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牛转慢牛”趋势下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2015-09-24丛波
丛波
【摘要】“快牛转慢牛”属于阶段性行情,在当前的二级证券市场上反映出了高位震荡行情,在投资特点上反映出:短线操作更趋合理、概念炒作更为适用。另外,对于新进投资者而言,还需要克服自身的“贪欲”和“恐惧”,合理设置赢利点和止损点。在此基础上,则需要在选股、买股、卖股三个阶段设计出有效策略来。
【关键词】证券投资;股票;策略;快牛行情;慢牛行情 随着新一波牛市的到来,中国股市又显露ii{久违的热闹。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以80后为主力的新牛代跑步入市,并试图在股市中大显身于。严格来讲,股票作为证券的一种类型本身并没有价格,但在对预期的投资中反映在市盈率上则显示出真实的价格来,以及在多空双方的博弈下推动着股票市值的涨跌。正是基于这点,对于许多80后新股民而言似乎炒股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不过是买涨不买跌罢了。答案果真如此吗?
在2015年5月5日开始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猛然下跌,这才使那些试图一夜暴富的新股民切实感受到了股市的风险,在业界也频频发声指出,当前我国股市将从快生逐渐转变为更为健康的慢牛行情。对此,笔者将结合自身体会在这一转换背景下,谈谈证券投资策略。
一、“快牛转慢牛”趋势下的证券投资特点
快牛转慢牛属于阶段性行情,在当前的二级证券市场上反映出了高位震荡行情,我们且不去讨论这一行情多久能够结束,但就高位震荡行情而言则有必要分析出它的投资特点来。
1.短线操作更趋合理
许多职业股民都以中长线操作为指导思想,在他们的影响下许多新手也以中短线为白己的投资策略。然而,在高位震荡的行情下出现双10的变换频率也将增大,同时阶段性上涨行情也频频出现。因此,这就为短线进行波段操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条件。
2.概念炒作更为适用
证券投资本质上是对股票未来价值的一种当前变现,因此,这依赖于投资者的理性预期。然而,在大量散户存在的情况下,从众效应下的非理性投资更为明显。这就意味着,当前结合股票所代表行业的概念进行操作更趋合理性,而且这也成为许多职业投资人的投资策略之一。
二、投资中的难点问题
尽管遵循短线操作和炒作概念的原则,但在投资中也会在投资行为上出现难以克服的难点问题。
1.赢利点的确定
许多新进的投资者往往抱有挣快钱的愿望,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投资心理中存在着极为强烈的“贪欲”。不难理解,波段操作需要短平快的操作手段,在我国庄家控股的一般态势下,若是未理性设置赢利点很可能在庄家高位出货后被套牢。由此可见,对于那些职业投资人来说都明白一点,根据赢利点来决定抛售股票已成为严明的证券操作纪律。
2.止损点的确定
有业内人上说过,我国股票市场不存在做空机制,因此没有止跌不涨的股票。对此观点,笔者谨慎接受。但对于那些新进投资者来说,在选股和选择买人点时都存在着技术性问题,那么再不设置止损点将严重打乱他们的投资策略,而且若是再逆势补仓的话,那么将被套牢的更为充分。
然而,以上两点却面临着“知易行难”的困境。
三、投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来提出自己的投资策略:
1.选股阶段的策略
在信息准备上应密切跟踪事实热点新闻,特别对于当晚的新闻联播要保持高度关注,这是对概念股和题材股选择的重要基础。在股价分析上,应重点对当日涨幅前50位的个股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日K线图和周K线图的走势进行分析,以顺势来选择股票。再者,还应从股价结构上进行把握,防止追高行为的发牛。
2.买股阶段的策略
由于我国证券二级市场执行的是工+l的卖出机制,这就对短线投资人提出了约束条件。根据高位震荡所反映出的特点,笔者建议投资人在后市尾盘阶段入场购买股票,如全天收市前的30分钟。这样一来,庄家当天的技术图形已经基本成型,可以从中知晓最优买点;而且,此时个股的股价也趋于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在T+l机制下尾盘最后30或15分钟买股,将变相形成T+O的卖出形态。
3.卖股阶段的策略
在投资界有这样的谚语,即会买股是徒弟、会卖顾才是师傅。可见,卖点的选择比买点的选择更为困难,但为了减少新进投资者的操作困难,这里就需要根据大盘走势、个股K线图的走势来进行分析。笔者建议,若是短线操作可以根据赢利点来决定卖点,这样能够保证有限资金的充分周转。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对于那些新进投资者来说,当前更主要是学习和摸索出符合自身性格的投资策略来,而本文则是从基本观点上对他们提供参考。
四、小结
本文认为,当前的投资特点反映出:短线操作更趋合理、概念炒作更为适用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则需要在选股、买股、卖股三个阶段设计出有效策略来。
参考文献:
[1]赵琳.博时基金2015年投资策略:超配股票、标配债券、低配现金[J]股市动态分析,2015(4)
[2]王伯英.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投资策略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2008(8)
[3]王天东.股票价格行为与投资策略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endprint