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误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5-09-24苏小龙

新教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成员

苏小龙

当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合作学习浮在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放羊式”合作:学生随意组合,任务不明确,合作缺乏秩序,学生彼此不会合作,难以形成合作的意识、能力。2.“拉郎配”合作:前后桌开展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由于班级的座位通常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座位,这就可能导致小组之间悬殊较大,造成小组成员丧失信心或产生抵触心理,彼此之间不愿意合作,遇到矛盾冲突更不能建设性地合作。3.“快餐式”合作:只讨论教师布置的话题,小组成员没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探究、交流。这种非常态的合作学习仅限部分内容的合作,学生之间彼此沟通较少。4.“跑龙套”合作:很多教师上公开课的时候,会根据公开课“剧本”的需要,把全班同学临时凑成若干小组。这种临时混搭的合作学习没有固定的团队,小组成员间缺乏了解,难以形成默契,无法形成实质上的合作学习。

这些合作学习的怪现象,实际上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意义缺乏认识,对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缺乏指导造成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上述现象,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当前小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乱象与班生规模普遍偏大、学生座位相对固定有直接的关系,合作小组难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保持某种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导致合作学习难以常态化地进行,学生无法获得由合作学习所带来的互助、分享、共赢等体验,难以形成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因此,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育出乐于合作的团队是一项现实的前提。

合作学习的独特性在于需要固定的几个人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形成有一定意义的合作关系和团队精神。因此,教师要着眼学生的发展,在某个周期(如一个学期)内,在期初安排座位时就要综合考虑“异质分组”“高矮性别”等因素,分出班级的学习小组,并由学生自己命名,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制定小组的奋斗目标,约定彼此共同遵守的规则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只有团队水平提高了,才能在组与组的竞争中获胜。在组内开展先进帮助后进的互助学习,形成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合作共赢精神,在师生的认识层面为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奠定思想基础。合作小组成员由于目标一致且合作时间较长,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地形成默契和友情,并在团结协作、合作交流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形成乐于合作的团队。

二、培养善于合作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一个乐于合作学习的团队一定具备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这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协作、交流、守纪三大习惯,这成为决定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首先是协作的习惯,包括分工与合作两方面。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何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的关系,明确各自在活动中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处理好彼此之间的互助和合作等,这些都是开展合作学习中每节课都必须面对的。教师要注重把这些事情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在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让小组同学在合作中发现矛盾、消除矛盾,在磨合中形成团队,慢慢地养成协作的习惯。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再让小组合作验证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其中一个小组合作的效果最好。因为,这个小组的组长领到学习任务单后,并不是要求每个成员都做同样的事,而是进行适当的分工:一个负责用直尺“量一量”,一个负责用三角尺“比一比”,一个动手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一折”,一个负责将验证结果经大家共同确认无疑后在相应的特点后面用画“√”的方式记录。在操作活动中,一位学生长方形的对边量出来不一样,其他三位同学帮他查找原因,发现这是量对边时0刻度线没对准长边的端点造成。这样的小组合作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彼此协作的习惯。

其次是交流的习惯,包括倾听与表达两方面。课堂上的交流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既有组内交流,又有组际交流。但不管是什么对象的信息交流,倾听与表达是双向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活动中,交流是开展深度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如上例,尽管有相应的任务分工,但由于操作结果需要演示给小组同学看过后,经确认无误才能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某一项特点。其中有一位学生用三角尺在长方形纸上比较了四次,得出结论是“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另一位学生把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后说:“这样做只比一次就够了。”其他三位同学都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又一位学生受此启发说:“把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也可以一次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浓厚的合作氛围,热烈的互动交流,小组成员彼此互相启发,引发头脑风暴,为全班的汇报交流准备了丰富的探究成果。

第三是守纪的习惯,包括规则与秩序两方面。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尽管人数不多,但合作学习时间长,合作活动频繁,成员间个性并非完全互补。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间的意见相左、争论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培养小组成员自我约束、接受提醒的态度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大家主动、愉快地合作,在小组成立之初,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小组活动进行约定。例如,组长是固定的,还是轮流的?学习任务应当如何分配比较公平?怎样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甚至,学具的准备和收拾等方面也都要形成一个共同的约定,并互相遵守、监督,养成自我约束的意识和习惯,保障合作学习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顺利进行。

三、谋求利于合作的机制

小组成员要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谋求建立一套能促进合作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个体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是他人或小组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自己的见解和与他人讨论,或在自己疑惑时请人释疑,或在他人不解时帮人解疑。合作学习并非排斥竞争性学习。合作学习后往往是进行全班交流,这时候会出现有些小组任务完成得比较好,有些一般,有些较差。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小组间开展良性竞争是个很好的策略。这样既培养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又培养了良性竞争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激励机制采用组内合作和组际竞争平行进行较为合适。从而在课堂上谋求一种先独立学习,再组内合作,后组际竞争的机制,促进了团队的合作、互助,营造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保障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