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的美及其鉴赏
—— 著名音乐理论家王次炤教授为沈音师生作学术报告

2015-09-26文/董

音乐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教授音乐

文/董 蓉

音乐的美及其鉴赏
—— 著名音乐理论家王次炤教授为沈音师生作学术报告

文/董 蓉

6月7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全国高等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次炤教授为沈阳音乐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音乐的美及其鉴赏》的精彩学术报告。该学术报告是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系、音乐学系、作曲系、音乐教育系的全体师生以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与教师均到场聆听。

学术报告由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魏煌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刘辉院长为王次炤教授颁发“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聘书。刘辉院长在讲话中指出,王次炤教授是研究成果颇丰的著名音乐理论家、美学家,他把研究的视角始终放在人与自然、人与音乐的共生与发展上。作为管理者,他不断地推升专业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关注全社会音乐文化素质的普及工作,王次炤教授成为我院特聘教授,将推动与加强沈阳音乐学院各方面的发展及建设。

在学术报告中,王次炤教授将“学术视野—音乐的美”与“大众认知—音乐鉴赏”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加以融合,意在深入浅出地通过大众认知与鉴赏音乐的视角,使听者实现从学理层面来了解 “音乐的美”之目的。

在学术报告中,王次炤教授首先论及了音乐审美活动的三个层次:基本情绪、风格特征与精神内涵。他认为,音乐的基本情绪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基本基调,它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是审美活动感性的“审美反射”阶段时所获得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风格特征决定了音乐作品同种基本格调的不同类型,它不是单纯感性的内容,而是需要理性介入后才能被人们体验到,而这种理性因素又往往需要经过专业化训练,因而对风格特征的把握并非大众化,而是对音乐美的把握中带有专业性因素的内容成分;精神内涵则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内容,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既不是大众,也不是单纯依靠专业知识就能为人所知,它是理性化内容,是审美活动高级阶段的产物,它建立在理性思维和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同时,王次炤教授通过具体的音乐实例,对以上论述予以生动的解析,如以巴伯的《柔板》、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说明音乐的基本情绪;又如,分别以巴赫、莫扎特、柏辽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肖邦的音乐作品来说明巴洛克、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代的共性音乐风格,以及作曲家的个性音乐特征;再如,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约翰·斯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来阐释英雄性、悲剧性、崇高性、市民性等不同的精神内涵表现。

摄影:韩鹏

王次炤教授进一步通过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等诸多音乐示例,介绍了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依靠人们想象力获得视觉形象”与“依靠人们想象力获得文学形象”。前者包括模仿自然界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视觉形象、通过运动状态象征某种视觉形象、通过音乐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等手段。后者包括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的事物、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等方式。

在学术报告的最后,王次炤教授讲到,音乐美的感受需要听众不断地积累,包括听觉经验的积累和有关音乐艺术的各种知识和理论的累积。他强调音乐审美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听众都能成为一名音乐鉴赏家,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努力!

整场报告持续两个半小时,丰富的内容和儒雅生动的表述方式由始至终吸引着听者的注意力。学术报告结束后,王次炤教授与师生就音乐的审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作为首届全国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艺术交流展系列学术活动的组成部分,王次炤教授的学术报告对于音乐专业人才自身音乐修养的完善,进一步促进民族声乐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吴家军)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教授音乐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刘排教授简介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音乐
河北金融学院学术报告参与度调查分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