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三个策略

2015-09-24郑善炽

新教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能力

郑善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理解的基本手段,因而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进行读法指导,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打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阅读也是一样,科学的读法能够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使阅读更快更有效。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打好基础。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项表达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中,学生通过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等来确定自己的停顿位置和朗读语气,这对于他们更好地认识标点符号、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朗读时间,让他们在琅琅读书声中品味文章的内涵,感悟作者的心声。为了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采用视频、配乐、范读、小组竞赛等方法,让学生跃跃欲试,爱上朗读。默读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技法和情感,与文章作者进行交流,从而更详实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训练默读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因为只有在静默地深思中学生才能够更细致地剖析课文、品读课文。而复述就是学生在阅读了文章之后,将阅读时所获取的材料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再整理表述一遍,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项考验,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还有一种效果显著的阅读方法就是背诵,在学生记忆最佳期时大量背诵,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自己去体悟,将所背诵的经典和个人经历一起融合成为自己个人的东西,是一种隐性的阅读方法。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方法,学生都需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边读、边勾、边画、边想,才能使眼睛看到的东西真正进入心里,为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二、扩大阅读量,为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时期的累积过程。小学生只凭教材中的课文来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表达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在课外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杂志等各种读物,扩充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所以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减少平时的作业量,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并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以一篇带多篇,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为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1?郾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虽然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也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小学生读的。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他们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渴望冒险、仰慕机智、疾恶如仇等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科学的、有益的书目。如,童话、寓言类的《木偶奇遇记》《狐狸列那的故事》《绿野仙踪》等;名著类的四大名著和《简·爱》《聊斋志异》等;科普类的《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未解之谜》《昆虫记》等。现在的读物中一般都配有插图,这样学生在读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插图进行联想,加强阅读的情感获得。其次,一些诵读类的读物如唐诗、儿歌、绕口令等,还带有配套的光碟,让学生能看着动感的画面,有节奏跟读,去感受语言所营造出来的优美意境。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准备一本在课外阅读时专门用来记录的“阅读笔记本”,除了要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阅读书名、作者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摘录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佳句,并在一旁附注解释和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教师通过定期抽查“阅读笔记本”的方式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养成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2?郾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

除了向学生们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外,教师还可以以教材为根据发展课外阅读,即结合语文课本的实际内容和自己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赤壁之战》一文前,为学生们播放《赤壁》等电影片段,并讲一讲《三国演义》中其他的比较有名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以提高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书籍等方式去更深入地了解安徒生和安徒生的童话,拓展阅读《海的女儿》《冰雪女王》《拇指姑娘》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其他国内外名家的童话故事,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在教学《埃及金字塔》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将学生的目光由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古老文化、世界的文化遗产,引申到“世界八大奇迹”上去,让学生在课下去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奇闻轶事。

三、开展阅读活动,为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阅读行为,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一种校园风气,学校可每周增设一节课外阅读课。阅读课上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阅览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可借阅回家阅读,这样可以形成爱读书的氛围。同时,还可以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表演的特点组织一些别开生面的大型联欢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如诗朗诵、演讲、课本剧、猜谜语、编故事等,将学生平时的阅读收获反映到表演中去。学生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为“编剧”“导演”和“演员”,大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从而获取更强大的阅读动力。在班级中,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读书报告,即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对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等都要有简洁的概括,最后再让学生讲述自己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感悟,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这样不仅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借同学之口开阔其余学生的视野,加强同学之间的阅读交流,一举两得。另外,学校每学期都应举办一些有奖征文、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等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平时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评选出每学期的校级、班级“读书明星”,以此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使阅读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城南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