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言意兼得,享受审美乐趣

2015-09-25刘芹陈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刘老师石榴词语

刘芹+陈红

一、 复习词语,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学生读课题《石榴》)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那么这些词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师: 刚刚是横着读的,现在你们再竖着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板书:春 叶、 夏 花、秋 果)

师: 你能根据这些词语说一说课文中先写了石榴的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指名说)你说得真好,语言简洁、通顺。是的,平时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后,就可以这样借助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段教学将学习词语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在发现词语规律、概括内容中,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二、 感悟交流,研读文本

1. 感受叶之美

师: 瞧,这就是春天的石榴园,谁来读读这句话,你感觉到春天的石榴园美在哪?

生: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很漂亮。

师:你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句话大声的读一读吗?(生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叶子。

2. 感受花之美、之多

师: 那么夏天的石榴园又美在哪?

生: 石榴的花。

师: (出示课件:石榴花的图片和课文中的文字)那你能说说作者描写了石榴花的哪几个方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后教师点评)看来你读书不光会用嘴巴去读,眼睛去看,还会用心去想。还有谁愿意读?(指名再读)再美一点、多一点!(指名读、齐读)

【点评】这一自然段分别“从色之艳、形之美及量之多”三个角度,描写了石榴花的美丽可爱及其强大的生命力。怎样实现与文本对话?刘老师采用了“提供画面”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自由阅读文字,画出作者描写了石榴花的词语或句子。这样学生通过读、思,找出了重点词“火红、密、盛、吹”。最后,在反复朗读中感受石榴树的形态美、色彩美。既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将之诉诸于朗读中,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初步体会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感受石榴果之美

(1) 对比阅读,品味文本

师: 同学们,枣庄的石榴园,美在春天的叶、夏天的花,,还美在秋天的果呢。瞧!“热闹了……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出示“我探究”: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果实的?用笔圈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展示略)

师: (课件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你能告诉同学,要重点读好哪几个词语吗?为什么?(生答略)

师: (小结)你看,作者写石榴果的成熟过程时,不仅认真观察了它的颜色变化,还用上了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就把事物介绍得既生动又有条理了。齐读这段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生齐读)

师: 熟透了的石榴果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接着说。

(课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师: 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些熟透了的石榴果怎么样?(石榴很高兴)你从哪儿读到的?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吗?

师: 再读读课文,你们还看到了怎样的石榴果实呢?(着急的石榴)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出这个感受的?(急切) 那我就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吧。它们多着急呀!

师: 你还看出了什么样的石榴娃娃?(调皮的石榴果,扒开,张望)现在你就是石榴娃娃,你能做一个“扒开”的动作吗?(生做动作)谁再来做一个“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的动作呢?

师: 看还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石榴的什么呢?(报告丰收的喜讯)

师: 瞧,同学们,每读一遍书,都会有意外的惊喜。现在老师采访一下——石榴娃娃,假如我是果农伯伯,你会向我说什么呢?(生答略)

师: 石榴娃娃,假如我是一位游客,你该怎样向我介绍你成熟的过程呢?(生答略)

师: 我们都来做做石榴娃娃,把丰收的喜讯报告给人们吧。(读句子)

(2) 比较句子,体会拟人句的好处

师: 同学们,刘老师看完这些石榴之后,我也写了一段话,你们看,我写的有没有书中写的好。(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生答略)

师:在作者的笔下,石榴会笑了,会说话了,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拟人。这样写多有意思呀,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再次感受一下这些石榴娃娃的可爱。

是呀,秋天的石榴园美在——(板书:秋天 果美)

【点评】本段内容从其语文价值看,它是读写结合的好材料。这一教学片段中,刘老师主要采用了“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本,理解文本,品味文本,在对比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了解到了石榴的成长过程,看到了熟透了的石榴报告喜讯的样子,他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写作上的影响:按事物的自然成长规律,抓住其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清楚地表现出来;给事物赋予生命,让其变得活泼生动有趣。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4. 感受石榴子儿之美

