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田园村落
——井陉于家村的建筑特色
2015-09-26刘芳
刘 芳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避世田园村落
——井陉于家村的建筑特色
刘芳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井陉地区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民居建筑作为当地民俗生活的物质载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于家村位于太行山腹地,一方面其建筑材料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另一方面于家独特的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山区的建筑结构形式。
井陉;于家村;窑洞
井陉以其地形为名,《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自古以来被称为太行八陉之一。井陉位于太行山东侧,在中部偏南的位置,在河北与山西的交接线上。全境均属太行山区,山脉连绵不断,中部为盆地,在地貌上属大丘陵地貌、地势高峻,地势由西向南向东北倾斜[1],由于地域偏僻、地势险要,历史上一直交通不便因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井陉地区灾害天气多自然灾害,主要由干热风、暴雨造成。井陉历史上多干旱,连续干旱三年的现象经常发生,甚至在井陉清时期出现过连续八年的干旱的重大灾情,由此可知,井陉干旱严重地下水奇缺,有“十年九旱”之说。每年七八月份为干旱月份,干旱月份过后就易出现短时间的连续降大雨或暴雨,而井陉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现代井陉人多以开石灰厂为生),土壤的蓄水能力差,常易形成洪涝灾害,形成了“无雨时干旱,有雨时洪涝”的怪圈。从县志上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干旱、洪涝灾害在井陉历史上还经常发生地震、蝗灾,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井陉的贫瘠,并且山深林茂,交通不便易移家迁居。井陉的耕地面积非常少,仅占全县面积的17.56%,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境内的植被主要是灌类草丛,大型的树木较少,多数是荆条、黑枣等比较耐旱的生命力强的植物。在经济上当地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本地的居民固守本地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民俗信仰形成了井陉特有的聚落空间形式。
于家村属于家乡位于井陉县西南,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村靠山,山围村,山绵起伏是于家村最好的天然屏障。于历史相关材料考证,“井陉县内的于家石头村,坐落在高山与丘陵的衔接处,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后代的繁衍盛地”[1],于谦在明末由于诬陷惨遭杀害,其孙于有道便携家眷隐居于太行山深处,因生活所迫开始了“与木石居,与鹿豸游”的生活,于家村的选址符合这一说法。于家村坐落于盆地之中,四面环山,形成了一片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并素有“不入村口不见村”的说法,可见于家村建村之时就十分重视隐蔽性,力求避免陌生人进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早期的于家村对外交流比较少,因此也极好地保护了古村落的自然性少受破坏。于家村整体地势南低北高、东高西低,这样的地势决定了于家村内的建筑布局以一口古井、戏楼和土地庙所形成的公共活动空间为核心按照建筑物的等级地位顺应地势排列布局:古井、戏楼、土地庙为中心线依次排列祠堂、族长家族、普通村民的住宅。正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地表径流少,所以村民非常重视水资源,把古井放在了村中最核心的位置。
“于家村的整体布局有很好的规划:村子的四面设门,东-清凉阁、西-西头阁(已毁)、南-观音阁、北-天龙阁。清凉阁位于村中的制高点,当洪水来袭的时候,只要不漫过清凉阁全村就安然无恙。‘村内井井有条,规范明确,东西称街,南北为巷,不通谓胡同’。街道全部为当地盛产的青石铺就,纵横交错颇具规模。道路具有导向性,其形式受到地势、聚落布局、功能要求的影响。于家村建于盆地之中,道路顺应自然地势的影响形成自然的高低错落。”[2]
于家村当地的住宅建筑有石头窑洞、石头平房、石头瓦房,其中以石券窑洞为主。于家村的窑洞属于独立式拱窑,窑口呈现抛物线形,一门一窗,多有两层,由当地生产的青石铺筑,墙体厚达一米左右,屋顶厚达两三尺。于家村窑洞不同于黄土高原的靠山窑和下沉式窑洞,不十分依靠自然环境的地势、土质、气候条件。由于井陉地区夏季干热风盛行、冬季寒风凛冽,降雨量较少,也比较集中,建于地上避免了被水淹的危险,而且可以有效地排水。窑洞的平顶一方面可以晾晒、休息;另一方面房顶的排水口可以直接把水排到院内,再顺应院子内由青石墁的排水沟排出院子或者利用院子内的储水窖加以储藏使用。
村内的二层建筑多数是四合院式,小型的二层阁楼建筑,玉带房脊,白墙黑瓦的江浙风格,例如,“秀才院”的正房雄伟高达,古朴典雅,下层为无梁殿,共有三室九间,居室宽敞,互为连通、冬暖夏凉;上层为双坡木瓦顶,青砖灰瓦。
但下层的窑洞式及瓦房建筑又是顺应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表现。于家村内的窑洞仅限于下层让人们居住的建筑,二层建筑多使用平顶或木构瓦房,二层建筑多数人家不居住,主要是用来储藏粮食或杂物,是窑洞与瓦房、平顶房相结合的建筑,这种方式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石料、人力,是一种最原始的环保意识(如下图)。
村中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的原因,首先受到于谦先祖的影响,虽为避世,但人们仍然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据传说在建村早年就开办了私塾,在清顺治时开设了正规学校,全村的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其次井陉地处在深山之中,山中植物以灌木为主,建筑物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由于地域狭小,为增加居住人数双层建筑较多,底层多为窑洞,上层多为双坡或单坡木构硬山顶,上覆青瓦,屋顶呈人字型,上压正脊,两端出兽头,脊砖上刻满花卉,正是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造就了于家村的建筑显现出独特性。
虽然于家村地处河北山区,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产生了特殊的住宅建筑形式,与其他邻近的地区的建筑相比,虽在河北区内受同一种大的文化思想圈影响,属于同一建筑体系,从建筑结构和形式上来说呈现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局面,这是我们深入研究井陉地区民居住宅的突破点。
[1]井陉县志,井陉县政府编纂.
[1]于家石头村.于家石头村旅游文物管理委员会,2000.
[2]刘大可.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荆其敏.覆土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TU241.5
A
此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结题文章,课题编号:2014041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