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对话形式 构建学习路径
2015-09-25张国宝
张国宝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三上《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围绕着对“骄阳似火”与“惊涛拍岸”的理解,进行了两轮对话。基于这样的文本形式,笔者在选取内容、预设教学与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聚焦父子二人之间的对话,并以此为重点,构建同学们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路径。
一、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梳理文本中的对话
在对话的过程中,除了对话的具体内容之外,最醒目的地方就是提示语。从提示语的表现方式上来看,有动态、语气、表情、心情等方式,表达非常丰富,如:“爸爸突然问聪聪”“聪聪像背书似的说”“爸爸笑了笑说”“聪聪高兴得嚷起来”“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从提示语所处的位置来看,提示语在前,用冒号引出说话内容;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而提示语在后,用的是句号。
二、 在梳理对话的基础上,构建学习路径
第一步:发现对话。在同学们充分感知课文之后,“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写的?”无疑会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而“对话”的文本表达形式显然是清晰而明了的。
第二步:理清对话。虽然都是对话,但文本中第2至5自然段为我们呈现的是第一段对话,而第6至9自然段为我们勾勒的是第二段对话。两段对话,虽然对话的内容不同,对话的侧重点迥异,但对话的表达形式却如出一辙,都是围绕着对一个成语的理解,聪聪和爸爸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聪聪讲的是字典上的解释,而爸爸给出的是“无字词典”中的解释。
第三步:读好对话。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两段对话呢?在和同学们的共同讨论中,我们觉得必须关注到两点:一是角色的意识,即需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爸爸或聪聪,设身处地地去想、去读;二是作者的意识,我们必须关注到人物说话时的神情、态度、动作等,把作者所表达的文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同学们先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朗读,再推荐到讲台前分角色朗读。通过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演绎着对话的别样精彩。
第四步:比较对话。对于“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聪聪和爸爸分别是怎样解释的?请同学们用“________”画下来。再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更喜欢谁的解释?说说理由。大部分学生认可爸爸的解释,“形象”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但是,也有学生认为聪聪的解释准确、简洁,考试时不会犯错。虽说课题是《学会查“无字词典”》,其实,两种解释词语的方法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少部分学生能够有这样的认识,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因为,课堂并没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第五步:推进对话。让学生们用“无字词典”的方法来解释“聚精会神”“一碧如洗”等词语,同学们自然能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描述。显然,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最好的对话。
客观上说,《学会查“无字词典”》是一篇内容简单的文本,如何依托这样的文本设计教学活动、铺设学习道路呢?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考验。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之上,笔者读到了该文本最显著的表达形式——对话,围绕着“对话”来预设,从发现、理清到读好、比较,再到推进,在文中的对话、文本的学习、师生的对话、阅读的素养以及学生的生活之间,真正建立起丝丝缕缕的联系与真真切切的贯通。从对话出发,又回归于对话;从文本出发,又融入了生活。文本的教学价值,在“对话”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演绎和释放。
当《孙中山破陋习》一文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笔者让学生们认真地温习了本册书中的对话,直观感受对话形式,深度了解对话内容,从中领悟对话技巧。并在随后的“小作文”中,布置了“仿照书上的格式,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对话”这一学习任务。
同学们所写的对话内容特别丰富,时事、美食、穿着、游戏、阅读、难题等等,不一而足;同学们的对话对象也很是多元,从父母、师长到同学、伙伴,甚至是素不相识之人。其中,翟言嘉同学的作文《一次对话》,还在《南京晨报》“成长随笔”栏目上发表了——
一次对话
昨天晚上,妈妈一边洗碗一边说:“这几天,我每见到一个外国学生,都要问一句,最近没去过西非吧?”
“为什么呢?”我好奇地瞪大眼睛。
“肯定是因为埃博拉病毒。”爸爸说。
我一听,放下手中的恐龙玩具,问道:“啊,还有埃博拉病毒这东西,我怎么不知道?”
“哦,这可是最近的大新闻呀。”爸爸说,“埃博拉是目前最危险的病毒,都死了上千人了!”
“那万一被感染上了,会怎么样?”我继续问。
妈妈回答说:“会内脏出血,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
“太可怕了!”我着急地说,“你还是别去上班了吧,天天跟外国学生在一起,很危险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儿子这么关心我,我很开心。不过,没事的,中国还没有发现埃博拉病毒呢。”
“是的,不用那么担心,世界上的医生和科学家正在和它战斗呢,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它的!”
“我长大了也要做一名科学家,打败那些害人的病毒。”我大声地说。大家听了,都笑了。
多好的对话视角,多宽的学习领域。在文本与生活的对接中,对话的形式与内容、对话的主体与视角,都得到了无限的拓展,走出了薄薄的教科书,走出了窄窄的教室,更走出了师与生、生与生那狭小的场域中。在生活中、在交往里,文本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单位:南京市鼓楼区
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