(1) 观察实物

师: 同学们,秋天的石榴园多美多热闹呀,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出示实物,一看,二摸,三闻,四扒开看子儿再尝。最后再读书中的文字)

(2) 品读文字。

(出示课件: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生读)

师: 多美的文字呀,多美的朗读呀,老师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点评】在赏析石榴子儿之美这一环节,刘老师采用了“一看,二摸。三闻,四扒”的步骤进行教学。尤其是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石榴子儿的样子,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紧偎”“晶莹透亮”等词语,这样的教学更能让学生体会文本,为他们爱石榴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 习作迁移,学习写法

1. 总结写法

师:(出示第3、4自然段文字)瞧,这两段话里,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味道,有拟人,有比喻,把石榴果写的那么生动有趣。(边板书边总结:颜色 形状 味道 写作方法)

2. 迁移练笔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游览了驰名中外的枣庄,不禁被作者笔下的石榴园深深的吸引了,同时更被作者优美的文字打动了,但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呢?(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其实还有一样,那就是他对于家乡深深的热爱。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水果,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也像小作者这样,从果子的样子、果肉的颜色、味道等方面去写一写,当然也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哟。

(出示常见的各种水果图片,指导学生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然后动笔写一段话,最后,交流反馈)

师: 听了你的习作,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

课堂

为一名优秀的小作家。

【点评】阅读是“吸收”,从阅读中学生可以领悟作者的经验,体会作者的心情;写作是“发表”,从写作中学生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吐露自己的心情。所以,刘老师这一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观察,然后围绕这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特点写一段话。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之一,指导学生在读中学写,以读促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够从模仿起步,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为进一有创意地表达打下基础。

四、 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在枣庄的石榴园里,既欣赏了石榴的花美,又品尝了石榴果的味美,更主要的是你们还会像小作者这样,介绍了自己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刘老师还知道有一篇文章,你们可以回家阅读《我爱家乡的杨梅》,比较并找出与课文的相似之处。

【专家总评】

《石榴》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按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语言清晰,生动形象,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范例。刘老师这节课,以赏析石榴的“(叶、花、果、子)之美”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中紧抓关键词进行品读感悟,使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熏陶完美结合,达到了“文道统一”的理想境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扣住文本,感受语言之美。如感受石榴花之美那一段文字时,刘老师采用“以画促读”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石榴花之美。然后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紧抓“满、密、盛”等词语,体会石榴花之多、之美的特点。再如,赏析熟透了的石榴果实那一段文字时,刘老师则采用“比较策略”,先出示自己写的一段话,“熟透了的石榴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引导学生与课文作比较分析,理解、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以及遣词造句的方法。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如何才能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领悟出方法。

二是创设情境,彰显情趣之美。在带着学生感受石榴果之美时,她设计了一个“现场采访”的教学情景,她说:“老师采访一下‘石榴娃娃,假如我是果农伯伯,你会向我说什么呢?”“‘石榴娃娃,假如我是一位游客,你该怎样向我介绍你成熟的过程呢?”学生们争着说出自己的真切感受,话语中流露出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把课堂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样的设计,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生活、生命体验密切联系,把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拨动了学生心灵和情感的琴弦,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学生自始至终兴味盎然,有情有趣。

三是读写结合,习得写法、学法之美。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习作练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效果才会显著。刘老师在教学结尾处,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水果,也像小作者那样从果子的样子、果肉的颜色、味道等方面去写一写,还让学生也学着作者那样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在课末,刘老师又安排学生阅读《我爱家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去寻找与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让学生以单篇学法的习得,拓展多篇学习的自主探究,让学生由学好这一篇过渡到学会这一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见刘老师特别重视学法习得的运用。

总之,刘老师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并将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情境之中。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透过感受自然美、景物美来体会生活美、劳动美、情感美,这样的设计是充满浓浓语文味道的设计,这样的课堂也定然是充满浓浓语文味道的课堂。

(刘芹,连云港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市

苍梧小学教师;陈红,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副校长)

猜你喜欢

刘老师石榴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石榴红了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找词语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