总体上讲,研究带来了如下启示:关注倒U型曲线和三次曲线,尤其是倒U型曲线和三次曲线的拐点处。当居民教育支出到达这个拐点之后,会出现三种可能的走势:一是三次曲线,即居民教育支出继续增加且增速不断加快;二是居民教育支出保持在拐点处的固定水平,即出现一条水平的直线;三是倒U型曲线现象,即转为二次曲线走势,居民教育支出持续下降但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政府要注意居民边际教育支出什么时候达到拐点,同时考虑制定怎样的教育政策和公共支出政策才能使居民教育支出向比较合理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居民教育支出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到底沿着哪个趋势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的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意图以及相应的教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无论是沿着线性曲线、二次曲线还是三次曲线的趋势发展,政府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反应模式为基础,切忌“一刀切”。
[1]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Household Spending on Education[R]. Ottawa, Ontario: Statistics Canada, 2007(1).
[2]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Household Spending on Education[R]. Ottawa, Ontario: Statistics Canada, 2009(5).
[3]HUSTON S J. The Household Education Expenditure Ratio: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J]. Family Economic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Biennial, 1995:51-56.
[4]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istica. Pilot Module of Household Budget Survey 2007. Household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Survey[R]. Madrid: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istica, 2009(2).
[5]FOKO B, TIYAB B K, HUSSON G. HOUSEHOLD EDUCATION SPENDING-An Analy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or 15 African Countries[R]. Dakar, SENEGAL: Po^le de Dakar, 2012:17.
[6]楚红丽.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与县乡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J]. 教育学报, 2008(6):87-94.
[7]倪咏梅.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研究[J]. 教育与经济, 1997 (3):31-37.
[8]薛海平. 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的实证分析[C]//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 北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 2006:807-822.
[9]张恩英.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定量分析[J]. 商业研究, 2006(17):142-143.
Study on Factors and Modes Influencing Education Expendi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QIN Li-chvn,SHEN Bai-fv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Shanghai 200032,China)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dvcation expenditvre and national economy,there are variovs factors and modes that affect edvcation expenditvre of residents.Between 1992 and 2010,the edvcational expenditvre propensity of rvral residents wa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vrban residents with the avgmentation of income and expenditvre.Residential edvcational expenditvres in vrban and rvral areas were sensitive to per capita GDP.With the increase in ratio of eqvipment and services,the marginal edvcational expenditvre declined continvovsly for vrban residents,while it declined first and then rose for rvral residents.The marginal edvcational expenditvre for vrban and rvral resident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rose along with the avgmentation of per capita edvcational expenditvre bvdget and per capita fiscal expenditvre.
Urban and Rvral Residents;Edvcation Expenditvre;Income of Residents;Per Capita Fiscal Expenditvre;Inflvencing Mode
2014-11-25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与公共教育投入问题研究”(DFA110219)
覃利春,1978年生,女,广西都安人,壮族,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经济、产业经济;沈百福,1958年生,男,湖北武汉人,汉族,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