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之现状
—— 以音乐作品教学为例
2015-09-26文/李鹤
文/李 鹤
浅谈国内外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之现状
—— 以音乐作品教学为例
文/李 鹤
内容提要
视唱练耳进入20世纪以来发生了重要变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培养目标,世界各国的视唱练耳教学系统都在发生质的改变。本文以在视唱练耳教育领域表现突出的国家为研究对象,以音乐作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载体,为建立以音乐作品为支撑的视唱练耳教学系统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视唱练耳 教学改革 音乐作品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以音乐作品为支撑的视唱练耳教育系统建设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编号:SGH140825)
自2004年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举办中法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以来,用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时至今日,利用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各大音乐院校中的常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可以肯定的是用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然而如何将音乐作品贯穿于教学进程?如何将音乐作品与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避免视唱练耳教育缺乏应有的科学性与连贯性,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外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现状为出发点,并以在视唱练耳教育领域表现卓越的三个国家(法国、俄罗斯、日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作品教学理念上的差异,为建立以音乐作品为支撑的视唱练耳教学系统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从而使音乐作品能够真正地贯穿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全程。
1.国外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1.1法国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1977年,法国视唱练耳开始进行全国性的改革,将视唱练耳更名为音乐能力培养课,并且提出了新的培养方向,要求尽可能大范围地开展和乐器没有直接关联的知识、经验、技法等领域的教育,除了传统视唱练耳的听写、乐理之外,还增加了很多训练内容,如分析、创作、读谱、音乐史、音乐体系、即兴演奏、合唱等等,这些教育要素成为了练习音乐作品的源泉。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出版物看出这一点,如教育家格鲁维尔(PirreGrouvel)在他1974年出版的《分析与音乐能力培养研究》这一系列教材和著作中,提到了将法国作曲家亨利·杜蒂耶(Henri Dutileux)的大提琴与管弦乐的协奏曲《遥远的世界》作为视唱练耳的教材。
与此同时,必须提及一位杰出的视唱练耳教育家、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教授——加尔腾洛勃女士。她是将传统的视唱练耳发展到音乐能力培养课的重要人物,也是音乐能力培养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她出版了大量与作品相关的音乐能力培养教材,这包括她专门为音乐能力培养课创作的许多精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有视唱、也有供听写练习时所使用的模仿古典作曲家风格的器乐曲。除此之外,她所出版的与音乐能力培养相关的试题开始使用实际音乐作品作为材料。
1.2俄罗斯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专家柳德米拉教授曾于2008年在西安音乐学院教学。她提到“教材应选用实际音乐作品,自己创作的听写教程会比较枯燥,缺乏艺术性”。在她的授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所使用的教学素材多选自音乐作品。例如,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第1-7小节提取出和声,开展现代音乐的和声听觉训练。
谱例1-1 在拉赫玛尼诺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第1-7小节)中提取出的和声
相比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步伐则迈得更大。该院的视唱练耳教授玛瑞娜博士在她所著的《现代视唱练耳教程》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二十世纪的音乐语言,并提供了大量的音乐文献,这套教程目前已经在俄罗斯得到了广泛推广。全书共分为两册,上册集中介绍了二十世纪音乐中不同素材,包括音阶、和声以及节奏体系,并专门为这些素材设计了多种技术性练习。下册则选取了与上册内容相互关联的现代音乐作品片段。
谱例1-2 《现代视唱练耳教程》上册:第11节 有关“全音-半音”调式的技术练习
1.3日本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若分析日本的视唱练耳教育改革现状,那么就应将关注点置于这个国家的最高音乐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并努力使学生的音乐能力不产生偏差,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在本科阶段的视唱练耳教育中,为了避免重复学习已经学习过的基础内容和更加接近专业实际技巧,学院将视唱练耳课分为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与选修的展开性课程。学生只有通过了基础性课程的结业认定考试,才能选择展开性课程。这些展开性课程更为接近专业实际技巧,部分具体课程有:
声乐方向的视唱练耳:通过视唱学习严格的音程构唱、语言的节奏。
视唱练耳专业:更为高级的视唱练耳技术。
器乐合奏方向的视唱练耳:专为器乐合奏而设立的视唱练耳、培养听觉方面的节奏感。
声乐伴奏方向的视奏:针对声乐专业班中学生使用的歌曲等的专业钢琴视奏法。
和声分析:延续基础性课程中和声分析而展开的多角度和声分析。
总谱读法:各种总谱的钢琴视奏法。
东京艺术大学在2007年的讲座中举办了一场视唱练耳音乐会,从中可以发现东京艺术大学的视唱练耳教育注重音乐的实践,从巴洛克舞蹈音乐一直到当代作曲家阿兰·洛维埃的作品都有所涉及。此外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演奏听写练习、双钢琴合奏、器乐合奏、声乐作品的视唱、巴洛克音乐表演(古乐器与舞蹈)等。
2.国内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与国外视唱练耳教育相比,当前我国视唱练耳教育迫切需要将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融入到教学中,通过这些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全国最早将音乐作品引入视唱练耳教学的专业音乐院校是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至今,中央音乐学院几乎每年都举办国际性视唱练耳教学艺术论坛,并先后邀请法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视唱练耳教育家前来讲学。在这个学术交流平台上,世界各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与教学法得到了广泛普及,利用音乐作品进行视唱练耳教学开始被国内广大视唱练耳教师所接受。在本科层面的视唱练耳教育中,由音乐作品改编而成的视唱成为了修毕考试的必考项目,学生不仅被要求在音高与节奏方面做到准确无误,还要对视唱作品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从而准确地诠释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此同时,中央音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以音乐作品为对象进行学术研究。2014年,由王禾副教授带领其教学团队编写的《音乐作品综合听觉训练》系列丛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个以音乐作品为素材的听觉训练教程。
在其他音乐院校中,中国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一直在稳步地进行。2004年,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集体编写了国内首个《视唱练耳分级教程》。这部教程共分八级,每一个级别中的每一课都包含[节拍-节奏]、[音程-和弦]、[旋律-调式]三个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中都加入了音乐实践的训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编者融入了很多音乐作品实例并提出了具体的练习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建议,以此来强化学生所学习到的音乐技能。如在[音程-和弦]中,教师在教授“副属和弦”的理论与技能训练后,选择三个带有副属和弦的音乐片段,并将这些片段的和声缩编为密集排列(避免使用原有调性、节奏、旋律及原、转位),要求学生听辨缩编的和声与前面的哪一个音乐片段是对应上的。2013年,该教研室又编写了一套《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程》,填补了传统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空白。
(责任编辑 霍闽)
李鹤(1981—),西安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