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应达到口诵心惟
2015-09-25吴霞
吴霞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两节不同体裁的阅读课教学,感觉平时苦苦找寻而不得的朗诵指导,在两节课中显得水到渠成,朴实自然。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学习这一语段时,执教者抓住了一个“哦”字,引导学生去揣摩:如果当时是你看到这棵树,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学生在短暂的思考酝酿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努力地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尤其是希望学生能够读好“哦”这个词,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则在学生朗读时相机引导:
师:一眼望去是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突然有这样一棵茂盛的大树,跳入你的眼帘,你会怎么读?
师:面对生命禁区的茂盛生命力,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师:一个“哦”字,始料未及,眼前一亮。再读一读这段话。
教师将这个环节处理得非常巧妙,完全没有技巧的传递,而是不断引发强化学生想象画面,促进学生将想象迁移到语感上来。学生在想象中酝酿情感,在情感的酝酿与积聚中,朗读的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变化。
巧合的是,在《快手刘》一文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抓住了三个“怪”字来指导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表演,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生:这太神奇了,真是神了。
生:哇,这是真的吗?你是怎么做到的?我很想知道其中的窍门。
生:太快了,我知道这是魔术,但也太快了,我怎么看不出来呢?他的手法真是快啊!
生:快手刘,你真是一个神人啊!看这样的表演,还能买到糖吃,真划算。(哄笑)
师:是啊,看到这样的表演,试想一下,性子快的同学,会怎么说出这三个“怪”字呢?性子慢的同学呢?那么,平时不怎么愿意说话,害羞的同学又会怎么说呢?不要着急,想好了,再来读这段话。
这样一提示,学生的朗读变得异常主动,并表现得精彩纷呈。有性子快的,像连珠炮一样,一口气说完;有疑惑的,一字一顿地说着;有害羞的,低低地嘟囔;有慢性子的,一脸疑惑地自言自语……学生表达的欲望与生活的理解联结了起来,自然读得生动传神。
从上述两个扣住词语指导朗读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获得两点启发:
1. 特独的语言表达方式,为指导学生朗读提供了条件。上述语段中的“哦”字与三个“怪”字,表达得自然贴切又十分生活化。如何把握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如何体会其中的情味,如何品读其中的独特意味,其最佳方式就是朗读。唯有朗读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这种朗读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练习性表达,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勃发,是通过自己感悟所得。学生在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再用朗读的形式深化自己的感悟,是最大限度发挥朗读作用的过程。有了真切的感悟,才能懂得在什么地方读得重些,什么地方要读得轻些;哪些地方语速要快些,哪些地方语速要慢些;这样的朗读,才能读出味道来。语文课堂里的朗读指导要避免技巧的灌输。过份强调技术层面的指导,会形成“形式化”的感情,说白了就是装腔作势,不是真实、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内涵,用心体会,才能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使文字内容化作活生生的形象。
2. 将朗读指导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给教学预设提供了空间。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接触、阅读文本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他们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各不相同,当然朗读也千变万化。如上述例子中,教师将学生的朗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不同性格的人朗读,让不同态度的人身临其境地朗读,当然就丰富了朗读的形式,扩大了参与面。性子急的、性子慢的,有疑惑的人朗读的语气当然就不一样了,个性也就显露了出来。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这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朗读契机,灵活、巧妙地加以引导。口诵心惟,应该成为教师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朗读的一项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第二
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