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策略研究

2015-09-25郭春云

发明与创新 2015年5期
关键词:慈利县点校各乡镇

郭春云

(慈利县电教仪器站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以下简称“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教学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在师资严重不足、专任教师匮乏的情况下,教学点可以利用卫星接收资源尝试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慈利县自2013年11月开始正式实施“全覆盖”项目,项目运行以来,我们一方面积极探索运行和管理模式,努力提升项目实施效益;另一方面注重发现问题和困难,思考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譬如,现行条件下,如何保证各种优质资源在教学点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确保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在卫星资源不能有效接收时,如何保证教学点用好用足“全覆盖”项目资源?尤其是在现阶段全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保证教学点的教学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这些都成为当前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研究与解决的课题。下面,笔者以慈利县推进“全覆盖”项目的情况,探讨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的基本策略。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慈利县位于湘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澧水中游,是一个“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5所,教学点(含片完小) 161个,教学点日教班374个,在职教师473名,在籍学生6675名。其中,74个教学点只有1个教学班,87个教学点存在2个以上(含2个)教学班。2013年11月,全县第一批次已经安装“全覆盖”项目设备138套,并计划于2015年10月为全县所有点校开通宽带网络,并为所有教学点日教班配齐配足“全覆盖”项目设备。

二、项目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目前在项目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设备配备有限,点校教学班不能全部享受到优质资源。慈利县现有161个教学点,374个日教班级,2013年底,首批“全覆盖”项目装备了138个教学班,还有236个班级设备亟待安装。

二是卫星接收频率不定期变换,接收渠道不畅。卫星频率定期调整也给项目学校接收资源带来很大的麻烦。目前,慈利县第一批安装的138套“全覆盖”项目设备基本上接收不到卫星资源。

三是点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对使用设备存在畏难情绪。目前,慈利县点校在职教师473人,50岁以上教师286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普遍对使用“全覆盖”项目设备进行教学信心不足。

三、项目管理与应用的基本策略

为落实好“全覆盖”项目的管理与应用,慈利县教育局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电教站工作人员及教研部门教研员为成员的项目组,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工作组。针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落实:

▲教学点课堂

1.完善评价机制促应用普及

一是要求各乡镇中心校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学点所有老师人人能熟练使用“全覆盖”项目设备。2013年10月底,举办全县“全覆盖”项目管理与应用培训班,完成了近500人次15个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县教育局明确规定:每个乡镇均要求一名负责教学点管理的班子成员带队,一名计算机专干和所有点校教师全员参培。在培训班上,成立了32个以中心校为单位的培训学习小组,负责集中培训期间的互帮互学和对后续的校本研修进行指导。设备设施安装投入运行后,要求所有教学点老师完成30个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重点解决他们在设备使用和资源下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点校教师的轮换更替,明确规定先培训后上岗,确保设备长效使用。高桥、景龙桥等乡镇还组织相应的设备使用操作考试,确保点校教师人人过关。高峰等乡镇还把点校教师应用“全覆盖”进行日常教学纳入绩效考核,有力推动了教师项目应用的积极性。

二是加大项目管理与应用考评督查力度。为保证各乡镇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慈利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考评督查力度。首先,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中心校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项目管理与应用工作,并规定各校教务处主任为项目管理考评对象。其次,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全覆盖”项目管理与应用纳入督学责任区督学范围。再次,从2014年春季开学起,县教育局每学期都组织对全县各教学点项目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电教站将各乡镇项目管理与应用指标纳入B类岗位目标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2.基于实际需求创新优质资源推送方式

针对卫星接收装置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慈利县组织专家及时编写《关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使用方法的推荐》等学习资料下发到各中心校,指导各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用硬盘拷贝下载相关网络资源定期专人配送到校,解决卫星接收渠道不畅的问题;同时,鼓励各乡镇为教学点开通网络宽带,方便一线点校教师及时更新资源。结合“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慈利县对教学点教师使用互联网资源也提出具体要求:如个人空间建设的开通率、资源下载与上传的数量、教师实名认证等等。

目前,慈利县教学点473名教师中有375名教师在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开通个人空间,开通率达到79.2%。迄今为止,全县有30多个教学点开通了宽带网络。根据《慈利县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实施方案》的部署,慈利县将于2015年10月底完成县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建设任务,届时全县161个教学点374个教学班级将全部开通宽带网络,并以“42寸液晶电视+电脑主机”模式全部实现信息化教学。

3.以研促教推进学科深度融合

▲慈利县景龙桥乡九年制学校教学点老师应用“全覆盖”项目教学比武活动剪影

为更好地探索“全覆盖”项目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慈利县适时提出“典型示范、教研带动、以研促教”的工作目标。项目建设初期,慈利县确定金坪、高峰、高桥等乡镇为项目应用示范点,探索一条应用“全覆盖”项目提高点校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从抓教研入手,以研促教抓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2014年5月,对全县“全覆盖”项目应用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并推介到全县。目前,应用“全覆盖”项目进行赛教活动,已成为慈利县乡镇中心校狠抓点校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新常态。2015年1月,景龙桥乡九年制学校举行“应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比武活动”,受到省级电教新闻媒体关注。由于经常开展应用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教学点老师的应用热情,涌现出了明静娅、李国强、马凤鸣、张群英、胡大文等一大批项目应用优秀教师,他们在2014年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案例征集中脱颖而出,推送的六个案例全部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明静娅、李国强选送案例分获省特等奖。

4.打造县域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平台

2015年3月,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正式启动县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慈利将以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为契机,努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将重点打造慈利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平台。资源平台搭建完成后,全县所有小学包括教学点师生都能共享零阳镇一完小、金慈实验小学的优质资源;所有初中师生都能共享一鸣中学以及麓山国际初中部的优质资源;所有高中师生都能共享慈利一中资源。随着县域优质资源平台的建成运行,“全覆盖”项目将会成为全县点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引擎”。

猜你喜欢

慈利县点校各乡镇
图片新闻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慈利县玉米抗旱抗逆试验研究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探析
慈利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研究
清代台湾研究资料整理的新成果:评刘荣平、江卉点校《黄鹤龄集》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