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生成 精彩有约
2015-09-24游丽琴
新教师 2015年9期
游丽琴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生成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们应根据课堂发展的态势来了解学情,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现实中,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生成呢?
一、巧用错误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若能让错误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赋予它特有的价值,“错误”就有可能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四下“认识三角形”一课,出示问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教师要变换“花样”与学生一起学数学,可以装无辜、扮神秘……本案例中,笔者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挑战学生的思维极限,让他们进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考境界,竭力挖掘问题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一发不可收拾”的精彩效果。
课堂教学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教学中,努力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亮点和切入点,及时跟进,对各种资源加以汇集、整理,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引领到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探索问题、勤于解决问题的高度上,真正做到有效生成、点击亮点,让课堂与精彩有约。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龙山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