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2015-09-26吴金玉

音乐生活 2015年7期
关键词:弹唱音准儿歌

文/吴金玉

学前教育视唱练耳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文/吴金玉

内容提要

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中视唱练耳课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索。

学前教育 教学方法 改革

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专业基础课,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对视唱练耳技能的掌握无论是从事音乐教育者或学生均是进行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是他们全面获得音乐感受和全面增长音乐素养的前提,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本专业,其他各科的学习及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了培养能力强的人才,针对学前专业的特色“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前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调查目前学前专业的学生对于视唱练耳课的学习感到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学前专业的学生。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 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在教学方法上应大胆摸索力求走出一条新路,我们的基本做法如下:

1.练耳部分

1.1注重教学氛围

听音主要是靠人的听觉感受,因为人的听觉能力是不同的,因此说,心理稳定与听觉感受性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如果要克服这个障碍,要求教师要有亲切朴实的教态,简明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教师的亲和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心理稳定,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以及思维的敏捷性才有所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很好的进行听音训练。

1.2改变听音练习模式

在过去是老师弹奏学生听记的固定模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而且比较单一,容易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

⑴结合钢琴课音阶的弹奏,视唱练耳课也要进行音阶的模唱,培养稳定的调式感觉。

⑵首先进行单音模唱练习,用“啦”来模唱。例如:单音,1 3 5 7 2 4 6 5 3 1然后进行各种音程的练习。先从纯一和纯八开始练习,然后进行纯四、纯五、三度、六度的练习。对于学前的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音程模唱,了解简单的音程就可以了。音程的构唱要在给出标准音的基础上唱出冠音和根音,然后再唱出指定的音程,并随时在琴上校正,直到唱准为止。和弦训练也是如此让学生分别构唱原位、转位和弦。

⑶进行和弦连接的练习,在钢琴与儿歌弹唱课中和弦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学前的学生可以简单化地进行。如:T-S-T T-D-T T-VI-T T-S-D-T针对和弦连接的练习可以几个人合作或者分组练习。

经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法既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巩固乐理知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音准不好的学生有很大提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2.视唱部分

对于学前专业来说,有很多学生在学习此学科之前没有熏陶和训练。如果教师直接讲起调式、调性,那么,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会越积越多,这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上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就不能产生良性互动。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教师弹奏视唱曲,自己有伴奏领导学生进行一周的视唱练习让他们有个适应的过程。

⑵节奏训练:a.单手打拍;b.手脚并用的声势训练 ;c.运用语言游戏进行节奏训练,以便培养学生正确的划拍子习惯。通过视唱和打节奏的声势练习来提高左右手的协调性。

⑶左手打单位拍,右手打旋律节奏并试唱。这项练习可采用节奏训练与视唱结合的办法,由浅入深地调整听、唱的比例,以便提高学生拍值变化的应变能力。

⑷细化与强化相结合的训练。在每节课中,教师重点讲解两条有代表性的视唱,并加细处理,反复唱达到熟练掌握,接下来进行强化练习,所剩下的十几条视唱由学生视谱即唱,当堂提问,学生无论是识谱还是音准、节奏都提高得特别快。

⑸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随着年级变化逐渐加入固定唱名法,进一步加强识谱即唱的能力和音高、音准的练习达到较高的视唱训练,在同学们独立完成后,教师再附加伴奏共同唱出一遍旋律,课下学生可以自己伴奏练习视唱,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及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

3.视唱课中儿歌的训练

经过长期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园就业率非常高,对专业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目前就调查来说幼儿教师在专业上主要是体现儿歌弹唱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提高儿歌弹唱的能力。所以,在音乐理论视唱练耳课中加入儿歌的视唱练习。视唱练耳课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教学日记、教学教案的编写中应该改革创新,结合声乐、钢琴课的儿歌表演及舞蹈课的儿歌编导,在视唱练耳课中加入儿歌的视唱训练及表演。这样学前教育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充分体现各学科的融合、贯通。钢琴课中的儿歌弹唱部分所使用的儿歌可以在视唱练耳课中体现。钢琴和声乐课中同时会进行儿歌的弹与唱的练习。经过两三年各个学科的长期训练,学前专业学生的弹唱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每年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儿歌表演的机会并参与儿歌弹唱比赛,以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小学期中也将设计儿歌的试唱表演和奥尔夫教学中乐器的使用,比如打击乐中铃鼓、钢片琴、三角铁、响板、木鱼运用到儿歌中以增加平时学习视唱练耳课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比赛与训练为即兴的儿歌弹唱做好充实的准备,为将来的面试与幼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4.乐感的培养

音准、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被视为首要问题,而对于音乐感的培养,往往则被作为次要问题而被忽视了。音准、节奏和音乐感的培养,这三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不能偏重音准和节奏,久而久之,对音乐感的培养就会被冷落一边。

诚然,出现这个问题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乐感的培养必须建立在音准和节奏准确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二者都掌握不好,那么,音乐感的培养是谈不上的。因此,先掌握音准、节奏是十分必要的。问题在于掌握了音准、节奏之后有没有进一步要求对音乐感的培养呢?有没有去注意音乐的表现力呢?所以音准、节奏以及音乐感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例如:根据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具有民族特点的乐曲,旋律原本悠长而柔美但是表现出了快板的形式,那么柔美的意境就表现不出来。所以说速度把握得不准确,将会破坏整个作品的形象,违背作者的本意。在视唱课中可以适度地加入一些音乐欣赏的片段。逐渐提高音乐修养,加强乐感的培养。

以上的训练方面,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有一种亲和力的感觉。当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视唱练耳课的重要性,此学科落后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音乐学科的学习,如:钢琴、声乐、舞蹈等等,因为学前教育重点培养就业人才,所以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霍 闽)

乐曲解说:

看到陈若熙小朋友《两只老虎》的画作,立刻令我想起儿时唱的童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不知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否还唱这首儿歌)那活泼明快的旋律,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乎响彻大街小巷,依稀记得好像还有舞蹈动作,边唱边跳表演着老虎可爱的表情,虽已过去多年至今回忆起童年的乐趣还禁不住想手舞足蹈。于是我将这首儿歌稍加梳理形成四个小节,作为赋格曲的主题。赋格是套曲形式还必须写首前奏曲,我模拟虎啸、虎威、虎戏(我凭借猫妈妈摇着尾巴戏弄猫孩子的情景)及虎妈妈的爱,形象地完成了前奏曲部分。

几十年前我曾给学生们讲授过赋格写作课及批改学生们的赋格作业,麻烦来了,至今我写赋格还是那样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中规中矩,企图越位破格写出点新意还真挺费劲,只是个别的外音处理上大胆了些(添加点不协和音),再现部没怎么循规蹈矩,写完后试弹一下,吓了一跳,老老实实写的赋格,怎么也不会跳出巴赫老佛爷的手掌心,向伟大的巴赫致敬吧。

吴金玉(1974—)女,沈阳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弹唱音准儿歌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南山赋
睡觉儿歌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儿歌绝唱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对教师教材歌曲弹唱比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